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陰謀論後面有著合理的現實支撐著。中國雖然在全球化的時代作為世界工廠,獲取了相當多的利益與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大多數都被旗下的無根菁英,通過全球化時代建立起來的移民與資金輸送系統。轉到了西方國家,這些抽離中國的資源大大的降低了中國對外擴張的能力。
習近平本來有機會通過發動戰爭的方式阻止這些資源的繼續溢出,但是由於他的無能或是軟弱,這件事情沒有發生,最終成為了中國在過去幾年與周邊國家相對實力一年不如一年的原因之一。

這台戰艦現在正在沉沒⋯⋯許多中國權貴正在棄船逃生
沉船「計畫」之簡介
沉船計畫,這個理論的基礎最初可能是郭文貴在爆掉海航時;他下面的一些人跟法輪功系統的媒體聯合炒作的,一個關於共產黨精英與上層官員蛋雕中國,並在海外置產的計畫。
我認為共產黨內部是沒有如此精細統一的計畫,但是我確實相信中國外逃與海外置產的官僚是如此之多以至於他們形成某種非計畫的默契。
這種默契使得他們表現出如同有個蛋雕中國的計畫,但實際上來說只是他們內部博弈的結果。所謂的每個計畫階段是在全球化時代經由這種默契逐漸形成的,一種了解中國政治就能理解的基於大規模中國精英外逃所形成的趨勢,在對這種趨勢進行整理,就會感覺他們好像有個計畫一樣。
我認為中國實質的GDP大約只有美國的不到10%。而中國精英置放在海外的資源與金流大約是美國GDP的20-30%左右。換句話說,我認為由於中國韭菜生產的收益大多數都被搬去他國,導致中國的金融潛力與資源遠比想像中低。
沉船計畫分為3個大階段,這些階段並非計畫,而是中國政治「自然」演化的結果。 分別是造舟階段,縴夫階段,以及著港階段。
其中縴夫階段最為困難,因為必須要在放棄中國本部的前提下,維持對中國內部的某種控制,以此又博弈出了,諸如瘦身、脫皮、斷尾等等各種共產黨各權貴家族為了乾淨蛋雕中國的各種「計畫」。
習近平是作為「斷尾」計畫中中國政府的殘尾而被推上中國領導的人,負責斷後的,但他不願意成為外逃高層安排的華北軍閥的結局,因此過去幾年開始各種鬥爭,儘管他在許多時刻確實砸掉了一些小舟,但始終沒有動到大的,2017、2022這兩個重要節點也沒發動戰爭,這使得他集權的計畫也接近爛尾了。
造舟階段(2001-2015)
沉船計畫的第1階段,也就是造舟階段。此階段始於2001年,是中國入世貿組織的那一年。通過世界工廠的巨大生產力,中國精英官員通過腐敗手段累積財富,由於西方世界的生活水準遠高於中國,他們也幾乎會在退休後帶著大筆資源直接移民西方。在這個階段中國基本上就是他們用來割韭菜的田地。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產生了大量的利潤,為了將這些利潤與資源大規模的轉移去美國,中國精英建造了許多被稱之為「方舟」的資源流動系統。

這些中國從人民徵來的稅金送到國外是為了與西方勢力做鬥爭,決不是要貪走的對吧?
在胡溫體制下,中國通過擱置軍事,以及將精英家族送去歐美進行抵押的方式,加上冷戰時期的反蘇投名狀,完成了消解美國對其經濟制裁的誘因。而西方各國也通過大量中國精英帶著金錢與資源進入西方的方式,對消了對中國的實質債務。中國精英通過「方舟系統」置產西方的方式成功使西方對中國的種種動作不聞不問,在大規模將黃金與資源運送到西方的過程中也滿足了中國主義者對於中國復興的夢想(通常以西方默許下的國際政治自爽與在西方各地爆買土地與資源的形式。)
不過這時大多數的中國精英是要到退休年齡後才會離開,並且那時他們的繼承者也不大可能發生訓練不足的情況,且通常是他們的孩子,因此當時只有資金與物質資源的流出,尚未傷到中國政府「正常運作」的根基(當然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貪腐依然橫行,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資源的流出。)
縴夫階段(2015-2025)
方舟階段約在2015年終結,具體原因是中國正在逐漸喪失世界工廠的地位。以歐巴馬的回歸亞洲與習的上台開始了沉船計畫的另一個階段-縴夫階段。
儘管中國精英在逃離中國時並沒有事先計畫,但是他們的目的可以總結為下列兩點。
1.通過方舟系統將利益與中國精英輸送到生活水準更好的西方各國。
這種大規模的撤離遠勝於造舟時代的人員轉移,因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已不存在,即便是年輕的還能在工作二三十年的中國精英,一但存夠錢就會直接移民海外,他們在海外作為外國公民領的福利金與接受的福利,就能夠比上在中國吸996韭菜的利潤還要好。
在短短幾年內大規模的精英撤離最終導致了政府與企業內部的交接出現斷代。並最終導致了中國決策與中間層出現人才問題,類似台灣公務員變成滿足條件的人全收也招不了多少人的情況只是中國更加嚴重。並使沒有紅N代背景的人以及基層共產黨員更容易順勢上位,當然他們上位時中國能榨的油水已經少很多了,絕大多數的資源仍然被擠大紅色家族把持與送到中國外。
上述過程因此被稱為瘦身「計畫」。這個中國人才加大規模的撤離一直到2017年川普上台才開始出現問題。

眾多中國精英在逃往海外的時候使用特殊功法,在沉船的火焰中護航大量黃金到西方國家。
2.大幅縮減中國政府的規模,斷絕其進行海外清算的能力。
具體來說是由1達成2,由於大規模的中國精英的撤離,中國共產黨中最有能力的人都通過方舟系統與縴夫階段建立起來的「救生艇[1]」轉移去西方世界,並最終大大的削弱了中國官僚的能力。
由於中國政府的大規模換代,導致許多新精英擠佔了中國政府的空間,這些新精英在各方面都不如逃往海外的舊精英,但是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油水的消失與枯竭而使用殘存的行政機器來追討資源。
而蛻皮「計畫」就是這個博弈下的結果,使用中國主義下小粉紅的民粹與打貪的口號來清洗基層與改造政府,通過摧毀舊改開體制的方式來清除殘尾海外追討資源的能力。 習近平與小粉紅可悲的地方,他們自以為的剿滅貪官,打擊了共產黨通過舊系統追繳資源的手段,並以此斷絕了新精英前往西方世界的路徑。
現狀
習近平集權的成功不代表沉船計畫的失敗。恰好相反,正是因為沉船計畫的成功,導致中國內部缺乏能夠抵禦習近平的中國精英,那些有能力進行國家計畫與抵禦各種倒行逆施的中國精英官僚大規模的撤離中國。而這很大程度地導致了中國做出理性與最佳選擇的能力降低,並使像是習金平這樣的無能者更容易上位。
其實習近平按照他原先在福建的作為,中國精英們的期望是他像是一個不涉武力的官僚一般,對於中國在政治上的瓦解採取綏靖政策,並在任期結束時以一個名義上的中國領袖,實則為華北大號軍閥之姿退休,並在那之後徹底使繼承了共產中國政權的諸軍閥喪失對於海外追繳資源的能力。
但是習近平這時的中國主義野心卻顯現了出來,並且以此為矛,習近平開始使用中國精英撤出後得到的領導權,打算以對外擴張的行為來阻止中國解體的未來。而兩者之間的鬥爭在2017—2025年這段時間,習近平獲得暫時的勝利,但是由於習近平不停地拒絕戰爭,處處以不作為來應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導致他通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得到的政治權力持續的下滑,並使他逐漸地進入原先預定的華北大號軍閥的結局。
下一周,我將探討習近平政權無法追繳資金後的行動,與沉船計畫的未來。
[1] 這裡先講一下「救生艇」的概念,這是在主方舟系統外建立起來的一系列資源輸送練,目的是在主方舟系統因為制裁或是其他原因爆掉後,疏散資金的方案。儘管如此,但是主方舟系統幾乎沒有出問題,反倒是救生艇在過去幾年被打掉好幾個,郭文貴的海航事件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大的救生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