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放手的人
比留住你的人更愛你
片子一開始看到艾莫里瘦弱的身形,心很揪,二戰結束後義大利南北貧富差距大,處於南部那不勒斯的人民都很貧窮,但艾莫里跟其他小孩一樣不被貧窮影響,每天都無憂無慮的,帶著屬於他們那個年齡的童心,在看著媽媽憂愁的臉時,認為媽媽是不善表達的女人。
在要被送去北方生活一段時間的時候(撐過困難的時期),單純的他說只要給他一雙鞋他就去
:那雙鞋是不是太小
:不會 剛剛好
艾莫里興奮的擠進那雙鞋,洗了乾淨的澡,穿上體面的衣服,當要搭車的前一刻,看到媽媽的艾莫里後悔了 ,他不想要鞋子了,但媽媽還是執意把他送上列車,因為留在那不勒斯的小孩,病不會好 也吃不飽,列車出發前孩子們把身上外套丟給外頭的媽媽
:為什麼要丟外套
:外套給媽媽,因為共產黨很有錢,會再給新的
這幕衝擊到自己,那個年齡的孩子真的是會想到母親的嗎~ 而且整台車都在脫丟外套~ 可能唯有極苦才會有這樣早熟沈穩的小孩,難怪有一說說小孩不能太富養。🥲🥲
在列車抵達寒冷的北方,列車上的小孩看到外頭一片雪白, 「那是奶粉」 、「那是白糖」 、艾莫里說 「那是雪」,前面有幾幕沒有細說,但艾莫里其實是很聰明的孩子,觀察力敏銳,有些事情看破不說破,而後面看到人屍體,為了不嚇到其他小孩,騙他們說那個是動物屍體,不知道在他那個年齡,這樣的沉穩是正常的嗎?
在稻子變黃後,可以回家的艾莫里拿著一把提琴,這是來自做提琴的寄養爸爸給的小提琴,離開前寄養爸爸告訴有天份的他,每天都要練習提琴。興奮的跟媽媽分享,卻被媽媽潑了冷水說:你要去工作 blah blah blah,並拿走他的提琴,還把他拿去當掉。
在知道提琴被當掉,跟媽媽吵架被打一巴掌的他,天還沒亮就跑到車站,搭車回北方,找那些給他滿滿的愛的人,他認為愛他的是北方的那些人。
艾莫里媽媽常對他說,他是來討債的,這句話是沒受過什麼教育又需要煩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單親媽媽,他所知道表達愛的方式,就算討債但我仍怕你挨餓受凍,把最好的給你。而北方寄養家庭因為有錢,所以表達愛的方式比較直覺,艾莫里畢竟是小孩,他看不懂媽媽,而奔赴北方。
鏡頭切換到長大後的艾莫里,回到故居,看到放在床底下被媽媽贖回的小提琴,知道媽媽其實可以去北方把他找回來,但媽媽選擇放手,因為知道在北方艾莫里會過的很好(淚崩啊~)我愛你,但我不佔有你,放手讓你往更好的地方飛去,只因我愛你。😭
會選這部片單純因為看到義大利這三個字,本想說快點看完清一下片單,但看完我捨不得移出片單,我認為這是一部二刷、三刷、甚至四刷,每每看到都會發現其他細節的電影,是會撼動心靈的那種。
推推推推推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