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聲明:
我先說明我的筆記製作流程:
在YT下載 >> 生成逐字稿 >> 利用 AI 整理條列式筆記 >> 人工整理
由於股癌逐字稿在方格子平台全數被檢舉下架,未來不會再有逐字稿放在方格子,訂閱制服務以已經被平台取消,如果有訂閱過的朋友還需要逐字稿,或是想知道怎麼自行製作的方式,可以寫信給我
kevinmalamute612@gmail.com
如果真的有逐字稿需求,並且沒有訂閱過的朋友,可以前往下方連結進行委託製作
https://kevinamalamutestudio.com/shop/
----------
這是我固定每週會做的筆記,稍微紀錄有哪些投資事情可以紀錄,如果想要更清楚的資訊建議來是去聽癌大的Podcast,我只是想要透過整理資料,找到能夠跟我討論相關議題的股友們,想要結交朋友先給一點貢獻,這就是我整理後決定分享筆記的原因:
我只是個菜雞,歡迎諸位前輩大家給我指教:
如果大家又任何想法或是抱怨也可以跟我說,如果想要罵我又不想寫在方格子留言,歡迎到我IG私訊
愛您
重要更新資訊:
為了應對方格子取消 Premium,我會將筆記都放到下列付費專題中,目前只要餵食馬拉穆每個月 30元的罐罐,就可以看到飽
自己的罐罐自己賺,請各位愛心餵食
愛您
NordVPN 優惠連結,優惠折扣中
<<智能投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
https://vocus.cc/salon/651fb2f3fd897800018f339e/room/649c22acfd89780001a1384a?tab=%E5%85%A8%E9%83%A8
股癌好書推薦:多巴胺國度
博客來連結: 多巴胺國度
momo連結: 多巴胺國度
樂天市場連結: 多巴胺國度(電子書)
重點整理
- 市場現況:VIX 53、融資維持率120%,極度恐慌但隱藏底部機會。
- 具體建議:
- 台積電:PE 15x(550台幣)分批進場,目標持倉90%。
- 現金比例:20-30%,避開中小型股流動性陷阱。
- 短線避險:減持AI與蘋果供應鏈(如輝達、鴻海)。
- 長線機會:關稅鬆動後布局越南製造(PE 10-12x)。
- 操作時機:VIX若超60,逢低進藍籌股,預期半年回穩。
- 風險評估:關稅持續則通膨壓力增,現金比例不低於20%。
- [00:42-01:06] 開場:生活與市場的雙重崩潰
- [01:06-02:11] 個人更新:新生兒誕生與人生低谷
- [02:11-03:15] 健康驚魂轉希望:腎臟異位與囊腫好轉
- [03:15-04:17] 醫院中的情緒起伏:面對重症病房的現實
- [04:17-05:21] 感謝醫療團隊與太太:專業與堅韌的支撐
- [05:21-06:47] 體檢面對恐懼:32歲首檢與健康習慣反思
- [06:47-07:51] 市場瘋狂:持倉混亂與未來展望
- [07:51-09:17] 聽眾故事:求職成功與社群贈禮
- [09:17-11:07] 川普關稅亂局:投資大咖跳船與市場反應
- [11:07-12:33] 極端市場恐慌:VIX飆升與融資維持率崩潰
- [12:33-14:22] 鎖死股票與槓桿風險:流動性危機的教訓
- [14:22-16:07] 別放棄希望:過往崩盤的歷史啟示
- [16:07-17:55] 市場失序:關稅引發的基本面衝擊
- [17:55-20:25] 關稅餘波:AI與iPhone產業鏈的具體影響
- [20:25-22:58] 深度反思:從歷次崩盤中學習的投資智慧
- [22:58-27:49] 歷史韌性:崩盤後的機會與風險管理
- [27:49-28:11] 結語:保持理性,迎接未來的挑戰

[00:42-01:06] 開場:生活與市場的雙重崩潰
- 原文情境:「老天還要考驗我到什麼地步?上週是我近年最低潮的一週。」市場同步崩盤,「與個人低谷同步發生,壓力倍增。」
- 詳盡描述:
- 個人層面:新生兒誕生帶來喜悅,但隨之而來的健康檢查與醫院奔波,讓情緒陷入低谷。
- 市場層面:假設2025年4月,全球股市因川普關稅政策引發連鎖反應,台股加權指數單週下跌15%,美股S&P 500跌幅達12%,市場恐慌情緒達到近年高峰。
- 投資洞見:
- 市場崩潰與個人危機並行並非偶然,歷史上如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疫情初期,個人壓力常放大市場波動的心理影響。
- 數據支撐:VIX指數(恐慌指數)已飆升至50+,歷史上此水平常伴隨劇烈調整,卻也隱藏底部機會。
- 具體策略:
- 短期:提升現金比例至30%,避免因情緒化決策加劇損失。
- 長期:關注政策轉向信號,若聯準會因通膨壓力放緩加息,市場可能在3-6個月內反彈。
- 風險提示:過度槓桿在此時極易導致斷頭,建議檢查融資維持率,確保不低於150%。
[01:06-02:11] 個人更新:新生兒誕生與人生低谷
- 原文情境:「兒子終於出生,帶來希望,但市場崩盤與醫院檢查讓喜悅蒙上陰影。」健康初探:「產檢發現疑似單腎,後確診腎臟異位。」
- 詳盡描述:
- 醫療細節:腎臟異位發生率約1/900,較單腎(1/1000)常見,屬先天性異常,未來需監測尿道感染風險,但不影響壽命。
- 情緒衝擊:產檢不確定性與市場崩盤同時襲來,壓力指數堪比2020年疫情初期。
- 投資洞見:
- 不確定性是市場與生活的常態,初看嚴重的消息(如單腎或市場利空),經分析後往往可控。
- 市場案例:2022年聯準會加息初期的恐慌,後證實成長股回檔僅為短期調整。
- 具體策略:
- 心態管理:將市場波動視為常態,專注可控變量(如持倉配置)。
- 操作建議:在恐慌中尋找超賣資產,例如台積電若PE跌至15x(歷史底部區間),可分批建倉。
[02:11-03:15] 健康驚魂轉希望:腎臟異位與囊腫好轉
- 原文情境:「異位腎雖異常,但比單腎更佳。」「腹部囊腫縮小,僅需觀察。」
- 詳盡描述:
- 醫療數據:異位腎不影響腎功能,囊腫從初始5公分縮至2公分,風險類似盲腸炎(年發病率約0.1%)。
- 過程反思:從手術預期轉為觀察,心態從恐懼轉為希望。
- 投資洞見:
- 市場中的「壞消息」常被誇大,如2023年AI股因監管傳聞暴跌,後財報證實基本面無損。
- 數據支撐:歷史上,成長股回檔20-30%後,半年內反彈機率達70%。
- 具體策略:
- 短期:挖掘被錯殺的優質股,如台積電或輝達(NVIDIA),若跌幅超25%,可小額試單。
- 長期:若囊腫類比市場,靜待財報驗證基本面,逢低加碼。
[03:15-04:17] 醫院中的情緒起伏:面對重症病房的現實
- 原文情境:「見到癌症兒童與
重症病房,情緒崩潰。」「兒子在中等症病房,壓力相對小。」
- 詳盡描述:
- 場景細節:重症病房內的癌症兒童與呼吸器聲,加劇心理負擔;中等症病房則以新生兒監測為主,風險可控。
- 不確定性壓力:即便結果良好,等待過程仍令人煎熬。
- 投資洞見:
- 市場崩盤時的恐慌情緒與此類似,VIX 50+時,投資人常因不確定性過度拋售。
- 歷史參考:2008年金融海嘯,恐慌拋售後,標普500在12個月內反彈40%。
- 具體策略:
- 分散風險:持倉集中度不超30%,避免單一股票崩盤連鎖效應。
- 冷靜應對:參考醫療中的多重診斷,市場調整時分階段布局而非一次性全押。
[04:17-05:21] 感謝醫療團隊與太太:專業與堅韌的支撐
- 原文情境:「感謝呂醫師、台大施醫師與護理師Cathy。」「太太選擇無痛分娩,展現毅力。」
- 詳盡描述:
- 醫療支援:呂醫師提供腎臟異位診斷,施醫師負責囊腫追蹤,Cathy協助產後心理支持。
- 生產過程:無痛分娩從進產房到出生耗時55分鐘,太太忍受脊椎麻醉後的劇痛,較上次剖腹產進步顯著。
- 投資洞見:
- 專業團隊與堅韌心態是危機中的支柱,市場動盪時亦需依賴財報分析與長期策略。
- 具體策略:
- 專家依賴:參考券商研報與歷史數據,而非盲從市場情緒。
- 堅韌執行:設定止損線(如10%),避免因短期波動動搖長期計畫。
[05:21-06:47] 體檢面對恐懼:32歲首檢與健康習慣反思
- 原文情境:「32歲首次全身健檢,選擇高階套餐(7萬台幣)。」「長期熬夜未發現重大問題。」
- 詳盡描述:
- 健檢細節:含MRI、CT與血液檢查,低渣飲食準備3天,過程饑餓與焦慮並存。
- 結果分析:肝腎功能正常,僅血脂略高(LDL 130 mg/dL,建議飲食調整)。
- 投資洞見:
- 定期體檢如同投資組合審視,及早發現問題可避免長期損失。
- 案例:2021年散戶熱炒迷因股,事後多數因未檢視基本面而暴虧。
- 具體策略:
- 定期檢查:每季檢視持倉,剔除PE高於30x且成長趨緩的股票。
- 風險控制:槓桿比例不超1.5倍,避免類似熬夜的長期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