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擁抱哪種「Forever Young」?

Some are like water, some are like the heat
Some are a melody and some are the beat
Sooner or later, they all will be gone
Why don't they stay young?
「有些似水,有些如火,有些如旋律,有些像節奏,不論如何感受,青春終將逝去,為什麼這些的曾經無法永遠那樣年輕?」原版的阿爾發村是這樣唱的,艾娃麥絲接著唱…
Dance one more time
Give me the feelin' again
Just one more time
Won't you give me the feelin' that I'm forever young?
「再跳一次舞,給我那樣的感覺,只要一次,難道你不想讓我再有永遠年輕的感覺?」synthwave合成器的節奏,就是很大衛庫塔唄!他總給我很80年代那種沒有理由的享樂主義感覺,但兩首互為唱和,產生了一種回望過往,又憧憬未來的顆粒感。
大衛庫塔David Guetta+阿爾發村Alphaville &艾娃麥絲 Ava Max 「 Forever Young」
說到「阿爾發村Alphaville」—我一開始知道這個詞,是從這支Synth-pop的德國樂團來的,等到日後看高達1965年的電影【阿爾發城】,講一個由電腦控制的想像城市「Alphaville」,還想說怎麼村變成了城?阿爾法村的「Forever Young」是我第一首反覆地聽著卡帶,一個字一個字查英漢字典、還手抄歌詞而學會一首歌,因為那句「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forever…forever young?」歌詞,想來是期待青春不朽的天真,也是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嘆息,在一個12歲的小男孩心中,種下了思考一生的疑問。
阿爾發村合唱團Alphaville 「Forever Young」 1984
如果我們真的永遠年輕,人生是否還有意義?「Forever Young」的歌詞很簡單,但組合起來又像是青春與時間的哲學對話,它可以代表著青春純真與不朽的象徵,隨著年紀增長,又像是種感嘆,曾經的「希望」,如今成了「告別」,既有對逝去時光的懷舊,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聽了這首歌曲41年,漸漸地感受到這首歌的殺傷力。
過去越來越多,未來越來越少,如果1984年阿爾發村演唱的「Forever Young」像是對於時間流動的喟嘆,那2018年艾怡良演唱的「Forever Young」就比較像是面對成長走過的痕跡。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怎麼愛一個人我都沒忘
二十年後
還是一樣輕狂一樣不枉
對嗎?你深愛著那樣的我 對嗎?
哪天我離去了 我會告訴他
親愛的你該像 沒有明天地唱
艾怡良 「Forever Young」 2018
在最冷的時候擁抱最暖的夢,最痛的傷口開出最美的花,艾怡良對於青春的詮釋是即使過程滄桑,仍然要且行且珍惜,我們想要Forever Young,是因為我們不再Forever Young。
「青春不是指生命的某個時期,而是一種精神狀態。」年過半百,沒有人不回望過去的,又不是木頭人,誰不想讓青春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但更重要的是—該如何定義自己的青春?同樣的「Forever Young」,阿爾發村和艾怡良這兩首歌的核心精神和對「青春」的詮釋截然不同,一個想要永保青春卻擋不住對於時間流逝的無奈(還是憂傷?),另一個則是受過傷、卻依然選擇勇敢的青春,心靈老了,卻想要無所畏懼…這背後可能是風中殘燭,強加振作,也可以是跌倒後站起來,勇敢地活出自己的樣子…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擁抱哪種「Forever Young」?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回答:至今為止,你過了一個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