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還沒聽過他,但全世界,
尤其是美國社群圈,早就認識了他。
有人稱他為【最強高中生】,
也有人說他是新的【台灣之光】。
從7-11開始的全球故事
故事起點荒謬得幾乎像都市傳說。
2023年,Ray在日本旅遊,路過7-11時,
遇到他平常喜歡的美國網紅 Kai Cenat,
兩人意外成為朋友,然後事情就一路脫軌。
Kai 不但在網路上不斷與 Ray 互動,
還親自飛來台灣參加 Ray 的高中畢業典禮。
這一連串事件轉化成三支爆紅影片,
總觀看數破 1 億次,
直接讓「Taiwan」這個詞闖進全球青少年社群的語彙庫。Kai 是誰 ?
Kai Cenat (生於 2001 年)是一位美國的網路直播主
也是YouTuber 和饒舌歌手。
他真正廣為大家熟知的是,他在Twitch 上擁有平台上
訂閱人數最多的主播,擁有超過 1620 萬粉絲。
台味,才是最強的文化輸出
但真正的爆點,來自 Ray 最近登上的美國 GQ Sports 頻道,
一支名為《10 Things Ray Can’t Live Without》的影片,
在上線短短 11 小時內就突破百萬觀看,火速擠進美國熱門影片前五名。
內容完全沒有包裝、沒有修飾,他拿出台灣護照開場,
直接說出:「I’m from Taiwan, it’s my home.」
接著手起刀落,嫌棄 Temu 泡麵是「cheap stuff」,
轉頭拿出維力炸醬麵時,語氣篤定:「This is the real one.」
然後,是牛肉麵、珍珠奶茶登場。
他吃一口說:「台灣的食物比美國好吃多了。」
講完,他熟練地扳開免洗筷,還摩擦幾下;
喝珍奶前記得搖一搖,再用吸管精準戳破封膜
那種「不用演,這就是我日常」的態度,
不只是可愛,而是台味十足的真實。
這不只是文化自信,更是一種天然流露的認同感:
我來自台灣,我以此為傲,
我用我的方式說出來,世界自然會聽見。
Ray 的行為之所以讓人驚艷,
不是因為他「替台灣發聲」,
而是因為他「根本沒在想要替誰發聲」。
這就是 Z 世代最不同的地方。
他們不在乎你想怎麼標籤他們,
也不跟你糾結歷史、外交、政治正確。
他們只在乎自己是誰、來自哪裡、喜歡什麼。
就像他第一次在街頭遇到Kai一樣。
Ray 說他來自台灣,台灣是家,
這件事不需要背書,也不需要道歉。
這種信念的自然流露,
正是新一代台灣人身分認同的核心特質:
直接、坦率、自信。
Z 世代他們不在乎那些政治人物眼中的「愛不愛國」,
他們是在網路文化中,單純就是我喜歡我的文化、我認同我的土地。
當我們還在吶喊「世界為什麼不認識台灣」,
Ray他已經用自己的日常跟語言,
把「Taiwan」變成一個讓人想追蹤、想了解的文化場景。
他沒有喊口號,沒有政治意圖,
他只是在做他自己。但正是這種天然不做作的「真」,
反而比任何外交語言更有力量。
YouTube頻道《好機車》也做了一支「沒人認識台灣?美國爆紅台灣人RAY!」的影片,整理了不少國際網紅介紹台灣的片段,點閱數也都驚人。這代表什麼?我們這一代人,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向世界說:「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文化。
」
Ray的故事值得我們驕傲,但也該反思。
我們是否還在把「讓世界認識台灣」的責任丟給政治人物、文宣計畫?
還是願意開始認真投資在這樣的人、這樣的文化敘事方式上?
Z世代的台灣人不需要被教該怎麼說話,
他們需要的是空間、資源與舞台。
而我們大人們、產業界與政府,有沒有準備好,
用開放的態度去支持這樣一種「直白的台灣」?
Ray 正在做的,不只是介紹台灣,
而是正在定義一種新世代的「台灣感」。
如果這讓你感到驕傲,
也請記得:下一個「Ray」,或許正在你身邊。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年輕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