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間小吃店,裡面的電視新聞正在報導Tank去祖國成功換心又換肝,出來開感謝演唱會

店裡有個老伯就用全店加外面行人都聽得見的音量大聲說:「你看這大陸的醫療多進步啊!器官移植配對全亞洲首例!台灣還在搞什麼大爸棉,都快被人家追過去了還不知道?我看這遲早得統一,到時候過去換器官就方便多啦!」
然後把碗裡的牛肉麵湯一乾而盡。「老闆,加麵加湯!」
看著他左手臂上的洗腎瘻管,上面還綁著止血帶。
我只想說一句:
「你以為你去了有特權?人家給你的只有社會主義鐵拳」

中國的器官移植亂象已經成了亞洲公開的秘密,與暗藏許多爭議與黑幕。
近年來中國官方頻頻宣傳其醫療科技的進步,不斷報導創下「首例」的器官移植手術案例。例如,2023年中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完成了亞洲首例喉-氣管-甲狀腺聯合移植手術,為一名65歲患者成功移植喉部器官 。這類創舉被中國媒體大肆宣揚,以凸顯中國在器官移植領域的領先地位 。又如有中國團隊將基因編輯豬的肝臟移植入人體,據稱為全球首例異種移植的突破 。
這些消息在官方渲染下,塑造出「大陸醫療全球領先」的形象,相較之下,臺灣雖然醫療技術不錯,但受限於文化與社會因素,捐贈器官的人數遠遠不及需求。根據臺灣衛生主管部門統計,2013年全臺有超過11,000名病患等待器官移植,其中僅腎臟移植等待者就達8,699人,但該年度實際器官捐贈者只有199人 。龐大的供需落差使許多病人久候不到器官。在2018年,有141位臺灣病患赴海外接受器官移植,其中將近96%選擇前往中國(約135人) 。中國於是成為臺灣患者最大來源國,許多人包括前政界人士都因在本地等不到而赴中動手術 。
中國官方也注意到兩岸在器官移植領域的此消彼長,曾釋出善意表示願意向臺灣提供器官。2014年時,中國前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來臺參訪時提議,希望建立機制將中國的捐贈器官運送來臺供移植之用,並聲稱中國每年進行約一萬例器官移植手術 。他強調「兩岸同屬一家人」,中國樂意協助臺灣的病患 。不過此番提議在臺灣引起警惕,器官捐贈中心負責人指出,北京所謂「一家人」的說法帶有政治意圖,意在拉攏臺灣接受其統治框架 。儘管跨境器官捐贈表面是醫療合作,但其前提是將臺灣視為「國內」範疇,隱含統一的政治訊息。
猶閣有,爾這款食法,十粒腰子嘛無夠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