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怎麼透過 ChatGPT 認識自己的畫風?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說真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繪圖真的很方便,當你只在意「結果」的時候,它確實能快速產出一個漂亮的畫面。至於結果好不好,就看每個人的需求與主觀感受了。

不過,若是提到「創作」這件事,我仍然覺得它包含了你親手參與、實際投入的過程。像是畫畫,是你拿著筆、繪出草圖;拍影片,是你扛著攝影機、尋找畫面;寫文章,是你整理思緒、記錄生活。我不太認同——完全交由 AI 自動完成的作品,能與「創作」這個詞並列。

當然,這也不代表創作者就該完全抗拒 AI。

近幾年 AI 技術發展飛快,許多創作者一度感到焦慮,不知道自己是否會被取代。大家也漸漸找出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與價值觀,重新思考「我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

我發現自己不是想要更快,而是想更清楚——我想知道自己畫圖時在意什麼,傾向什麼,那些我一直無意識在做的選擇,究竟代表什麼。出發點不同的話,真的漸漸的也就不焦慮了,而是會想,那我能透過他幫助我什麼?

這篇文章想分享:我怎麼與 ChatGPT 對話、怎麼設計問題、怎麼從它的分析中,看見自己的風格偏好與潛在優點。這不只是風格整理,也成為一次重新理解自己的過程。


⟢ 找出自己的畫風語法:我怎麼跟 ChatGPT 合作?

我其實一開始並不是有計劃要整理自己畫風的人。

平常畫圖對我來說是憑感覺,只要「當下這樣畫起來符合心中所想」就夠了。 但有時候,我在畫完一張圖後突然開始懷疑:「我是不是畫得太隨便?」「這張圖跟我以前畫的,看起來會像是出自同一個人嗎?」 於是我把兩張圖丟給 ChatGPT,問它:「這兩張圖,你覺得像出自同一人嗎?」

從這個出發點,我意外發現 ——

與其說是「叫 AI 來評圖」,我其實更像是在請一個冷靜、觀察細膩的朋友,幫我整理出我沒注意到的創作習慣

⟢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什麼?

  • 看清楚你在畫圖時一再出現的慣性(甚至沒意識到的)
  • 整理出自己的風格語法表,知道你擅長的語言是什麼
  • 不只是畫出「我喜歡的」,而是更能說出「我在創造什麼」

它不是什麼畫風類型測驗,這是從你自己實際畫過的東西出發,而且能很具體,甚至幫你找出未來可以強化或發展的方向。

⟢ 我怎麼做的?你也可以試試看

Step 1:丟作品給 ChatGPT,但不是亂丟

  • 2~3張你自己畫過的圖有一定時間差或畫法不同也沒關係,反而更好看出風格慣性。
  • 搭配簡單背景說明,例如:「這些是我這一年內畫的角色插畫,我自己覺得畫風好像變了,但也說不上來。」包含明確目的是什麼,例如:「我想要知道自己風格有什麼穩定性」或「我想了解這樣畫會給人的感覺」等。

🌼 關鍵是你要知道「你想觀察什麼」,不要只是丟圖問 ChatGPT:『你覺得畫得好不好?』


Step 2:請 AI 幫你歸納「風格語法」

可以這樣問:

「請你幫我觀察這些圖,從畫面構成、人物比例、線條感、色塊使用、用色風格等角度看,這三方面是否有穩定的風格特徵?請幫我整理成像是「插畫風格語法分析表」。

如果你想深入,還可以接著問 (隨機):

「從商業面來看,也請幫我判斷這樣的風格適合哪些創作方向或發展領域。」

🌼 問題僅供參考,但建議循序漸進地問,不要一次丟出太多問題,你或許也會從回答中找到新的問題。

我得到的插畫風格語法分析表 ( 部分參考 )

我得到的插畫風格語法分析表 ( 部分參考 )



Step 3:讀分析表,思考你的收穫及延伸疑問

這部分是我自己收穫最多的地方。

經過分析之後,你會看到你自己很熟悉的論點,也有可能出現你從沒注意過的方向。像是 ChatGPT 提到我的畫風中有一種「非結構性但有感覺」的特質以及「非常像 editorial 插畫」這些描述,我也根據這方面又聊了很多,問了以下問題:

1. 具體來說「非結構性但有感覺」是什麼意思?
2. 「非常像 editorial 插畫」,這句話我有聽過大概三、四個人在無意間評論出來,這代表我可以注意什麼嗎?或是發展方向?
簡單來說,「非結構性但有感覺」意指沒有用明確的技術框架去建構一幅畫,
但作品仍然能帶出一致的情緒、穩定的視覺感與內在邏輯。
有很穩定的直覺美感能力,就算不靠技術分析,也能畫出有共鳴的畫。
⬩延伸提示:這樣的創作人很適合靠「感受—實踐—整理」的方式精進,適合透過觀察自己來建立風格意識。而不是去補一堆死板的繪畫訓練課程。你也正是這種型。

它提供的延伸提示,讓我多了一層思考,原來技術派的光影、透視不夠成熟的我,依據感覺式的判斷,而堆疊出來的東西,也是一種實力。當然技術層面還是想精進,但這些問題是讓我了解到自己有什麼。

ChatGPT 可以成為你這段觀察過程的「語言翻譯器」,不是要他教你怎麼畫畫,或幫你畫,而是可以幫你看見你畫畫時正在用的「語言」。


⟢ 我從這個過程學到的是什麼?

這段練習,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讓我「畫得更好」,而是讓我能更誠實地看見自己畫畫時其實已經擁有的東西,因為繪畫創作本來就有無數種視覺語言

它讓我找到論點支持自己:

  • 具體化思考自己的風格以及所帶來的感受
  • 不是畫得很直覺就等於隨便,那是慢慢養出來的美感直覺
  • 我也不用對某些技術感到匱乏就否定自己,反而從中可以選擇自己想要補足什麼

比較實際的面相:

  • 幫自己找到適合的學習策略
  • 建構自己的視覺語言,幫助你與客戶對話,說出自己的強項

⟢ 不知道怎麼問?試試這些問題起手式

⬩如果你是想「探索自己的風格」:

我在構圖、用色或人物表現上,有哪些穩定出現的特徵?
這樣的畫面會給人什麼感覺?
如果我想讓這個風格更成熟、進一步提升,會建議我加強哪些部分?

⬩如果你是想「發展應用方向」:

請問我的圖裡藏著什麼「專業決策」?
這種風格適合應用在哪些商業用途?(例如書封、品牌插畫等)
我的畫風會讓人聯想到哪些插畫類型或適用領域?

如果你也偶爾對自己的風格有點迷惘,也許可以從這個方式開始問問看。你會發現,其實你一直都在慢慢走出自己的語言,只是還沒把它說出來而已。

最後,如果你看到這邊,謝謝你願意花時間讀完我的分享。這雖然不是什麼「厲害的使用方式」,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只是我自己在創作過程中,試著用 ChatGPT 幫自己整理思緒、理解風格,沒想到意外收穫很多,想記錄也分享出來。

希望你喜歡這次的分享,也歡迎跟我分享你的經驗 💛



如果你喜歡這樣慢慢聊創作、聊風格的內容,也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會不定期分享畫圖生活和一些在創作中遇到的小發現。也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一起交流作品與靈感,期待能與大家有更多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W.Fantasy
14會員
7內容數
想要紀錄自己追求創作、繪畫的歷程。偶爾是在這段旅途中個人領悟的整理與歸納,偶爾是繪畫背後的過程或者對作品的想法。創作很美好,但也不免有很多辛苦的時候,我想要紀錄下來,等回頭看時,也不忘肯定自己,也希望通過這些紀錄陪伴一同在追夢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用 ChatGPT 生成似顏繪的差別在於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客製喜歡的風格或氛圍。文末有免費去背與提升像素工具分享。
Thumbnail
用 ChatGPT 生成似顏繪的差別在於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客製喜歡的風格或氛圍。文末有免費去背與提升像素工具分享。
Thumbnail
藉由不同風格的插圖陪伴著不同狀態的自己,從逗趣萌寵到震撼的超現實主義風格,是一個梳理感受又無比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藉由不同風格的插圖陪伴著不同狀態的自己,從逗趣萌寵到震撼的超現實主義風格,是一個梳理感受又無比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每天都比昨天「多愛自己一點點」插圖,從構思靈感、AI繪圖提示詞以及調整優化的過程...
Thumbnail
每天都比昨天「多愛自己一點點」插圖,從構思靈感、AI繪圖提示詞以及調整優化的過程...
Thumbnail
如果說每一次的消費是在為想要的生活投票,那麼每一次的AI繪圖,就是與真實的自己又更靠近一點了吧。 原來我那麼喜歡海洋呀?原來看到植物我心裡就有莫名的喜悅呀?在給予繪圖指令的同時,像是與自己的一場對話 : 喜歡什麼、感受到什麼、以及想說些什麼… 如果說寫手帳,是透過文字帶來療癒,那麼AI繪圖就是把文
Thumbnail
如果說每一次的消費是在為想要的生活投票,那麼每一次的AI繪圖,就是與真實的自己又更靠近一點了吧。 原來我那麼喜歡海洋呀?原來看到植物我心裡就有莫名的喜悅呀?在給予繪圖指令的同時,像是與自己的一場對話 : 喜歡什麼、感受到什麼、以及想說些什麼… 如果說寫手帳,是透過文字帶來療癒,那麼AI繪圖就是把文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