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總是很自豪地向其他家長炫耀自己的孩子,他們甚至還能指導別人如何育兒。
但爸爸除了吹噓其實存在感沒有媽媽那麼強,爸爸是傳統父權的思維,管孩子這種婆婆媽媽的事基本上不屬於偉大的男人的工作範圍,對爸爸來說,提供優良的基因就已經是非常不得了的付出了,所以雖然爸爸的教育方式十分不恰當,但孩子真正受到的最大衝擊還是來自於媽媽。
有時候,她會想,媽媽這麼可怕,是不是因為爸爸都不幫忙,媽媽也是無辜的,但每當她心疼媽媽時,卻又發現媽媽明知這段婚姻是不幸的,嫁的男人也是自己看不上的,卻還硬是要拿自己的孩子去陪葬以後,就無法同情媽媽了。
最該同情的,應該是孩子吧!爸爸可以選別的女人,媽媽可以選擇不生孩子,只有孩子,是別無選擇的。
「男主外,女主內」是他們家的思想,但媽媽其實也沒有主內,媽媽並不喜歡帶孩子,她總是嫌煩,孩子太吵了,孩子太容易餓了,孩子吃飯會掉屑屑弄髒環境,孩子需要照顧很累人,媽媽有一百種理由討厭照顧孩子。
哥哥是第一個孩子,媽媽還有點興趣,所以哥哥是有媽媽的孩子,但到了她這邊,媽媽已經膩了,媽媽看到她只覺得煩躁,她從小就知道媽媽不太喜歡自己。媽媽根本不喜歡小孩。
可是,不喜歡的孩子又不能隨便丟掉,媽媽可是擁有「無私媽媽」美名的女人,所以媽媽總是盡可能地逃避要照顧她這件事。
於是,家裡有了奶奶,奶奶是爸爸的媽媽,爸爸雖然不太愛小孩和老婆,但是爸爸似乎很愛奶奶。
一開始奶奶是住在南部鄉下的,媽媽小時候曾經把她送回去南部給奶奶帶,這件事她早就忘了,是媽媽在她長大後常常提起:「那時候,媽媽把妳留給奶奶,心好痛吶,都邊哭邊回台北呢!」她還被媽媽說的這段話感動得不行,覺得媽媽一定是很愛自己,於是又拿出一些錢給媽媽補貼生活。
但次數一多,她突然想通了,如果媽媽真的那麼捨不得她,那為什麼把她丟在鄉下?為什麼寧可哭著回台北,也不帶走她?是不是媽媽根本就是興高采烈可以擺脫她呢?
後來,奶奶累了,媽媽不得已把她接回去住,但媽媽經常帶她去市場,然後人間蒸發,留著她一臉茫然地站在人來人往陌生的市場發呆,她總是以為自己不小心走丟了,她是很乖巧的孩子,不吵不鬧的她找不到媽媽就會乖乖地站在原地等待,不知道等了多久,媽媽最後還是會出現,但媽媽臉上從沒有那種終於找到妳了的那種感覺,相反的,媽媽每次看到她還在原地,都是一臉生氣的帶她回家。
小時候的她,以為媽媽是生氣她亂跑擔心女兒,後來才慢慢了解,媽媽是氣她還在,怎麼沒有被人抱走?真是個醜孩子,照理說那時候很多人會偷小孩,她都正大光明地把孩子放在那裡了,為什麼沒有人要帶走她討厭的女兒呢?女孩子可以賣錢呢!怎麼沒人要呢?真討厭。
走丟的次數多到數不清,她每次都是乖乖跟著,媽媽卻總是突然消失,所以慢慢的,她才明白,媽媽其實是想製造走失。
當然。這都是猜想,媽媽是絕不可能承認的,媽媽可是那種「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的偉大母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