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后土那裡回來:當你以為撐不下去,地母卻叫你留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她從后土那裡回來:當你以為撐不下去,地母卻叫你留下

「我在夢裡穿越一排排墓碑,怎麼找也找不到我的名字。

就在我快要放棄時,我撥開一片長滿雜草的樹叢,看到一塊石碑。

上面寫著兩個字:后土。那一刻,我醒來了。」

這是一位年長女性的真實故事,也是一段靈魂從地獄邊緣走回人間的旅程。


她的人生,在醒來之後崩塌

她不是在一場車禍後昏迷,也不是因為重病預料之中地入睡——而是在毫無預兆中,身體忽然停止運作,昏迷整整五天。

醒來的那一刻,她發現自己的腳被截肢。

但這還不是最重的打擊。命運像是決定要一口氣把所有沉重都壓在她身上——

  • 醒來不久,母親過世。
  • 她的孩子,因為承受不了事實,陷入長年的憂鬱,不出家門。
  • 一個弟弟死於車禍,另一個中風癱瘓。
  • 父親罹患老人癡呆。
  • 丈夫選擇外遇,離婚收場。

她的人生,像是按下了一個毀滅鍵,一切熟悉的關係、角色、支持、功能都一個一個失去了。

但她還活著。

那到底是為什麼?


后土,那不是叫她走,而是叫她留下

她說,昏迷中的世界很真實。她在夢中來到一片墓地。

她不停地在墓碑間尋找,想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塊。

她低頭一塊塊看、彎腰摸、甚至哭著問——為什麼找不到我的名字?

就在她快要放棄的時候,她走進了一片長滿野草的角落,撥開覆蓋的樹叢。

一塊佇立在荒地中的石碑,安靜地出現在眼前。

上面寫著兩個字:后土。

她說,那一刻,她知道了——

這不是告別,而是召喚。


她說:「我那隻腳,是留在后土那裡的。」

後來她這樣形容自己的人生:

「我失去了一隻腳,也失去了過去的人生。

但我還活著,是因為還有人需要我穩住。

我不再是過去的我,而是學會了用剩下的每一寸生命,去活出真正的自己。」

她不再問「為什麼是我」,而是問:「既然我還在,那我還能做什麼?」

這句話,比任何宗教的語言都還震撼。


真正的覺醒,不總來自光,而來自撐過黑

我們總以為覺醒是來自一束光,一段智慧的開示,一場奇蹟的重生。

但她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覺醒,往往來自不可承受的黑。

  • 是當你想死的時候,卻還活著。
  • 是當一切都崩塌時,你沒有崩潰。
  • 是當所有人離你而去,你還願意照顧自己。
  • 是當你什麼都沒有了,你反而開始問:那我到底是誰?

她的故事不是神蹟,

她自己,就是奇蹟。


后土不是神話,是你我靈魂裡的力量原型

在中國古老的信仰中,「后土」是大地之母,承載萬物、接受一切、孕育一切。

她不是在天上發光的神明,她是腳下的土地,是你跌倒時托住你的那股力。

當你被這個世界壓倒、擊碎、遺棄時,

你依然可以選擇:站在地上、撐著痛,活下去。

這,就是后土的召喚。


寫在最後:

也許你正在走過類似的黑夜,

也許你也在心裡找一塊屬於自己的「墓碑」,

想要確認,自己是不是已經結束了。

但願這一篇,能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塊石碑,不是結束的象徵,而是地母叫你留下的記號。

覺醒,不總來自光,而來自撐過黑。

而你,願不願意留下來?


立即收聽完整故事:

Podcast EP|《她從后土那裡回來》

收聽連結|(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show/hangolife644/episodes/EP76-e31v1n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瀚哥的人生應用題的沙龍
5會員
85內容數
「為什麼明明懂了這麼多道理,人生還是卡卡的?」 瀚哥的人生應用題:看透本質、擴展認知、增進財商、淨化心靈 🎙️ 透過看清人生的本質、理順認知,你會發現,前方的路開始變得清晰而有力。 少走冤枉路或是根本沒有冤枉路!累積屬於你的養分,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快來聽瀚哥的分享,把業力變助力,心中有套路,人生少彎路!
2025/04/26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裡,我們是否曾停下來問自己: 飛翔,是為了什麼?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本看似輕盈、實則直指靈魂深處的經典—— 《天地一沙鷗》,原名《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作者是Richard Bach。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極其直白、卻又無法逃避的問題: 你,
Thumbnail
2025/04/26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裡,我們是否曾停下來問自己: 飛翔,是為了什麼?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本看似輕盈、實則直指靈魂深處的經典—— 《天地一沙鷗》,原名《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作者是Richard Bach。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極其直白、卻又無法逃避的問題: 你,
Thumbnail
2025/04/19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佛教觀點尋找內心的富足,並非追求物質上的富有。文章提到知足、放下慾望、正念的重要性,以及透過佈施等行為達到心靈富足。
Thumbnail
2025/04/19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佛教觀點尋找內心的富足,並非追求物質上的富有。文章提到知足、放下慾望、正念的重要性,以及透過佈施等行為達到心靈富足。
Thumbnail
2025/04/01
面對世界動盪不安,透過古老梵文咒語「Om Namah Shivaya」練習聲音冥想,找回內心平靜。文章介紹咒語由來、功效及使用方法。
Thumbnail
2025/04/01
面對世界動盪不安,透過古老梵文咒語「Om Namah Shivaya」練習聲音冥想,找回內心平靜。文章介紹咒語由來、功效及使用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她已被港鎮遠遠拋棄:她不知曉道路的變化,店家的改換,也不知親屬鄰人死滅了幾人」 作者鋪墊下小說從聲音到畫面呈現出一位不能移動的老人,所經歷的一些小事件。前往藝術村的女孩、販賣靈骨塔的業務、到這位男孩。並沒有敘說出所謂何事?只是把回憶勾出來寫著,如滄海桑田般被困在籠中的老鳥,紅瓦老牆僅
Thumbnail
「她已被港鎮遠遠拋棄:她不知曉道路的變化,店家的改換,也不知親屬鄰人死滅了幾人」 作者鋪墊下小說從聲音到畫面呈現出一位不能移動的老人,所經歷的一些小事件。前往藝術村的女孩、販賣靈骨塔的業務、到這位男孩。並沒有敘說出所謂何事?只是把回憶勾出來寫著,如滄海桑田般被困在籠中的老鳥,紅瓦老牆僅
Thumbnail
祝福大夥的母親~母親節快樂!朋友們,以傻石頭為為戒,好好照顧你家健康的雙親吧!一篇懺悔文,紀錄我遲來的愛,與深深的懺悔,未能提前知道母親已經失智,住院期間又未能好好照顧,讓她晚年得承受這不必要的折磨。
Thumbnail
祝福大夥的母親~母親節快樂!朋友們,以傻石頭為為戒,好好照顧你家健康的雙親吧!一篇懺悔文,紀錄我遲來的愛,與深深的懺悔,未能提前知道母親已經失智,住院期間又未能好好照顧,讓她晚年得承受這不必要的折磨。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疫情結束後的第四年,我終於回家了。
Thumbnail
疫情結束後的第四年,我終於回家了。
Thumbnail
好半天,也沒個人敢開口說一句話,氣氛實在是太冷了,空氣瞬間凝結,所有的人都大眼瞪著小眼,等待著時間過去。 最後是里長出來打圓場,重新解決了這一次的事件, 也因為如此我們才知道潰堤沖毀部份墓地,部分大體迄今下落不明,體諒家屬心情,相關單位願意盡全力處理善後,老太太才情緒平復了不少。
Thumbnail
好半天,也沒個人敢開口說一句話,氣氛實在是太冷了,空氣瞬間凝結,所有的人都大眼瞪著小眼,等待著時間過去。 最後是里長出來打圓場,重新解決了這一次的事件, 也因為如此我們才知道潰堤沖毀部份墓地,部分大體迄今下落不明,體諒家屬心情,相關單位願意盡全力處理善後,老太太才情緒平復了不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