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中二三年級時,我不知從哪弄來一本書,書名很有意思——《罵人不帶髒字》。那時候的我,像發現了什麼寶藏似的,帶著它去學校,偷偷在課桌下翻閱。沒想到,這本書居然成了同學間的「傳奇」。有天,有人瞥見我在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飛遍了班上:「別跟OOO吵架,他有一本罵人密笈!」我聽了哭笑不得,心想,這哪是什麼密笈啊,分明是誤會大了。
.
後來我才搞清楚,原來這本書講的不是什麼高深的罵人技巧,而是「歇後語」。歇後語啊,就是那種說了前半句,後半句得靠自己腦補的妙語。比如「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或者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還有「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些句子短小精悍,卻藏著一股說不出的機靈勁兒。前半段像個引子,後半段則是個包袱,等著你自己去抖開,抖開了還能會心一笑。
.
那時候的我,簡直著了迷。課餘時間,我會翻來覆去地琢磨這些歇後語,覺得它們就像藏著秘密的謎語。為什麼豬八戒照鏡子就裡外不是人?哦,原來是說他長得醜還自戀,裡外都是「豬」啊!。為什麼肉包子打狗是有去無回?因為狗吃了就不會還你啊!你是打狗,還是餵狗啊?我越想越有趣,覺得這些話真是妙不可言,說出來不帶一個髒字,卻能把意思傳得透透的,比直接罵人還解氣。
.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對「語文」這東西開始有了興趣。以前覺得語文課不過是背課文、寫作文,挺枯燥的。可歇後語讓我發現,語言其實可以很好玩,像個藏寶箱,裡頭裝滿了智慧和幽默。
.
歇後語的秘密,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它不只是說說笑笑的小把戲,更是語言的藝術。每一句歇後語背後,都藏著生活的小故事和人情世故。它教會我,話不用多,妙語也能勝千言。你們不妨也試試,說不定哪天,你也能隨口說出「密笈」,讓人刮目相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