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如山,難移難改。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佛家的眼裡,累世的習氣,黏在心上,像影子跟著人走,甩也甩不掉。 人的心就像一條河,表面平靜,底下卻藏著暗流,那些暗流,便是我們生生世世帶來的習氣,細細碎碎,卻力大無窮。 佛教《大智度論》中,曾說過一個故事,關於一位名叫「畢陵伽婆蹉」的羅漢。 這位尊者可不簡單,他已證得了阿羅漢果,斷了生死煩惱,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可偏偏有個毛病改不掉~傲慢。 有一天,畢陵伽婆蹉要渡恆河,河邊沒船,他急著過河,就站在岸邊,對著河水喊了一聲:「小婢,住莫流!」(小丫鬟,把水停了。) 語氣隨意自然,像在使喚自家小丫頭。 恆河神聽了,心裡一陣火氣,祂可是恆河河神,萬千印度人敬拜的神明,怎麼會有人如此無禮。 一看是一個斷除生死,不生不滅的阿羅漢,便忍著氣,讓河水停了下來,讓他平平安安走過去。 誰知,這事沒完沒了。畢陵伽婆蹉發現這樣太方便了,於是每次渡河,也不找船了,就這麼喊:「小婢,住莫流!」 久而久之,一日,河神終於受不了了,跑去向佛陀告狀,說這位尊者太沒禮貌。 佛陀聽了,把畢陵伽婆蹉叫來,問他:「你真這麼使喚恆河神?」 尊者點點頭,坦然承認。 佛陀責備他這太無禮,要他向河神道歉。 於是,畢陵伽婆蹉走到河神前,雙手合十,低頭說:「小婢,莫瞋!」 眾人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哪是道歉,分明還是那老樣子,改不了口。 佛陀看著這一幕,卻不生氣,他轉頭對河神說: 「他過去五百世都生在婆羅門貴族之家,日子過得高高在上,眼睛自然也長在頭頂上。 這種習氣,像老樹的根,盤得深,拔不盡。即便他出了家,披上袈裟,心裡那股高傲的習慣,還是暗中在支配著他。 你瞧,他已經合掌致歉了,心裡其實沒半點壞意。 只是他那習氣,像燒過的柴火,火焰雖熄,餘熱還在,燙到別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河神聽了這話,心裡的氣才慢慢散了。 習氣這東西,真是頑強得很,哪怕修到了阿羅漢的境界,還是會從行住坐臥間溜出來,像細細的水流,有縫就鑽,擋不住。 佛陀說,斷煩惱易,改習氣難,這話一點不假。 開悟像開了窗,看見天光,可要把心裡那些舊塵掃乾淨,卻得下一番苦功夫。 故事裡的畢陵伽婆蹉,讓我想起我們身邊的人。誰沒點小毛病呢? 也許是句口頭禪,也許是個壞脾氣,改不掉,不是不想改,是那股習氣藏得太久深,成了骨子裡的一部分。 習氣,它讓我們不完美,可也讓我們有修行的目標,讓我們練習,清醒的覺性,要比習氣發動的更快。 --- 佛陀開導恆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