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我們可能都會遇到的場景——
某天早上,你聽到浴室傳來「砰!」的一聲巨響,衝進去一看,家中長輩滑倒了,坐在地上動不了,表情痛苦,怎麼也站不起來。
你慌了!但又不敢隨便動他,怕一不小心讓情況更糟。你問:「他是不是骨折了?要不要叫救護車?我能不能先把他抱起來?」這一篇,就是要跟你說清楚,萬一長輩在浴室滑倒,可能髖部骨折了,你該怎麼辦,才不會「好心幫忙,卻讓情況更危險」。
🛁 為什麼「浴室滑倒」這麼危險?
首先你要知道,浴室是長者跌倒的高風險區域:
- 地板濕滑 + 光線不夠
- 沒有扶手、支撐力差
- 年長者本身肌力退化、平衡感差
而其中最常見、最嚴重的傷就是——髖部骨折(hip fracture)。
這種骨折不像手腳骨折那樣明顯腫起來,而是:
🔹 長輩通常躺在地上說痛,完全站不起來
🔹 腿可能外翻,角度怪怪的
🔹 嘗試移動時會嚴重疼痛

❗ 髖部骨折的嚴重性你不能小看!
對年長者來說,髖部骨折就像一道關卡。根據研究:
👉 有超過一半的長者,骨折後無法回到跌倒前的生活能力
👉 3 個月內死亡率可達 10-20%
所以這不是「休息幾天就會好」的小傷,而是需要緊急處理的重大傷害!
🧍♀️ 發現長者跌倒,你該怎麼做?(先做對,比什麼都重要)
✅ 1. 評估意識 & 呼吸
- 長輩清醒嗎?能說話嗎?有沒有呼吸困難?
- 若無意識、無呼吸 → CPR + 叫救護車
✅ 2. 不要急著扶起來!
- 髖部骨折的長輩通常**「能說話但不能動」**
- 千萬不要硬把他拉起來! 可能會讓骨折移位、傷到神經或血管
✅ 3. 問他痛在哪裡?哪裡不能動?
- 髖部骨折的典型症狀:
- 單側臀部、鼠蹊部劇痛
- 腳會外翻、縮短、動不了
- 試著輕壓時會尖叫、疼痛劇烈
🛑 錯誤搬運方式(你可能會不小心做錯)
❌ 直接拉手臂、硬把人拉起來站立
❌ 讓長輩「撐著你」慢慢站起來走去床上
❌ 一個人直接從腋下抱起來移動
這些都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尤其是髖部骨折者,隨便一扭,可能導致骨頭刺穿肌肉或神經!
✅ 正確處理方式:如何等待救援、保護患者?
🔸 如果已叫救護車(建議這時候不要自己動)
- 讓長輩保持平躺姿勢(可用枕頭墊頭部)
- 可在受傷的腳邊放毛巾、衣物固定住,避免亂晃
- 蓋上毯子,保持體溫
🔸 如果真的非得移動(例如地上濕滑,怕再跌倒)
- 兩人協助最安全
- 用大浴巾或棉被墊在他背後,輕輕滑動,而非抬起
- 整體移動,不讓受傷腳單獨彎曲或受力
- 挪到安全乾燥區後,維持仰躺等救護車來
🚑 送醫後,會怎麼處理?
通常急診會:
- 拍 X 光或電腦斷層,確認骨折位置
- 由骨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手術
- 接下來住院、開刀、復健是常見流程
現在的髖部骨折手術多半可快速進行,恢復效果也不錯,關鍵是「時間」,拖越久,風險越大!
💬 小結:跌倒了,先別扶!
✅ 年長者跌倒後,千萬不要急著把他拉起來
✅ 髖部骨折的徵兆:不能站、腳外翻、鼠蹊部痛 ✅ 你可以做的事:保暖、固定、等救護車 ✅ 別逞強移動,除非環境太危險,要小心整體滑動而非硬拉 ✅ 越快送醫、處理越早,長輩的恢復機會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