公司概況
成立時間: 2010年7月9日
資本額: 9.96億元新台幣
員工人數: 787人 (截至2024年11月底)
總部: 台灣新北市樹林區
子公司:
- 台灣全傳智能科技:負責中國以外全球市場
- 中國全傳科技 (蘇州):負責中國市場
- 美國TBI MOTION (洛杉磯):負責美國市場
全球傳動自201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線性傳動元件,並已成為全球知名的傳動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專注於精密機械領域,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提升競爭力。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與生產能力,並取得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國際認證,確保產品品質符合全球標準。
區域營收:
- 中國市場: 74%
- 台灣: 7%
- 亞洲其他地區: 13%
- 歐美市場: 6%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主要產品
滾珠螺桿(24Q3營收佔比66%)
- 轉造級:銷售量業界最多
- 研磨級:客製化、品質高
- 特點:高精度、高耐用性、規格齊全,適用於高精度機械與自動化設備
線性滑軌(24Q3營收佔比28%)
- 標準型、大型滑軌:高順暢性、高穩定性,適用於各類精密工業設備
- 微小型滑軌:強化防塵設計、高負載,適合於狹小空間與高負荷環境
滾珠花鍵(24Q3營收佔比6%)
- SL型、SO型,提供高負荷能力,易於組裝與保養
- 旋轉式滾珠螺桿花鍵:單軸三運行設計,體積小,減少設備空間需求,提高系統整合性
單軸機器人
- 模組化設計,高剛性、高精度,適用於自動化生產線與機械手臂
應用領域
- 工業自動化:適用於機器人、工具機、智能倉儲等產業
- 高精密產業:半導體、醫療設備、綠能技術、新能源汽車等
- 特殊應用:航太、精密機械、高端製造領域
新產品進展
B型螺帽
- 具降噪設計,使用壽命長,目前已送樣給部分廠商,回饋評價不錯,產品週期交替約 1 年。
- 若驗證成功且量產順利,短期內可望成為替代原有螺帽的升級產品
- 降噪與延長壽命是機械傳動元件的重要訴求,有助於強化品牌形象與提升市佔率
行星滾柱螺桿
2023年下半年開始投入研發,尚與中美系客戶洽談中(保密協議),雖具有專利權,但關鍵材料不易取得,短期可能導致毛利不如預期
1. 高階應用潛力:行星滾柱螺桿能提供更高剛性、高精度與耐久度,適用於高端工具機機器人或航太設備等領域
2. 專利與市場區隔:專利加持可形成技術壁壘,但材料供應需克服,以確保量產與品質穩定性
3. 長期成長空間:若成功量產並取得關鍵客戶訂單,將成為公司新的成長動能,並替代部分傳統螺桿市場需求,尤其是機器人應用潛力極大
財務績效分析
- 2024營收: 22.94億元 (YoY-10.8%)
- 毛利率: -5.54%
- 稅後淨利率: -21.2%
- EPS: -4.97元
雖2023~2024仍處於虧損,但從存貨數量遞減、近4季營收季增率遞增、長短月營收年增率遞增、近四季自由現金流報酬率遞增,可看出營運已走出谷底,2025有望重回獲利軌道。
滾珠螺桿與滾柱螺桿的市場趨勢
行星滾柱螺桿市場發展
行星滾柱螺桿 (PRS) 主要應用於人形機器人、機床、軍工設備等領域。隨著自動化、智能製造的發展,其市場需求增長迅速。
人形機器人應用
- 以特斯拉Optimus為例,螺桿佔硬體成本20%,每台需搭載14個行星滾柱螺桿,單價約2,000元/個,單台價值量約2.8萬元。
- 預計2030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達205萬台,對應市場規模2,870億元,CAGR估80%~100%。
技術壁壘
- 滾柱螺桿相比滾珠螺桿,具備更大載荷、更高精度、體積更小、壽命更長等優勢。
- 目前外資企業占據80%市場,但國內廠商除了優仕特(未上市)外,技術水平仍落後國際水準,研發量能稍嫌不足。
市場增長與投資機會
成本下降趨勢:隨著冷鍛技術成熟,行星滾柱螺桿的生產成本將降低,提高市場競爭力。
全球市場趨勢
- 2022年市場規模約20.96億美元,預計2029年達31.7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6.1%。
- 亞太地區為最大市場,2029年市場規模預估達19.38億美元,年均增長6.9%。
滾柱螺桿 VS 滾珠螺桿
- 滾柱螺桿優勢:承載能力高,淨載重為滾珠螺桿的3倍,壽命長15倍。
- 滾珠螺桿優勢:成本較低,適用於普通機械、自動化設備。
2025 年展望
線軌市占率提升
- 根據市調,線軌使用率遠高於螺桿;TBI 於 2021 年切入線軌市場,2024 年已有小幅提升,2025 年預計搶佔台系品牌訂單,以擴大市占率。
- 大陸市場具競爭力,相較其他台系品牌更具價格與技術優勢。
產能
- 人力:預計 1Q25 底增加 100 人,之後依訂單調整,上限約 900 人;生產方向以自動化為主。
- 訂單能見度:急單 2~2.5 個月,長單則與經銷商洽談年度合作單。
- 2025年預計資本支出約 1 億,滿足模具開發需求。
- 蘇州建廠計畫:
- 預計 2026 年底完工,但已另找替代場地,1Q25 開始產能轉移 (滑塊、螺帽) 以降低產能衝擊。
- 預計額外購買4公尺長的大型滑軌製程設備。
研磨螺桿
針對半導體與機器人產業需求,精度更高,為明年主力產品;目前應用於半導體運輸與包裝設備。
滾珠滑軌
持續進軍工具機產業,預期小幅成長。
新能源客戶開發
針對固態電池製造設備,積極導入研磨螺桿。
車業
已取得 IATA16949 符合性聲明,布局煞車軸承、轉向等領域,2025 年與車廠合作,爭取正式認證。
投資評估與展望
- 新品發展 (B 型螺帽、行星滾柱螺桿) 有助於開拓高端應用市場,特別是機器人與汽車領域。
- 2025 年線軌與研磨螺桿 為重點成長引擎,透過搶佔台系品牌訂單與加深半導體客戶合作,市占率有望提升。
- 新能源與車業 領域,若能順利取得更多認證與合作機會,將進一步擴大營運規模。
- 蘇州新廠 預計 2026 年底完工,1Q25 前先進行產能轉移,可望因應未來訂單成長需求,並降低大陸市場供應風險。
風險提示
- 市場需求波動、價格競爭、成本壓力。
- 技術開發不及預期,可能影響新品推出時間。
- 匯率波動影響財務表現。
重點整理
- 短期:半導體、機器人產業推動需求,線軌市場擴展。
- 中期:蘇州廠投產、行星滾柱螺桿商業化。
- 長期:國際競爭力提升,新能源與航太產業布局。
資料來源:全球傳動法說會、國票投顧、財報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