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個」人而已。
「我」或是每一個人,不只是「一個」人而已,至少有3個部份,像:
身、心、靈;
靈魂、意識、身體;
靈魂、心智、身體;
這些說法,想表達的意思都差不多,只是名詞不一樣而已,我理解的是:
■身、心、靈—除了看得到的身體之外,還有心,精神方面,靈比較難解釋,簡單地說,當「身」和「心」平衡之後,「靈」就出現了。
■靈魂、意識、身體— 一般在說的「靈魂」,好像有那麼一個「東西」存在,只是人們看不到、摸不到罷了,又有人說他能看到或感應到,和上一組說的「靈」有點一樣,又有些不一樣。「靈」沒有形體或具體的,很難描述,只能各人各自體會。
「意識」指的是腦袋記得的、想的;「身體」很清楚,大家都看得到,摸得到。
■靈魂、心智、身體—和上一組的意思差不多。都是以靈魂帶頭,以意識或心智思考、判斷,由身體去行動,才是「完整」的一個人,缺一不可。
■思想、言語、行動—思想產生之後,用言語表達出來,以行動去做,才會得到經驗,如果沒做的話,就什麼都沒有,光有靈也沒用。這裏沒說到靈,但是思想是從靈產生的。
在說「我是神」時,其實指的是「靈」這個部份,「靈」沒有好、壞,高、下之分,都是純粹的、保有原始的樣態,是和我們認為的神一樣的,所以每個人都是神,除了現在出現在地球上的之外,還有宇宙的,以前的和未來的。在靈的世界中,沒有地域的阻隔,或時間的分別,過去、現在、未來的事情可以同時存在、出現,相隔很遠地方,可以一瞬間就來到。
這時候就沒有「一個」,唯一的一個至高無上的神了,因為每個由靈降生到地球來的人都是神。靈如果想要完成一些體驗的話,就必須在地球出生,有意識思考,以身體行動,才能得到體驗,完成祂的任務。
舉一個我的例子好了。20年前在一個意外的情況中開始寫小說,一直文思泉湧,只要有空坐下來,就一直寫,沒有苦思的時候,如果有苦思,是在斟酌字詞怎麼用比較好,或是事件的順序,關於情節,一直從腦中流出來,經過我的手寫下來,還有,對於小說的一直寫法,後來去看書時,發現有一半以上的技巧我自然會了,沒有特地去學,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那樣?
原來我以為是我的「聰明」,或是將之前累積的潛力發揮出來的關係。這幾年上了一些課,接受了一些說法後,我明白了,這不只是我的聰明而已,是我被傳訊息了,從宇宙或是不知名的空間中,我接收到了傳給我的訊息,而且寫下來,形成看得到的作品。
「光的課程」是一位住在美國的女士,她接收到訊息,那訊息是一種感覺,她用自己認知的說法,和語言寫下來;<與神對話>是一位住在美國的人生不順利的男士,有一天寫信給神抱怨他的人生,寫完之後,筆停不下來,繼續寫,原來神回應他了。就那麼和神約定,持續寫了3年,寫出了3本書。
<與神對話>和「光的課程」都說,不用「學習」,只要回到源頭,開啟原始設定就可以了;我的花精、自我療癒的老師常說「心靈已經準備好了」,「心靈知道怎麼做」;<與神對話>中的神說:「你還沒請求的時候,我就做好了。」時間的先、後和順序,位置的前後左右,會和不會……跟我們原來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我寫出了4本長篇小說,做了許多事情,不是以平常的邏輯可以說得通的,這種情形,其實挺符合我是神的說法啊!哈!一是我是訊息的通道,我接收到,而且認可、使用出來,同時我自己的原始能力也呈現出來,這些能力不一定經過努力學習而來的。
「我」不只是看得到的我這個「物質人」而已,還有看不到的意識和靈的部份,尤其靈,不單是我自己,是和其他的靈不斷在互動、交流、溝通的,所以我不只是一個人。
還有,神不只是一個人形或是什麼形狀的物體,祂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祂包含我,我也是祂其中一部份,所以我也是神。
每個人都是神,只要靜下心來,靈、心靈、靈魂、上師、高我、神等這些名詞都是在說同一個東西、同一件事情,好好認識祂,跟祂相處,肯定自己,輕鬆和快樂的生活會實現。
(20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