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過的那個年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信清春換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

東亞一連串風起雲湧社會運動,連動日本、南韓、台灣乃至中國的學生運動成為政治改革的動力,運動之後曾經的參與者有些趁勢而起居廟堂之高,有人則歸隱山林、大隱隱於市,躬耕於南陽。


日本的安保運動曾經是我注目的焦點。


嚴格說,應該是透過東立出版社所印行的諸多漫畫中,逐漸認識到曾經發生的學生運動。從完全無知到一點點一點點的資料慢慢地進到知識的雷達圈中,宛若國中一年級理著大光頭的時候,初初從本省籍同學口中神神秘秘地告知二二八事件時,那一種乍聽的陌生與似懂非懂,一直到禁忌被打破,資料排山倒海宣洩而出的恍然大悟。

猶記得漫畫裡,故事發生背景1969年第二次安保運動時,警方機動隊強攻學生固守東京大學安田講堂的那一格漫畫,後來看到據以描繪的照片真跡時之震撼。

raw-image
raw-image


爾後學生運動逐漸轉為兩股勢力,一種是在體制內致力改革,一種則從全共鬥轉為更為激烈的赤軍連,以暴力手段擴及國際事務,乃至劫機綁架等種種事件。


大學時代經歷過兩位出身東大的教授,一位在新鮮人時教經濟學原理,一位是大三教總體經濟學,兩位教授都在赤門經歷那個波瀾壯闊的時刻。


老師說他的同學中,另有一股幽幽不得志的勢力,因為被機動隊殘忍的攻擊後,有的殘廢有的全盲,只能離開校園躲入民間底層,從事出賣勞力的工作。

日常嚴肅的老師,說到此處,難掩情緒地凝視著我們,一段沈默。


這是這一本川本三郎所著「我所愛過的那個年代」的時代背景。


相同的背景多次出現在村上春樹的著作中,1Q84裡有關被害的東京大學女學生樺美智子,挪威森林多次提到的機動隊,沒有讀過那一段的波瀾壯闊,怕是很難理解村上春樹在輕描淡寫背後的洶湧澎湃。

曾經與東大全共鬥同學們參與談判的三島由紀夫於隔年衝入日本陸上自衛隊市ヶ谷東部總監部,發表演說後切腹自殺,介錯後的頭顱還停留在現場照片。

raw-image


越戰的戰火正酣,四十萬人集結在胡士托音樂節聽著新浪潮歌曲,電影現代啟示錄直升機機隊在華格納的女武神的飛行音樂中掃蕩北越的村莊的畫面成為經典。



“另一位H也是個輟學的年輕人。在東京的高中、大學一路參加學生運動,六九年夏天不再去大學了。然後離家出走,到日本列島像侯鳥般旅行。在福井鄉下當起農夫,到伊豆大島做樵夫的工作,到東京隅田川旁的山谷當土木工人,也當過長程卡車司機。這是當時學生運動所衍生的一種『脫落野狼』的生活方式。”


あのころの僕はいまより年をとっていた

いまの僕はあの頃よりずっと若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t的沙龍
15會員
206內容數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t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知道是職場經驗讓人聯想起崇禎皇帝,抑或是讀崇禎皇帝而對職場遭遇產生連結。 北京紫禁城後山景山公園,繞過壽皇殿旁的步道,來到一塊立碑處,由書法大家沈尹默所書「明思宗殉國處」。 原來崇禎上吊處的歪脖槐樹在文革期間被來自全國各處的紅衛兵剝樹皮、摘葉子的搞死之後,另外又移植了一棵一百五十多年歲月的
2025/04/29
不知道是職場經驗讓人聯想起崇禎皇帝,抑或是讀崇禎皇帝而對職場遭遇產生連結。 北京紫禁城後山景山公園,繞過壽皇殿旁的步道,來到一塊立碑處,由書法大家沈尹默所書「明思宗殉國處」。 原來崇禎上吊處的歪脖槐樹在文革期間被來自全國各處的紅衛兵剝樹皮、摘葉子的搞死之後,另外又移植了一棵一百五十多年歲月的
2025/04/23
陽光正好,清風徐行,趁繁花未至,山水一程。 餘生甚為寶貴, 我不在乎在你的世界裡物是人非事事休, 且讓我在我自己的世界裡且行且看且從容。
Thumbnail
2025/04/23
陽光正好,清風徐行,趁繁花未至,山水一程。 餘生甚為寶貴, 我不在乎在你的世界裡物是人非事事休, 且讓我在我自己的世界裡且行且看且從容。
Thumbnail
2025/04/20
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武漢、成都、重慶、南京、崑山、蘇州、巢湖、廈門、中山、香港、澳門 日本北海道:函館、支芴湖、富良野、美瑛、札幌 日本本州:秋田、山形、米澤、福島、宇都宮、東京、成田、高崎、群馬、新潟、松本、諏取、輕井澤、橫濱、甲府、箱根、熱海、中津川、木曾根、名古屋、大阪、奈
2025/04/20
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武漢、成都、重慶、南京、崑山、蘇州、巢湖、廈門、中山、香港、澳門 日本北海道:函館、支芴湖、富良野、美瑛、札幌 日本本州:秋田、山形、米澤、福島、宇都宮、東京、成田、高崎、群馬、新潟、松本、諏取、輕井澤、橫濱、甲府、箱根、熱海、中津川、木曾根、名古屋、大阪、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Thumbnail
以下是我對《東京復仇者》的改編 **故事開頭** 故事的開頭與原作相同,26歲的武道在車站月台上被一群不良少年推下月台,穿越時空回到12歲。他決心利用這個機會,拯救摯友日向和東京卍會。 **武道努力變強** 武道回到12歲後,加入了東京卍會,並開始努力變強。他向東京卍會的成員學習
Thumbnail
以下是我對《東京復仇者》的改編 **故事開頭** 故事的開頭與原作相同,26歲的武道在車站月台上被一群不良少年推下月台,穿越時空回到12歲。他決心利用這個機會,拯救摯友日向和東京卍會。 **武道努力變強** 武道回到12歲後,加入了東京卍會,並開始努力變強。他向東京卍會的成員學習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今年年初的大熱日劇《極度不妥!》(與去年的《重啟人生》一樣,結合「懷舊」與「穿越時空」,炮製出讓中生代以上的觀眾有共鳴的劇集,但有別於《重啟人生》純粹講述女主角的友情羈絆,《極度不妥!》加入更具爭議的元素——批判「政治正確」,成功製造不一樣的討論熱度!
Thumbnail
今年年初的大熱日劇《極度不妥!》(與去年的《重啟人生》一樣,結合「懷舊」與「穿越時空」,炮製出讓中生代以上的觀眾有共鳴的劇集,但有別於《重啟人生》純粹講述女主角的友情羈絆,《極度不妥!》加入更具爭議的元素——批判「政治正確」,成功製造不一樣的討論熱度!
Thumbnail
《極度不妥!》是一部日本製作的穿越劇,故事敘述活在昭和時代的中學教師小川市郎,再一次無意間搭上穿越時空的巴士跑到了令和時代,發現未來不只科技進步,還有著各種與昭和時代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讓他大為驚訝,而他昭和男兒的價值觀在新日本的常識下,似乎相當不適當,而這與他不同的活在令和時代向坂卻走入昭和時代。
Thumbnail
《極度不妥!》是一部日本製作的穿越劇,故事敘述活在昭和時代的中學教師小川市郎,再一次無意間搭上穿越時空的巴士跑到了令和時代,發現未來不只科技進步,還有著各種與昭和時代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讓他大為驚訝,而他昭和男兒的價值觀在新日本的常識下,似乎相當不適當,而這與他不同的活在令和時代向坂卻走入昭和時代。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