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本:交通便利、價格合理
布里斯本為落地第一站,公車班次多、車輛也多,當時住在距離CBD步行約1.5小時、搭公車約30分鐘的近郊,除了施工處略多,其餘沒什麼好挑剔。公車環境整潔、上下車的乘客皆會和司機打招呼。
當時有搭乘火車到黃金海岸,遇到鐵軌施工要轉乘公車的通知,旅居多年的朋友說這是正常現象,澳洲火車誤點、施工乃家常便飯,但乘車當日並無遇到任何阻礙,而且後來從其他火車轉乘還無需另外付費,著實讓我們吃驚。黃金海岸的輕軌像捷運一般舒適,主要景點皆可輕鬆抵達。
此建築為布里斯本就賭場,後方是2024年底開幕的新賭場。
班德堡:非必要盡量不出門
後來因工作緣故到布里斯本北邊不遠處的班德堡居住三個半月,班德堡最有名的是汽水工廠,附近幾乎都是各種蔬果農場,我們所居住的地方步行15分鐘就可抵達wws,但如果要到kmart、coles則要「進城」,開車只要5-10分鐘,但走路要1.5小時,公車班次非常稀少,假日還停駛,並且搭車須付現,布里斯本交通卡並不適用。沿路也有電動滑板車可使用,但價格不算便宜,如果多人,甚至叫計程車還比較便宜。
工作地點離宿舍開車約15-20分鐘,來回需付8-10元車資,司機每週會帶大家採買,如果和司機交情不錯,休假還能搭上順風車去附近海邊、工廠走走。在草莓季尾聲,我和J跑去附近海邊散步約會,傍晚六點想說回計程車回家,叫了15分鐘以上完全沒有任何一台車可以載,其實從海邊到宿舍開車不過15分鐘的距離,但班德堡本就不是熱門的觀光景點,所以沒車族依靠雙腳最合適。
朋友曾試著租借電動腳踏車,看到價格終於知道為什麼青少年都兩個人騎一台了。
塔斯:無車者的旅遊地獄
離開班德堡後,隨著季節轉換,我來到了塔斯馬尼亞——一個對無車族極不友善,卻風景如畫的地方。我住在鄰近草莓農場的德文港,德文港是塔斯連結澳洲大陸主要的港口,雖然規模不像擁有機場的朗塞、霍巴特繁華,但也比班德堡方便許多。居住在市區附近,走路10分鐘就能抵達wws、coles、kmart,圖書館和主街都不超過20分鐘。
塔斯面積約為台灣的兩倍,市區公車有專屬的交通卡,但刷卡也行,若是長途巴士可先在網上訂購,班次不多、價格還行,像德文港到朗塞車程約一個多小時,單程10澳幣,一天兩個班次。只是要到各個景點需再轉乘公車或步行。
在塔斯認識有車的朋友,所以前期休假,付車資就能去搖籃山、植物園或看企鵝歸巢,有車的好處除了能說走就走,溫差大還可以把毛毯、熱水袋、厚外套放在車上,以備不時之需,只是要注意塔斯許多山區收不到訊號,要是先下載離線地圖,比較安全。
後期因提早離職,便在沒有車的情況下,和J旅遊七天,市區內能走就走,而酒杯灣、布魯尼島、威靈頓山就得買一日遊券,跟著旅行團的風險就是沒辦法決定停留點、停留時間,雖然景點都有去到,但就少了一些自主權。
如果長期待在塔斯,十分建議要有車,或至少要認識有車的朋友,才能一覽自然美景。
感謝朋友開車一個半小時載我們爬搖籃山。
墨爾本:雖遲但到、逃票比買票的多
比布里斯本更大的城市,初來乍到就被極貴的交通票價給嚇到,從CBD搭火車到box hill約20分鐘的車程,來回就要11澳幣,雖然也有推出月卡,但一週至少要搭五天才划算,對於工時不穩的背包客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有次下班還遇到車廂失火,雖無大礙,但隔日班次大亂,導致上班遲到。且或許是大城市的緣故,素質不佳者更多,可在座椅上看到餅乾屑、香蕉皮,還會有充斥車廂的音樂聲,或大聲嚷嚷的學生們。
除了火車,也有tram可搭乘,tram類似輕軌,但品質不如黃金海岸,有些班次沒有冷氣,甚至會突然急煞或左右顛簸,不說還以為是過山車體驗呢!雖然有推出市區內可免費搭車,但不合理的票價導致七成乘客上下車皆不刷卡(個人不專業統計)。J不想付錢也不想冒著被抓的風險,所以步行時間在1小時內的地方,都用走的。
另外大洋路旅行,我們也和朋友一起租車出去玩,比買一日遊便宜且更盡興。
搭上失火的火車,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這個問題,我曾向許多老包請益。大部分的建議是如果你只待一年,其實可以不用買。現在買車價格不比從前,加上維修、保險、車牌等,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而且建議不要合夥買,要是拆夥很麻煩),並且如果要移動,是要先賣掉再買新的?還是連人帶車一起遠行?每個選項都需要盤算。
如果只想在市區工作,那麼買車無須考慮,必要時再租車或參加旅行團即可(我有朋友在市區吃飯找停車位找了一個小時),如果是沒有駕照也不會開車的朋友,但在荒涼郊區工作,建議一定要想辦法認識有車的朋友,不然就得訓練體力用步行硬幹(還是有其限制)或拼命工作等之後搬家再說。
「我們總是想著要去理性地分析,一定要做出一個完美的抉擇,但沒有選擇是完美的,所有選擇都是兩面的。」澳洲何其大,很多人抱持「人生就只來一次」的心態想跑遍每個景點,時間就是金錢,務必竭盡所能地不浪費一點能飽覽美景的機會。可是有時就想窩居一隅,不受打擾;有時就算抵達,也仍有遺憾;不要因為別人,而強迫自己,如果需要有人依靠才能出發,那也沒關係,沒有非得要「獨立」,才算不往此行,誠實面對心之所向,就算此刻未能親眼目睹也不必惋惜,等時機到了、心境對了,那時的相遇才有意義。
所以不論有買車或沒買車,都能擁有一趟獨一無二的澳打之旅,最重要的是明白出發的原因,做好不後悔的決定,剩下的就順其自然、盡情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