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5年,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建造了第一个永久居住基地——红沙之城。
11岁的图图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地球孩子。他的爸爸是火星植物学家,妈妈是飞船工程师,而他最爱的,是基地外那颗叫“种子号”的小智能机器人。
“种子号”长得像一颗银色南瓜,有六条弹簧腿,最厉害的是——它能种植物!只要它的“肚子”里装进种子,它就会跳到火星的红土地上,跳舞一样地“扑哧”一声,把种子种进土里,再滴上营养液。
不过,这几年火星气温下降,“种子号”种的植物越来越难发芽了。科学家们甚至决定:如果再没有突破,基地外就不允许再“浪费资源”种植植物了。
图图伤心极了。“种子号会不会被关进仓库里?”他问爸爸。
爸爸叹气:“它是实验设备,不是宠物。我们必须节省每一滴水,每一粒能量。”
那天晚上,图图悄悄打开了基地的后门,带着“种子号”跑到了火星外的红沙原。他打算再试一次。这一次,他决定用自己的“秘密种子”。
那是一颗从地球带来的蓝色豆豆,妈妈说,它来自地球最古老的树——叫“希望之树”。
图图把它放进“种子号”肚子里,轻轻拍了拍它银亮的外壳:“跳一次最漂亮的舞吧。”
“滴滴滴!”种子号欢快地亮起绿灯,一跃而起,旋转、翻腾,在火星地表留下一朵小小的泥星。
种子,种下了。
图图抱着膝盖坐着。他不知道这会不会成功,但他觉得心里很亮。
第二天清晨,当太阳从火星山谷后探出金红色的脸庞时,图图看见——一株绿色的小芽,真的冒了出来!
小芽还摇头晃脑地打了个哈欠,嫩嫩的叶子像在说:“早安啊,图图。”
图图欢呼了一声,立刻用对讲机呼叫爸爸。
几分钟后,一群科学家、工程师、还有图图的爸妈纷纷赶来。大家围着这株绿色的“火星第一新芽”,眼睛都亮了。
“它用的是自己的微型能量循环系统!”爸爸惊呼,“‘种子号’居然启动了备用根部激活装置?”
“而且火星地表下这一带居然有少量地下水!”妈妈兴奋地说。
科学家们把图图和“种子号”的这次种植命名为:“希望萌芽实验”。
那颗绿色小芽,在接下来的十天里越长越高,最后长成了一棵只有一个西瓜那么大的小树,但它的枝头,却结出了一个神奇的、会微微发光的果实。
图图给它取名叫:“希望果”。
“种子号”也获得了新的任务,不再只是“实验设备”,它成了“希望探索小队”的队长,继续和图图一起去火星地表“跳种植舞”。
而那个被图图亲手种下的地方,基地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
希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