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繪圖真的很方便,當你只在意「結果」的時候,它確實能快速產出一個漂亮的畫面。至於結果好不好,就看每個人的需求與主觀感受了。
不過,若是提到「創作」這件事,我仍然覺得它包含了你親手參與、實際投入的過程。像是畫畫,是你拿著筆、繪出草圖;拍影片,是你扛著攝影機、尋找畫面;寫文章,是你整理思緒、記錄生活。我不太認同——完全交由 AI 自動完成的作品,能與「創作」這個詞並列。
當然,這也不代表創作者就該完全抗拒 AI。
近幾年 AI 技術發展飛快,許多創作者一度感到焦慮,不知道自己是否會被取代。大家也漸漸找出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與價值觀,重新思考「我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
我發現自己不是想要更快,而是想更清楚——我想知道自己畫圖時在意什麼,傾向什麼,那些我一直無意識在做的選擇,究竟代表什麼。出發點不同的話,真的漸漸的也就不焦慮了,而是會想,那我能透過他幫助我什麼?
這篇文章想分享:我怎麼與 ChatGPT 對話、怎麼設計問題、怎麼從它的分析中,看見自己的風格偏好與潛在優點。這不只是風格整理,也成為一次重新理解自己的過程。
⟢ 找出自己的畫風語法:我怎麼跟 ChatGPT 合作?
我其實一開始並不是有計劃要整理自己畫風的人。
平常畫圖對我來說是憑感覺,只要「當下這樣畫起來符合心中所想」就夠了。 但有時候,我在畫完一張圖後突然開始懷疑:「我是不是畫得太隨便?」「這張圖跟我以前畫的,看起來會像是出自同一個人嗎?」 於是我把兩張圖丟給 ChatGPT,問它:「這兩張圖,你覺得像出自同一人嗎?」
從這個出發點,我意外發現 ——
與其說是「叫 AI 來評圖」,我其實更像是在請一個冷靜、觀察細膩的朋友,幫我整理出我沒注意到的創作習慣。
⟢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什麼?
- 看清楚你在畫圖時一再出現的慣性(甚至沒意識到的)
- 整理出自己的風格語法表,知道你擅長的語言是什麼
- 不只是畫出「我喜歡的」,而是更能說出「我在創造什麼」
它不是什麼畫風類型測驗,這是從你自己實際畫過的東西出發,而且能很具體,甚至幫你找出未來可以強化或發展的方向。
⟢ 我怎麼做的?你也可以試試看
Step 1:丟作品給 ChatGPT,但不是亂丟
- 挑2~3張你自己畫過的圖,有一定時間差或畫法不同也沒關係,反而更好看出風格慣性。
- 搭配簡單背景說明,例如:「這些是我這一年內畫的角色插畫,我自己覺得畫風好像變了,但也說不上來。」包含明確目的是什麼,例如:「我想要知道自己風格有什麼穩定性」或「我想了解這樣畫會給人的感覺」等。
🌼 關鍵是你要知道「你想觀察什麼」,不要只是丟圖問 ChatGPT:『你覺得畫得好不好?』
Step 2:請 AI 幫你歸納「風格語法」
可以這樣問:
「請你幫我觀察這些圖,從畫面構成、人物比例、線條感、色塊使用、用色風格等角度看,這三方面是否有穩定的風格特徵?請幫我整理成像是「插畫風格語法分析表」。
如果你想深入,還可以接著問 (隨機):
「從商業面來看,也請幫我判斷這樣的風格適合哪些創作方向或發展領域。」
🌼 問題僅供參考,但建議循序漸進地問,不要一次丟出太多問題,你或許也會從回答中找到新的問題。

我得到的插畫風格語法分析表 ( 部分參考 )
Step 3:讀分析表,思考你的收穫及延伸疑問
這部分是我自己收穫最多的地方。
經過分析之後,你會看到你自己很熟悉的論點,也有可能出現你從沒注意過的方向。像是 ChatGPT 提到我的畫風中有一種「非結構性但有感覺」的特質以及「非常像 editorial 插畫」這些描述,我也根據這方面又聊了很多,問了以下問題:
1. 具體來說「非結構性但有感覺」是什麼意思?
2. 「非常像 editorial 插畫」,這句話我有聽過大概三、四個人在無意間評論出來,這代表我可以注意什麼嗎?或是發展方向?
簡單來說,「非結構性但有感覺」意指沒有用明確的技術框架去建構一幅畫,
但作品仍然能帶出一致的情緒、穩定的視覺感與內在邏輯。
有很穩定的直覺美感能力,就算不靠技術分析,也能畫出有共鳴的畫。
⬩延伸提示:這樣的創作人很適合靠「感受—實踐—整理」的方式精進,適合透過觀察自己來建立風格意識。而不是去補一堆死板的繪畫訓練課程。你也正是這種型。
它提供的延伸提示,讓我多了一層思考,原來技術派的光影、透視不夠成熟的我,依據感覺式的判斷,而堆疊出來的東西,也是一種實力。當然技術層面還是想精進,但這些問題是讓我了解到自己有什麼。
ChatGPT 可以成為你這段觀察過程的「語言翻譯器」,不是要他教你怎麼畫畫,或幫你畫,而是可以幫你看見你畫畫時正在用的「語言」。
⟢ 我從這個過程學到的是什麼?
這段練習,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讓我「畫得更好」,而是讓我能更誠實地看見自己畫畫時其實已經擁有的東西,因為繪畫創作本來就有無數種視覺語言。
它讓我找到論點支持自己:
- 具體化思考自己的風格以及所帶來的感受
- 不是畫得很直覺就等於隨便,那是慢慢養出來的美感直覺
- 我也不用對某些技術感到匱乏就否定自己,反而從中可以選擇自己想要補足什麼
比較實際的面相:
- 幫自己找到適合的學習策略
- 建構自己的視覺語言,幫助你與客戶對話,說出自己的強項
⟢ 不知道怎麼問?試試這些問題起手式
⬩如果你是想「探索自己的風格」:
我在構圖、用色或人物表現上,有哪些穩定出現的特徵?
這樣的畫面會給人什麼感覺?
如果我想讓這個風格更成熟、進一步提升,會建議我加強哪些部分?
⬩如果你是想「發展應用方向」:
請問我的圖裡藏著什麼「專業決策」?
這種風格適合應用在哪些商業用途?(例如書封、品牌插畫等)
我的畫風會讓人聯想到哪些插畫類型或適用領域?
如果你也偶爾對自己的風格有點迷惘,也許可以從這個方式開始問問看。你會發現,其實你一直都在慢慢走出自己的語言,只是還沒把它說出來而已。
最後,如果你看到這邊,謝謝你願意花時間讀完我的分享。這雖然不是什麼「厲害的使用方式」,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只是我自己在創作過程中,試著用 ChatGPT 幫自己整理思緒、理解風格,沒想到意外收穫很多,想記錄也分享出來。
希望你喜歡這次的分享,也歡迎跟我分享你的經驗 💛
如果你喜歡這樣慢慢聊創作、聊風格的內容,也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會不定期分享畫圖生活和一些在創作中遇到的小發現。也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一起交流作品與靈感,期待能與大家有更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