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藉由價格機制決定資源配置,沒有任一個人能主導價格,而是全體市場參與者透過交易共同決定,市場群體內有各種不同角度的資訊,理論上可以共同做出較好的決定,所以市場價格所指引的方向具有參考意義,市場通常是對的,能夠預告未來經濟的趨勢,不過一般人的問題是:如何適當解讀市場現象,並從中獲得有效的決策資訊?
不論漲跌,市場都有不一樣的解讀觀點,有人覺得下跌是看壞前景,應該要趁早退場,同時有人覺得要趁下跌進場撿便宜,看好未來價格可以持續創高,這不代表有某一方是錯的,可能只是基於不同的時間觀點,不同的風險考量才會有不一樣的看法,至於後續價格會如何表現,是由市場決定,若有較多資金認為前景有疑慮,較多資金退場,則價格就會持續弱勢,或是相反的,有較多資金趁機撿便宜,就會形成價格支撐,並逐漸推升股價。
覺得應該趁早退場或趁機撿便宜,是一種主觀想法或期待,但價格表現是市場的客觀共識,若要適當解讀市場現象,必須先拋棄主觀想法與期待,找出市場客觀的想法,再決定自己是否認同市場客觀觀點並參與其中,另一個需要小心的市場特性是,短期波動帶有較高的情緒因素,不一定是有效的訊號,價格訊號須有一段時間的延續性才能確認,該追蹤多長的時間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