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越亂,心越要靜:一段聲音療癒的靈性旅程

世界越亂,心越要靜:一段聲音療癒的靈性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的世界好像特別不安靜。

新聞上充斥著天災、戰爭、疫情、經濟動盪,身邊的人一個個心浮氣躁、睡不好、焦慮值破表。

面對這種不確定的世界,我們很自然地會問:我到底可以做什麼?我怎麼讓自己安穩下來?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跟你分享一個古老但非常簡單的做法──一句來自古印度的梵文咒語:Om Namah Shivaya

它不只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更是一種可以融入你日常生活的「聲音冥想練習」。不管你是佛教徒、基督徒、還是完全沒有信仰,只要你願意用心念誦、聽進去,它都能成為一股穩定你內在的力量。


什麼是 Om Namah Shivaya?

這句話來自印度古老的《吠陀》經典,意思是:「我向濕婆致敬」。

濕婆,在印度哲學中不只是毀滅之神,更代表的是轉化、寧靜與內在覺性。這句話可以被視為:「我向更高的自我、向我內在的寧靜中心臣服」。

它由五個音節組成:Na、Ma、Shi、Va、Ya——對應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當我們誦念這些音節時,就像是在調和自身與宇宙的連結。


為什麼它這麼特別?

許多靈性導師都曾經談到這句真言的力量:

  • **薩古魯(Sadhguru)**說:「這是一把鑰匙,可以啟動身體內部的五大能量中心。」
  • **拉姆達斯(Ram Dass)**認為這是一種可以讓心沉靜下來的聲音工具,「不是讓神靠近你,而是讓你靠近你本來的神性」。
  • 尤迦南達大師則說,誦念真言就像是讓你回到與神的無聲對話之中。

甚至有印度神話說,一個名叫 Markandeya 的孩子因為持誦這句真言,被濕婆親自拯救於死神之手,並賜予永生。


我們怎麼用這句話來安定自己?

你不需要改變信仰,也不需要去廟裡或山上修行。這句話可以融入你每天的生活裡。

最簡單的練習方式:

  1. 找一個安靜的時間(早上剛醒來,或晚上睡前都可以)。
  2. 閉上眼睛,做幾次深呼吸。
  3. 然後慢慢地,在心中或小聲念出:Om Namah Shivaya

你可以重複念誦 3 次,或用一串 108 顆的念珠計數。

不需要追求感覺或結果,只要持續練習。


一句話的力量

有修行者說,在他最低潮的那段日子裡,是每天早上念這句話,讓他重新感覺到心裡還有光、有信念、有希望。

也有心理學家發現,規律的聲音冥想會降低壓力指數、穩定自律神經,甚至提升免疫力。這不是神話,而是來自聲音對我們神經系統的共振效果。

你念的,不只是聲音,而是一種「重新選擇寧靜」的意圖。


結語:讓聲音帶你回家

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世界的動盪,但我們可以選擇在內心建立一個避風港。

Om Namah Shivaya,不只是古老的聲音,而是今日依然有效的工具。

它提醒我們:即使外在混亂,我們仍可以選擇回到內在的寧靜。

你不需要什麼宗教背景,也不需要任何儀式。

只要你有一顆願意安住的心,這句話,就會回應你。


🎧 想聽我帶你一起念誦、練習,歡迎收聽這一集 Podcast: 《EP73. 世界越亂,心越要靜:Om Namah Shivaya 的療癒力量》

▶ 點這裡收聽 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show/hangolife644/episodes/EP73-Om-Namah-Shivaya-e30vb9a

avatar-img
瀚哥的人生應用題的沙龍
2會員
73內容數
「為什麼明明懂了這麼多道理,人生還是卡卡的?」 瀚哥的人生應用題:看透本質、擴展認知、增進財商、淨化心靈 🎙️ 透過看清人生的本質、理順認知,你會發現,前方的路開始變得清晰而有力。 少走冤枉路或是根本沒有冤枉路!累積屬於你的養分,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快來聽瀚哥的分享,把業力變助力,心中有套路,人生少彎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裡,我們是否曾停下來問自己: 飛翔,是為了什麼?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本看似輕盈、實則直指靈魂深處的經典—— 《天地一沙鷗》,原名《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作者是Richard Bach。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極其直白、卻又無法逃避的問題: 你,
一位女性經歷人生巨變,在瀕死體驗後,選擇留下並重新生活的故事。文章探討了在困境中找到力量,並從黑暗中覺醒的歷程。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佛教觀點尋找內心的富足,並非追求物質上的富有。文章提到知足、放下慾望、正念的重要性,以及透過佈施等行為達到心靈富足。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裡,我們是否曾停下來問自己: 飛翔,是為了什麼?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本看似輕盈、實則直指靈魂深處的經典—— 《天地一沙鷗》,原名《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作者是Richard Bach。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極其直白、卻又無法逃避的問題: 你,
一位女性經歷人生巨變,在瀕死體驗後,選擇留下並重新生活的故事。文章探討了在困境中找到力量,並從黑暗中覺醒的歷程。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佛教觀點尋找內心的富足,並非追求物質上的富有。文章提到知足、放下慾望、正念的重要性,以及透過佈施等行為達到心靈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