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不對,工作白費:面試就搞懂你們合不合!

主管不對,工作白費:面試就搞懂你們合不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課程中遇到一位夥伴,他告訴我,在現在這位主管麾下已將近三年,主管一直都是大小事都要管。有時候甚至才跟同事講完電話,主管就會來跟他說剛剛哪幾句話不夠得體,應該要怎麼改。他覺得隨著自己能力的成長,愈來愈受不了這位主管,因此打算提離職。他問我:「未來要怎麼在面試當中知道對方是不是微型管理的主管?我不想重蹈覆轍。」

我懂他的感受。我也曾遇過難以適應的主管。當你好不容易進入一家公司,開始實際共事後才發現彼此風格完全不對盤,那時再想抽身,已經太晚了。不一定是針對微型管理的主管,如果能在面試中就觀察對方的管理風格,判斷雙方未來是否能愉快合作,將能省下雙方很多時間與精力。以下提供求職者幾個具體做法:

1. 研究組織文化

管理風格通常反映在公司的組織文化中。你可以試著從公司網站、社群媒體貼文、或員工匿名分享中找蛛絲馬跡。

如果你很重視自主與創新,想遠離高壓與細節控文化,就要多留意這家公司的以下幾點:

  • 是否強調信任、透明、彈性?
  • 是否重視團隊合作而非階級?
  • 員工的語氣與情緒是否正向?
  • 有沒有明顯的「流程控制、層層核准」傾向?

產業本身也會影響管理風格。例如:製造、品管、會計、稽核等工作性質偏嚴謹細緻,本來就會傾向高監控,與新創、科技、行銷、快速消費品(FMCG)等靈活度高的產業文化風格差異很大。

2. 注意面試流程與細節

有時候,從面試流程就能看出端倪。

我曾應徵過一家外商公司,從電話晤談到面試,每一輪都極為細緻:電話先晤談2小時,之後與管大中華區的主管面談了共三次,每次3-4小時。最後已經在談判Offer內容,又再安排了與海外最高階的主管做線上面談,一樣要3個多小時。我仍記得對方主管曾說:「我們公司的面試就是要花很長的時間,我們也引以為榮。」

這個流程(電話晤談 - 直屬主管面談X3 - 高一階主管面談)沒有問題,我也認為,應該要花時間在面試上,因為這對彼此都很重要;加上我應徵的是高階職位,當然對方非常審慎與重視。只是對我來說,花費的時間實在太長、詢問的細節實在太繁瑣了。

到底多久算時間太長,到底問什麼是太繁瑣,這非常主觀。我想到:「如果未來在這家公司中,每個決策都需要經過這麼繁瑣與細緻的過程,我真的能適應嗎?」長時間、不斷重複驗證細節的面試流程,或許代表這家公司非常重視人才選擇;但也可能反映出內部對失誤的低容忍與高度控制傾向。以我的工作節奏和敏捷工作方式來看,可能要花掉很多心神在磨合上。後來我選擇了另一家公司。

同樣的,你也可以問問自己:「這次面試中我經歷的節奏與風格,是否適合我?」

3. 留意主管的語言與態度

主管面試時的語氣、提問方式,往往透露他如何看待權力與自主性。

你可以觀察這些細節:

  • 他是否愛插嘴?即使打斷你,是否仍保有尊重?
  • 他是否對你「怎麼做事」特別執著?還是願意接受不同方法?他是否太快批判你過往經驗?
  • 對談是雙向交流?還是單方面講述?從中可窺出其管理風格。

雖然面試時相談甚歡並不代表未來就能合作愉快,但如果在面試時即感覺不對勁,你就要有所警覺了:因為對方連演都沒有要/不會演。

4. 面試中主動提問

面試也是你選擇主管的機會,不妨大方主動提出一些問題,觀察主管的反應與風格。但請注意態度友善、語氣真誠,不要一次丟太多問題,挑1-2個你最在意的即可:

  • 請問您通常如何與團隊成員合作與溝通?
  • 過去你特別欣賞的員工/頭痛的員工是怎麼樣的?
  • 當您交辦工作時,您比較重視的是什麼?
  • 不曉得您如何看待員工的自主性?
  • 週會、報告頻率是怎麼安排的?
  • 請問您在管理團隊時,最重視什麼?
  • 如果我加入團隊,您對我的期望是什麼?

從主管的回答中,你會慢慢拼湊出他的管理價值觀與和部屬的日常互動模式。

5. 留心面試「前、中、後」的觀察線索

  • 面試前:可查看如Dcard、ptt、Glassdoor、Threads的網站或平台,參考其他人曾在這家公司工作或面試的分享與心得。
  • 面試中:除了上述的觀察與提問,若有多輪面試的機會,過程中可能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如更高階的主管、HR,要把握機會從多個角度探問與了解直屬主管與團隊互動的方式。
  • 面試後:觀察辦公室氣氛是輕鬆、安靜、還是緊繃的?氣氛不會騙人,它可能反映內部的信任與自由程度。

最後提醒:面試就像相親

你不是只在找工作,你也在挑伴侶—挑選那位未來要長時間共事的主管—所以更應該細心觀察。管理風格不適合你不代表對方是不好的主管,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與自己價值觀、成長節奏、溝通方式相匹配的組織與上司。

因為你值得在一個信任你、與你共同成長、讓你發揮,給你歸屬感的工作環境,在那裡發光發熱。

avatar-img
陽光燦爛綠意灑的沙龍
2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多人嚮往專業講師的自由彈性,但全職獨立講師的背後,卻有不穩定收入、時間難以掌控及獨自承擔多職位的壓力。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看似自由的工作型態,實則需要更強大的自律與抗壓性,並提出自己如何在不穩定中找到平衡的心態調適。
在到各個不同的組織或單位授課時,我常被學員問到關於擔任專業講師與顧問的兩個問題: 要當講師需要哪些條件? 講師的生活是不是很有彈性、很自由? 這兩個問題既有趣又值得深思,因此我決定分次來探討。今天,我想先從專業講師需要的條件談起。
在職場走跳20餘年,我遇過各種主管。有幾位支持我也挑戰我成長,讓我即使已不在他們麾下,想起他們仍心懷感激的長官。當然,夜路走多難免也會遇到......怪獸級的主管。這次就來介紹我工作生涯中的"大Boss":安全感黑洞,看她如何用她的大絕技吸光部屬的工作安全感。
許多人嚮往專業講師的自由彈性,但全職獨立講師的背後,卻有不穩定收入、時間難以掌控及獨自承擔多職位的壓力。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看似自由的工作型態,實則需要更強大的自律與抗壓性,並提出自己如何在不穩定中找到平衡的心態調適。
在到各個不同的組織或單位授課時,我常被學員問到關於擔任專業講師與顧問的兩個問題: 要當講師需要哪些條件? 講師的生活是不是很有彈性、很自由? 這兩個問題既有趣又值得深思,因此我決定分次來探討。今天,我想先從專業講師需要的條件談起。
在職場走跳20餘年,我遇過各種主管。有幾位支持我也挑戰我成長,讓我即使已不在他們麾下,想起他們仍心懷感激的長官。當然,夜路走多難免也會遇到......怪獸級的主管。這次就來介紹我工作生涯中的"大Boss":安全感黑洞,看她如何用她的大絕技吸光部屬的工作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