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wani Mastani Poster from IMDb
寶萊塢之亂世紅顏 Bajirao Mastani
「到那天我們將永遠合為一體,我倆的心一起搏動,也一起停止跳動。」
《寶萊塢之亂世紅顏》是馬拉塔帝國的首相Bajirao一世與其側室Mastani的故事。故事背景設定在最後一個印度教王朝。男主角既是帝國的首相,更是遠征的英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命運卻安排他的心被一位異教女子給俘虜。據說這位女子不僅允文允武,更是能歌善舞的才女,她的能力與美貌被男主角重視,這不僅傷了正宮賢妻,即使新歡願意自貶為妾,政教壓力也注定讓她被千夫所指。
本片導演桑傑・里拉・班薩里當年以《寶萊塢生死戀》敲開台灣大門,他打造華麗場景、編排耀眼歌舞、歌頌淒美愛情的拿手,在印度影業無人能出其右。本片是他邀集2014 金馬奇幻影展鉅片《寶萊塢之殉情記》的男女主角蘭維爾辛格、迪皮卡帕度柯妮,加上已赴好萊塢發展的琵豔卡喬普拉,運籌帷幄15 年才完成的嘔心瀝血之作。
兩女一男的三角糾纏,宛如《寶萊塢生死戀》的豪華升級,兩位儀容姣好的璧人間暗潮洶湧、爭妍奪豔的舞蹈,自然不可或缺。這是一部把寶萊塢傳統魅力發揚光大,卻大膽碰觸情愛禁忌的野心之作。不僅創下傲人票房,更風光囊括印度 Filmfare 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女配角等九項大獎。(影片介紹文字主要取自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時代背景

馬拉塔帝國佩什瓦 / 總理的宮殿花園。位於今日的浦那市,馬哈拉什特邦(孟買為此地首府)
馬拉塔帝國是在17世紀,由希瓦吉(Shivaji Bhosale,1630–1680)創立。他來自馬哈拉施特拉地區的博斯雷(Bhosale)家族,利用靈活的游擊戰術,成功奪取許多堡壘,最終從比賈普爾蘇丹國中獨立出來,於1674年在萊加德堡正式登基,建立獨立的馬拉塔王國。
之後更歷經桑巴吉(Sambhaji)、塔拉巴伊(Tarabai)兩位領袖持續對抗蒙兀兒帝國的努力下,在18世紀初逆轉局勢,成為印度次大陸的新興強權。
夏胡(Shahu)是希瓦吉的孫子,他在位時將佩什瓦(Peshwa)一職交給來自巴特家族的巴吉拉奧一世;佩什瓦在當時的印度是如同首相或總理的存在,級別與威望僅次於賈特拉帕帝(國王),在夏胡統治期間,佩什瓦的權力不斷擴大,最後成為馬拉塔帝國的實質統治者,並從此成為巴特家族的世襲職位。
原型人物

Bajirao Ballal Bhat
巴吉拉奧一世 Baji Rao I(生於西元1700年,在位期間1720~1740)
後世為巴吉拉奧一世留下了許多塑像與畫作紀念這位軍事天才,他以卓越的戰鬥技巧聞名,擅長聲東擊西的游擊戰術、難以攻略的長途追逐、巧妙運用輕騎兵的速度優勢取得勝利,在短時間內征服了大片土地,為馬拉塔帝國奠定黃金時代的基礎。
擔任佩什瓦期間,他參與了四十多場戰役並且全部獲勝,其中最著名的是擊敗了蒙兀兒帝國總督(Nizam)、確立馬拉塔帝國成為蒙兀兒衰落後取得印度主導地位的「帕爾克德之戰」與戰勝帝國與總督聯軍、也迫使聯軍雙雙低頭賠款割地的「帛帕爾之戰」。

Mastani
瑪斯塔尼 Mastani(1699~1740)
瑪斯塔尼出身於布德爾坎特區(Bundelkhand Agency)*的帕納。她的父親也是中世紀時期的一位戰士與領袖,出身於拉傑普特族群的一個氏族・邦德拉Bundela。他反抗蒙兀兒王朝的壓迫,於1720年起義脫離蒙兀兒的控制,以帕納Panna為首都建立了一個邦國,1728年又遭到蒙兀兒的強烈反攻,這位同樣以游擊戰術著稱的戰士便與馬拉塔帝國結盟,隔年受到馬拉塔軍隊的出兵支援擊退蒙兀兒人,進一步鞏固了邦國的獨立。
這次戰事之後,瑪斯塔尼被許配給了帝國佩什瓦・巴吉拉奧一世,並將相當於王國三分之一面積的城市統治權與許多財富交給巴吉拉奧,儘管馬拉塔帝國盛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出於對邦國國王的尊重,巴吉拉奧接受了這段婚姻,並為這位側室設置了一座位於浦那的宮殿Mastani Mahal。
特別的是,由於瑪斯塔尼的母親・邦德拉國王的王后Ruhani Begum(Begum為穆斯林女性貴族的尊稱)的波斯血統與什葉派伊斯蘭教徒的身份、而國王是印度教的克里希納追隨者,讓瑪斯塔尼成為半個印度教徒、半個穆斯林。這份獨特的身份,卻讓瑪斯塔尼在婚配之後受到朝野上下許多的反對聲浪,根據Kusum Chopra對瑪斯塔尼生平所作的研究,真正的瑪斯塔尼在穆斯林身份之外,也是一位虔誠的克里希納信徒:她遵守vrats(印度教的特殊日斷食)、roza(伊斯蘭齋戒),她唱誦bhajans(印度教敬神的拜讚曲)也做namaaz(伊斯蘭的每日五次禮拜),她是一位頗有政治與外交手腕的公主,也是一位能上陣殺敵的戰士,除此之外,更具備音樂和舞蹈的深厚訓練。
* 布德爾坎特區位於今日的印度北方邦與中央邦交界地帶,是英治時期管理英國政府與當地土邦關係的政治機構,(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的關鍵人物・占西女王也出身於此地)。
編舞風格
編舞者是在印度頗具名望的雷莫・德索薩Remo D'Souza。從這首曲子的文化背景,Remo融合了東方舞*的元素為發想,他擅長在一支舞作中呈現緩慢推進的起承轉合,我特別喜歡他敢於留白、並為每個角色設計適合的「aamad」(角色的進場)。
* 東方舞:
中東與北非地區舞蹈,強調流暢的身體、細膩動作以及與音樂緊密融合。
1. 柔和的軀幹波動營造流動感,常以胯部、胸部與手臂模仿蛇的律動增添神秘感
2. 胯部的小幅度振動或者抬放,與鼓點同步以及流暢畫8
3. 常見舞者以亮片流蘇鑲綴的的兩件式舞衣,面紗和劍舞、翅膀舞等呈現
《 瑪斯塔尼 Deewani Mastani 》
(製作群)
Music: Sanjay Leela Bhansali
Lyrics: Siddharth Garima
Qawwali Lyrics: Nasir Faraaz
Marathi Lyrics: Ganesh Chandanshive
Singer: Shreya Ghoshal & Ganesh Chandanshive
Qawwali Singers: Mujtaba Aziz Naza, Shahdab Faridi, Altmash Faridi, Farhan Sabri
(Marathi語)
Nabhatoon aali apsara 她從天空輕盈而降
Nabhatoon aali apsara 像位天女穿雲而下
Ashi sundara 如此美麗 像幅動人的畫
Saaz sazpuna 樂音窸窣 輕輕地響
Aali aali aali aali aali.. 來了 來了 她緩步進場
Kesa maathi maalala gajra 長髮點綴著茉莉花香
Lokanchya najara 世人的目光離不開她
Theel tichyauvar 額間有一抹小小的紅色硃砂
Aali aali.. 來了 來了 她美如神話
Duniya chi pyaari tu 她是世界的摯愛
Aaga naari harnigey 像隻小鹿 溫柔優雅
Aaga raani sundaraa ha ha.. 又像女王 光芒萬丈
Aali ho aali 來了 來了 她獲得了眾人的凝望
Agaṁ gaṁ gaṁ gaṁ gaṁ gaṁ gaṁ… (誦經或祈禱音節,無具體涵義)
(歌詞)
Nazar jo teri laagi main diwaani ho gayi 當你的目光在我身上落下 我便為你癡狂
Deewani haan deewani deewani ho gayi 陶醉著 癡迷著 早就迷失了方向
Mash’hoor mere ishq ki kahaani ho gayi 我的愛情故事傳遍四方
Jo jag ne na maani to maine bhi Thaani 心意已決 不能改變就算這個世界不接納
Kahaan thi main dekho kahaan chali aayi 我從哪裡而來 再看看我如今腳下
Kehte hain ye deewaani mastaani ho gayi 人們都說她已經太過瘋狂
Mash’hoor mere ishq ki kahaani ho gayi 我的愛情故事傳遍四方
Jo jag ne na maani to maine bhi Thaani 心意已決 不能改變就算這個世界不接納
Kahaan thi main dekho kahaan chali aayi 我從哪裡而來 再看看我如今腳下
Kehte hain ye deewaani mastaani ho gayi 人們都說她已經太過瘋狂
Deewani haan deewani deewani ho gayi 為你 我已經如癡如狂
Zakham aisa tune lagaya 你給了我深刻的傷
(Deewani, deewani, deewani, deewani ho gayi 她的心已然癡狂 無法自拔)
Marham aisa tune lagaya 又給了我治癒良方
(Ruhaani, ruhaani, ruhaani, ruhaani ho gayi 她如沐聖光 洗淨所有迷惘)
Pehchaan mere ishq ki ab to 現在你終於 見到了這份愛情
Pehchaan mere ishq ki ab to 現在你終於 見到了這份愛情
Ravaani, ravani, rawaani, rawani ho gayi 就讓它流淌 蔓延 直到最久最遠地方
Ho.. Mash’hoor mere ishq ki kahani ho gayi 哦,我的愛情故事傳遍四方
(Kehte hain ye deewani mastani ho gayi 人們都說她已經太過瘋狂)
Haan deewani, haan deewani, deewani ho gayi 是的 為你 我如癡如狂 [ 此段x2 ]
Mash’hoor mere ishq ki kahaani ho gayi 我的愛情故事傳遍四方
Jo jag ne na maani to maine bhi Thaani 心意已決 不能改變就算這個世界不接納
Kahaan thi main dekho kahaan chali aayi 我從哪裡而來 再看看我如今腳下
Kehte hain ye deewaani mastaani ho gayi 人們都說她已經太過瘋狂
Deewani haan deewani deewani ho gayi 為你 我已經如癡如狂
(蘇菲詩歌的傳統 Qawwali*)
Sab noor noor sa bikhra hai 光芒照亮所有一切
Ek tu hi khayaalon mein utra hai 只有你走進我的念想
Bas jhoom jhoom jhoom jhoom jaata hai dil 打動了這顆隨你搖擺 旋轉的心臟
Tu mastani hai.. 妳的名字是沉醉
Tu deewani hai.. 妳的名字是癡狂
Paakeezah hasti hai teri 妳的存在是無暇
Tu noorani hai.. 妳存在 便有光
Sab noor noor sa bikhra hai 光芒照亮所有一切
Ek tu hi khayaalon mein utra hai 只有你走進我的念想
Sarara Sarara Sarara Sarara Sarara Sarara…(擬聲詞,用以模仿某種聲音或節奏表達)
* 卡瓦利 Qawwali 蘇菲詩歌:
情感強烈、結構重複、表達對信仰與靈性的愛。帶有儀式感的氛圍,通常由一眾歌手一起演唱歌詞重複、旋律激昂,並有強烈即興成分的曲子。卡瓦利主要以烏爾都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和印地語創作(視地域與詩歌來源而定),例如繁花錯的作者・胡斯羅Amir Khusro就曾經使用波斯語、烏爾都語和古老的Braj Bhasha語創作了大量影響深遠的 Qawwali 歌詞;近代的音樂家如Nusrat Fateh Ali Khan和Sabri 兄弟也是用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演唱的著名Qawwali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