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越來越多人不再抱著一定要待在同一組織工作到退休的觀念,反而選擇追求更多元的職涯發展。在到各個不同的組織授課或提供教練服務時,我常被學員問到關於擔任專業講師的兩個問題:
要當講師需要哪些條件?
講師的生活是不是很有彈性、很自由?上一次我列出了擔任講師的條件(歡迎點擊連結閱讀);這次我來分享講師生活是否真如外界想像的彈性與自由。
理論上,專業講師的時間彈性比一般上班族大,因為沒有固定工時、沒有主管管你,但實際上,這種自由背後藏著很多隱藏的壓力。
看似自由的地方:
- 時間自主:不必朝九晚五,可以自己安排工作節奏。
- 選擇客戶:可以挑選想合作的企業,拒絕不適合的案子。
- 工作地點靈活:授課地點不固定,甚至能接線上課程與教練,在家工作。
- 收入上不封頂:做得好時,收入可能高於一般受薪族。
但現實的壓力是:
1. 收入不穩定:
當了20多年的上班族,以前就算休了2個月的產假,時間一到,薪水還是匯進戶頭。但現在業績全部仰賴接案,因此沒有固定薪水,有工作才有收入。一開始我真的很難接受自己是一個收入不穩定的人,可能這個月賺10萬,下個月只有1/4不到。
我花了3年,經過人體實驗才了解這份工作的淡旺季(好比過年前後是絕對的淡季),並且學著要看年收入而非月收入。當然,更要做好財務規劃。而當每年年底,當新聞媒體又在討論各家公司的年終獎金時,我清楚地知道:那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
2. 工作時間不固定(甚至可能更長):
從前我是企業HR,現在擔任企業講師,完全就是甲方變乙方。客戶敲定的時間,除非你發生大事無法出席,否則爬也要依約爬到教室授課。曾經有一次,我爸爸因為骨折要開刀,我卻得出差到外縣市授課,無法陪他(我衷心感謝自己還有個大哥罩)。而身為講師,自己更沒有請病假的權利。感謝上帝,讓我都能在「有空」時才小病一下,當作正常能量釋放。
另一方面,客戶端卻可能因為奇怪的理由改訓練時間,乙方通常也只能乖乖配合。
除了授課,企業講師還要花時間經營客戶、提案、對焦、設計課程、準備教材、寫結案報告等。上課前的準備所花掉的時間其實遠大於授課時間。如果沒有刻意提醒自己,還可能會忘記要「下班」、忘記要休息,忘記人生還有其他的重點。
3.必須校長兼撞鐘,一條龍工作與服務:
獨立的企業講師,除非賺得很夠請得起助手或團隊,否則往往得要身兼數職。包括:業務(開發與維繫客戶)、行銷(寫文章、錄影片,經營個人品牌)、行政(安排日程,印製教材、確保執案)、財務(開發票、報稅、跟客戶對合約、追款)等職位。
這方面我有自知之明,因此是以「靠行」的方式和管顧公司合作,避開一些我不擅長也不喜歡做的事。但這又是另一個有捨有得的決定,可以擇期再寫一篇了。
總結:自由不代表輕鬆
如果只是斜槓偶爾接案當講師,工作自由度確實很高;但如果要當全職獨立的企業講師,因為背負著不確定性與經營壓力,可能自由度和收入呈現反比。我在剛入行的前幾年,看著行事曆時,工作一多讓我覺得自己被困住;工作一少又讓我焦急不安。終於經過這幾年,我的心開始能安穩下來。我學會了:
有工作時開開心心全力以赴;沒工作時開開心心休養生息。
一切都是上帝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