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小孩系列二:從乖巧可愛、聰明用功到開心果,只是想要被喜歡、被重視

愛必-avatar-img
發佈於愛學家-脈輪教我的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開學時一起拿給他,有一天回到家時,我媽說:「欸,沒想到你的文筆還不錯耶。」手邊是我藏起來的信。和我年紀相仿的大妹,也是媽媽的這種性格,某次我透露我喜歡某個補習班的男生(我們上同一班),她就一直拿這件事威脅我,如果不按照她說的就要把這件事告訴那男生,我記得我被威脅了好久,我非常恐懼,每次上課都非常擔心焦慮,至此以後我也難以再開口表達我的心事(國中似乎也有類似的情形,要好的同學最後選邊站,那時都認為是被背叛了)。


回想我國小、國中都轉過學,特別是國中因戀愛而被媽媽要求轉學,換新環境,需要重新建立社交圈,也會很擔心不被接納,還好我的成績一直都還不錯,也算會討老師歡心,資優生又有老師罩,所以在和同儕的關係中也還算有底氣(算是有些地位),但每次遇到分組總會有一種恐慌的感覺,害怕沒人跟自己一組,害怕尷尬和丟臉。


直到高中進入明星高中,數學開始變得困難,成績下滑,同時班上同學一個比一個厲害,我不再算是資優生,身材又走樣-不再認為自己可愛漂亮,我不知不覺開始成為逗大家開心、炒熱氣氛的人,也莫名加入了康輔社,我會主動提議要辦同學的生日派對,邀請大家寫大卡片,製造各種驚喜,成為在台下吵鬧,甚至讓老師有點頭疼的人物。現在看來,其實當時的我只是想要被喜歡、被重視,拚命求生存。


長大後的我,其實對許多經歷都沒什麼印象,記憶非常模糊、片段,像是蒙上了一層霧,好像發生了這些事,卻好像又只是個夢。直到我打開高中收到的卡片,許多同學稱讚我是熱情、開朗的人,說我的笑容很溫暖,為大家帶來多少歡樂,我先是錯愕,後來才意識到我和高中、國中甚至更小的我(面具)有多麼陌生。


我曾經問過靈魂溝通師,為什麼我大學以前的記憶會如此模糊,他的回答是:「因為你戴著面具,你從很小的時候就認為真實的自己不會被愛。」當時我聽得一知半解,後來看到一個說法,記憶力會和感受力成正相關,也就是如果沒有強烈感受,人很難會產生深刻記憶。我想這大概就是我為什麼記憶模糊的原因吧-因為我太恐懼不被愛,所以戴著面具,關注他人喜歡什麼樣的自己,然後變形,不斷調整自己。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外界身上,自然沒有留意自己的內心感受、心情、喜好和需求,那也難怪沒留下什麼印象了。


對於情緒、潛意識的遊戲,我的內在聖杯侍者也是玩得不開心,時常委曲求全,慣性看人臉色(這影響了我好幾段感情都是單戀、苦戀、暈船,或在關係中忍氣吞聲,不過目前算是療癒了大半,正處在一段平等又親密的關係)。


下一篇是寶劍侍者,風元素的主題-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工商時間:

2024/1/18-2/7 共21日

家族主題-療癒共學早餐會(早上九點到十點)


我會在視訊會議手把手帶領你填寫我自製的家族療癒學習單-從父母的優缺點開始探索、療癒祖先業力對自己造成的影響。全勤出席並完成全部作業的人可以免費參加 1/8-1/10的家族療癒儀式,有興趣的人請私訊洽詢。


1/21(日) 大腦放鬆術-自由書寫工作坊,想學習自我對話技術,聽見內在智慧的引導,歡迎參加這場(線上/下午場次)。

avatar-img
19會員
155內容數
你與萬物的關係是你與自己關係的延伸。如何在群體生活中維持和諧,同時又不過度討好依附,不被自己和他人情緒勒索、道德綁架,得以站穩立場、守護自己的界線,人我關係的課題如何拿捏和平衡,哪些是我的責任哪些又是他人該自己承擔的,是我一直探索和修行的題目,願與你分享我的覺察和洞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系列是我撰寫「一年脈輪共學計畫」太陽輪-遊戲課題的作業示範(同學的導讀)時的產出,我藉著作者在這一篇章的提示-運用四元素的侍者牌去回顧童年生活,同時檢視、查看內在小孩的狀態,洋洋灑灑寫了超過回顧五千字的長文,思路變得清晰,更了解自己之外,也獲得大大療癒(甚至開始真正寬恕並感恩原本很厭惡的大學時
如同騎車在不熟悉、不安全的環境,當你身心靈的連結還不夠穩固卻求快時,你會感到怕隨時會散架、被甩出去、撞車的危險,只會經驗到失重、漂浮、不踏實的恐懼。即便僥倖安全了,仍戰戰兢兢,無法在路途上享受風景,只能感受到緊繃和乏力。這段路程就是你一生的寫照和縮影-急著達到目的地,同時也害怕出錯而置身危險。
你可以把脈輪看作是人體能量流動的通道節點(十字路口),有大馬路也有巷子密密麻麻細分的話可以算到上千個,一般主流系統會分成七個脈輪,是能量的主幹道(還有前後之分),這些主要節點會展現出不同的能量品質,也對應到不同的能力。 信念影響情緒,心理影響生理,因此相對的,如果通道被堵塞,能量流動不順暢
💗 心輪:「嗄?這麼突然?不用先熟悉一下,或是準備什麼嗎?」 🏹 權杖騎士:「熟悉是為了安全嗎?為了不浪費時間嗎?心動的感覺就告訴你答案了還需要表意識的熟悉嗎?還需要準備什麼?」 💗 心輪:「比如確認一些東西啊,例如對方的意願啦。」 🏹 權杖騎士:「對方的意願,你為什麼不直接問呢?」
分嗨,你的心就是你的家。你如果待在家裡,你會感到安全對吧?那記得要好好待在心裡(心就是靈魂的王座,是靈魂與身體結合的地方,是駕駛艙)喔。好好用心感受一切。(你時常感受到的肩頸痠痛和胸悶,就是過度使用了你的頭腦,將意識放在思緒、未來上,而不是心上、當下的緣故。)
海底輪:安全課題-突然升起一股荒謬與憤怒的感覺-為什麼一定要累積什麼或被守護才能安全呢?我能不能什麼都不做就能獲得安全?而不是需要苦苦經營、交換或盼望而獲得?所以我最後選了赤子之心的太陽牌。我希望藉此提醒自己,看見真相-「真相是我一直都是被關照的,我是安全的。」(這也是我當時的肯定語)
這系列是我撰寫「一年脈輪共學計畫」太陽輪-遊戲課題的作業示範(同學的導讀)時的產出,我藉著作者在這一篇章的提示-運用四元素的侍者牌去回顧童年生活,同時檢視、查看內在小孩的狀態,洋洋灑灑寫了超過回顧五千字的長文,思路變得清晰,更了解自己之外,也獲得大大療癒(甚至開始真正寬恕並感恩原本很厭惡的大學時
如同騎車在不熟悉、不安全的環境,當你身心靈的連結還不夠穩固卻求快時,你會感到怕隨時會散架、被甩出去、撞車的危險,只會經驗到失重、漂浮、不踏實的恐懼。即便僥倖安全了,仍戰戰兢兢,無法在路途上享受風景,只能感受到緊繃和乏力。這段路程就是你一生的寫照和縮影-急著達到目的地,同時也害怕出錯而置身危險。
你可以把脈輪看作是人體能量流動的通道節點(十字路口),有大馬路也有巷子密密麻麻細分的話可以算到上千個,一般主流系統會分成七個脈輪,是能量的主幹道(還有前後之分),這些主要節點會展現出不同的能量品質,也對應到不同的能力。 信念影響情緒,心理影響生理,因此相對的,如果通道被堵塞,能量流動不順暢
💗 心輪:「嗄?這麼突然?不用先熟悉一下,或是準備什麼嗎?」 🏹 權杖騎士:「熟悉是為了安全嗎?為了不浪費時間嗎?心動的感覺就告訴你答案了還需要表意識的熟悉嗎?還需要準備什麼?」 💗 心輪:「比如確認一些東西啊,例如對方的意願啦。」 🏹 權杖騎士:「對方的意願,你為什麼不直接問呢?」
分嗨,你的心就是你的家。你如果待在家裡,你會感到安全對吧?那記得要好好待在心裡(心就是靈魂的王座,是靈魂與身體結合的地方,是駕駛艙)喔。好好用心感受一切。(你時常感受到的肩頸痠痛和胸悶,就是過度使用了你的頭腦,將意識放在思緒、未來上,而不是心上、當下的緣故。)
海底輪:安全課題-突然升起一股荒謬與憤怒的感覺-為什麼一定要累積什麼或被守護才能安全呢?我能不能什麼都不做就能獲得安全?而不是需要苦苦經營、交換或盼望而獲得?所以我最後選了赤子之心的太陽牌。我希望藉此提醒自己,看見真相-「真相是我一直都是被關照的,我是安全的。」(這也是我當時的肯定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於心理學,揭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成人行為。 不同類型的內在小孩包括受傷的小孩、孤獨的小孩和快樂的小孩等。 透過與內在小孩對話、重拾快樂經驗以及釋放情緒等方法,我們能夠療癒過去的傷痛,重建自我價值感,並找回內心的純真與喜悅。
Thumbnail
好多人心裡都有一個專屬內在小孩,反應出思想、情緒與行為 但我應該是的內在貓貓,情緒總是不加思索、流於表面,對不認識的陌生人總保持敵意,還會隨意八卦別人,一沒事就能睡整天。 也許還有另一個內在橘貓,情緒大好大壞都要滿足填不飽的胃。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系列來到最後一篇,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 權杖侍者(信心、信仰、渴望、熱情、天賦) 從小我爸媽給我的稱讚寥寥無幾,還沒發育變胖前,我還會被稱讚長得漂亮可愛,頂多被評價為自動自發,「很乖,不讓我操心」諸如此類對我不痛不癢,甚至是一道沉重枷鎖的稱讚-乖巧意味著順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於心理學,揭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成人行為。 不同類型的內在小孩包括受傷的小孩、孤獨的小孩和快樂的小孩等。 透過與內在小孩對話、重拾快樂經驗以及釋放情緒等方法,我們能夠療癒過去的傷痛,重建自我價值感,並找回內心的純真與喜悅。
Thumbnail
好多人心裡都有一個專屬內在小孩,反應出思想、情緒與行為 但我應該是的內在貓貓,情緒總是不加思索、流於表面,對不認識的陌生人總保持敵意,還會隨意八卦別人,一沒事就能睡整天。 也許還有另一個內在橘貓,情緒大好大壞都要滿足填不飽的胃。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系列來到最後一篇,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 權杖侍者(信心、信仰、渴望、熱情、天賦) 從小我爸媽給我的稱讚寥寥無幾,還沒發育變胖前,我還會被稱讚長得漂亮可愛,頂多被評價為自動自發,「很乖,不讓我操心」諸如此類對我不痛不癢,甚至是一道沉重枷鎖的稱讚-乖巧意味著順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