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又怎樣——《小嫉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很喜歡片中不明講,卻在女孩去到保母家鄉後,無時無刻不暗示著兩人社經地位的差異,或者應該說,白人和黑人在社經地位上的差異。從一開始移動到保母家就已經在鋪陳,女孩看出去的黑人社區房子,和以前住得都不一樣,當她搬進新環境時,她和保母說的第一句話是:「你的家好小。」保母似乎早就知道女孩的困惑,她只是溫柔的回了:「但這裡是我的家。」這段對話,也為兩人接下來要面臨的隔閡揭開序幕。

raw-image

當保母家鄉的人在海邊工作捕魚,激烈的搶著漁獲時,保母帶著女孩出現,像是帶她來參觀一般。可以發現工人們的衣服大多都有些骯髒的痕跡,然而女孩穿來的,卻是一套嶄新的海灘泳裝,顏色幾乎沒有褪色,這就呼應了工人們接著跟保母說的——不要對女孩放感情,你們終究是兩個世界的人。 相似的場景,也出現在下一場去探望搭建民宿的兩人,女孩穿了一套更鮮豔且乾淨的服裝,然而工人的服裝因為建材的沾染,看起來比前面漁獲的工人還要髒了。至於女孩就像校外教學一般的,參觀著收不到錢的工人在罷工,也反映出黑人族群在經濟地位上的弱勢。 然而最為刺痛的暗示,或許是一開始女孩天真的拿出父親給的信封給保母,然後送了保母家人東西,看似善意的舉動卻隱含了一種施捨。信封裡的錢,所費不貲的禮物,都是父親認為某種程度上的保母費,就如同他以前也是這樣雇用這位保母,所以儘管是在她的家鄉,他一樣認為可以用錢來讓保母一家人都負起照顧女孩的責任。當然他不會明講,但從保母一家人的反應,其實也都知道女孩父親的意思,這也是為什麼保母兒子會如此理所當然的,拿信封的錢買食物給女孩,但保母發現後卻很不高興,因為那表示我們真的接受了別人想給的施捨。

raw-image

劇本的有趣之處在於,這一切經濟表徵所隱含的象徵,其實女孩完全不知道,但她的確深深感覺到這裡好像不是對她那麼友善。那麼她要怎麼去調適,她的內心是怎樣的? 這種不安到新生命的出現來到高潮,保母的孫子出生後,女孩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對於保母來說不是唯一的。保母可以對著其他人唱那首女孩以為屬於她的歌,保母會在孫子哭鬧的第一時間去看望,女孩則變成了不那麼特別的存在,還要在新生宴上幫忙。原本女孩以為儘管這裡和其他人總有隔閡,至少她還有保母會對她好,可是當她發現這樣的好原來不是只因為她而有的,保母生命中仍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人,孫子就是一個最明顯的轉變,或許以後還有更多的人進去保母的生活。女孩僅有的記憶中幾乎都是和保母有關的一切,然而來到這邊她才發現,原來保母的回憶中還充滿了一堆不認識的人,從來到新環境後層層堆積的小嫉妒,就因為這個小生命到來而爆發了。 但幸好,故事沒有往最糟糕的方向發生。 幸好,還沒發生不可挽回的傷害。 幸好,我們還來得及跟對方說彼此很重要。 幸好,我們還有機會原諒,或者至少是算了。 很多時候不是忘了你,只是已經習慣了有你。 保母的心中一定也有一塊特別的地方,是專屬於女孩的。雖然她們都知道彼此終究會是離別的,但她們也知道,回憶裡永遠都有這樣一個特別的人存在。族群不一樣也沒關係,經濟背景不一樣也沒關係,經歷過的生活不一樣也沒關係,因為我們一起療傷過,我們一起快樂過。

raw-image

前段導演建構出的白人女孩在黑人社區的巨大落差,看似要談論種族議題,然而最後反而把這些身分的標籤一個個撕掉了。保母的女兒也有很好看的衣服,也會去和朋友遊玩,生活不是完全沒有娛樂;保母的兒子很討厭女孩,某種程度也是嫉妒女孩讓自己沒有完整的家庭,因為母親長年在外當女孩的保母,可是最後卻是他在關鍵時刻救了女孩;女孩對新生兒犯了大錯,卻能在道歉後和黑人孩子們的一場遊戲中被釋懷了……很多原本因為種族標籤而產生的衝突,在故事的結尾卻融合了在一起。 因為保母的兒子女兒發現,女孩儘管物質生活充裕也有她的不安,女孩也知道了她的作為,傷害了原本保母和保母女兒對她的信任,在這樣碰撞和理解的過程中,反而找到了融合的可能性。雖然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但不代表我就要這麼討厭你,好好享受當下共處的時光才是重要的。 所以,不一樣又怎樣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影虛知的沙龍
3會員
16內容數
記錄觀影後虛虛實實的感知
觀影虛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誰沒有美夢破碎的成長痛?而這部電影最感動我的,是主角在一次又一次的美夢破碎,卻還是為了生活而掙扎,而去戰鬥。為什麼輸了就要放棄?憑什麼輸贏是由你決定的?看完的那一刻看見的那個你,是性別,是階級,是民族,是這些錯縱結構建構出的,生活於其中的你,所以終究我是看見了生活的那個你,看見了有著這些身分的,一個
Thumbnail
2025/04/26
誰沒有美夢破碎的成長痛?而這部電影最感動我的,是主角在一次又一次的美夢破碎,卻還是為了生活而掙扎,而去戰鬥。為什麼輸了就要放棄?憑什麼輸贏是由你決定的?看完的那一刻看見的那個你,是性別,是階級,是民族,是這些錯縱結構建構出的,生活於其中的你,所以終究我是看見了生活的那個你,看見了有著這些身分的,一個
Thumbnail
2024/04/13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Thumbnail
2024/04/13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Thumbnail
2024/03/23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2024/03/23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她們習慣用含糊不清的語氣,說一些只有彼此才聽得懂的話,將最慘痛的經歷用幽默和厭世的話語包裝成一部人生黑喜劇。
Thumbnail
她們習慣用含糊不清的語氣,說一些只有彼此才聽得懂的話,將最慘痛的經歷用幽默和厭世的話語包裝成一部人生黑喜劇。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