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身旁,待我們發現。
數週前,濕度達百分之百的天氣讓我終日懶洋洋,提不起勁。
平日沒有午睡習慣的我,在週末下午窩在沙發裏看書,中途竟然進入了夢鄉。當我醒過來時,發現丘比熊正在廚房代替我準備晚餐。
第二天早上,為了一掃萎靡之氣,我決定煲一個港式的袪濕湯—扁豆赤小豆粉葛湯。
粉葛(Kudzu Root),是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根部
。
它的整體呈圓柱狀,表皮粗糙,帶有小鬚根,質地偏硬,是高澱粉質的食物。
粉葛在潮濕季節,特別受歡迎。只因此湯能夠消除春困所帶來的四肢重墜、肌肉緊張和肩背彊硬的不適。
我們在菜市場裏左看右看,老實說,我對找出粉糯的葛沒啥信心。
結果,那個圓圓胖胖的粉葛成為目標。親切的菜市場阿姨用菜刀替粉葛脫去厚重的外皮,並簡單分切。
回家後,我把粉葛沖洗一下,然後拿出砧板,準備切成小件。
砧板,是料理時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而我愛用的砧板,是以檜木製成。之所以選用檜木帖板,主因是檜木有著對刀刃友善的柔軟材質,其次是自帶天然檜木香氣。
此外,由於檜木砧板是用原木整片切下來製作而成的,這種不外加拼接的工藝,能有效減少藏污納垢的風險。
我把粉葛放在檜木砧板上準備切開。也許不太懂得控制力度,當我自信地揮刀把粉葛破開時,柔軟的檜木砧板也同時被我刻劃出一道深深的刀痕。

深刻的刀痕(作者拍攝)
我看著檜木砧板上那道傷痕,才意識到陪伴我數年的它原來一直默默守護著我的手和愛刀。
為了彌補我的失誤,那天下午,我取出砂紙,準備替砧板保養一番。
在砧板乾燥的狀態下,我先用較粗的180號砂紙替砧板進行全面的磨砂浴,然後又使用較幼的400 號砂紙在砧板上來回細磨。
「咳咳!」稍一不慎,就被砧板上磨出來的木碎粉末嗆倒了。我走出廚房戴上口罩後,再繼續打磨工作。
咔—噠—咔—噠—,砧板在砂紙的來回磨擦下,低吟著柔和的旋律。這音色聽著,意外地讓我感到放鬆。
就這樣,我交替使用兩種砂紙在砧板上磨來磨去,直至手感回復光滑。
砧板的傷痕,好像變淡了?還是只被磨出來的木碎掩蓋了呢?我邊撫摸著砧板,邊在心裏嘀咕著。
我小心翼翼地把磨出來的木碎屑送進水盤內,又摸一下砧板,進行磨砂保養後的砧板,不但手感滑溜,還散發著淡淡的檜木香氣。
洗淨和抹乾砧板後,我摸著那光滑的表面,呼吸著帶有檜木香的空氣,感覺一抺微笑輕輕泛起在我的嘴角上。
感謝這碗粉葛湯,消除我的春困,同時讓我和檜木砧板有如此美妙的交流。
準備料理時,各位推薦使用哪種材質的砧板呢?
圓瑩祝各位有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