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常帶營隊的關係,婚姻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同一艘船的戰友。這個本質於男女友(伴侶)有一個重大的差異,就是這艘船是兩個人「共享」、「共有」。在結婚之前,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經歷、舒適、角度來決定要不要跟一個人繼續下去,而結婚之後不是說不行,而是一旦啟動離婚程序就具有一個「摩擦力」。那個摩擦力在於這艘船的建立、存在已經被你與你之間的人給同步見證了。親友、家人、朋友、同事都在看著這艘船,另外這艘船上要經營的生意或者活動也超出原本一個男女朋友的自己的個人圈。舉個例子來說,伴侶們到什麼程度需要去Hang out對方的朋友圈、家人圈?沒做這件事可不可以繼續當男女朋友?當然可以,但老公老婆呢?你當然也可以選擇完全不關另一半的生活圈,但實作起來摩擦力很大,你的另一半會很confuse,而你的這圈的親朋好友加上另一半的親朋好友也是。另外更別說是財產、下一代、長照、不同年齡層會遇到的問題,總而言之結婚後的夥伴所要經營的廣度、角度與只是伴侶關係有很大的不一樣。雖然現代一切都可以從簡處理,但是「關係質變」既是甜蜜又是另一種象徵的昇華。當然也有人可以把結婚試著巧勁地揉捏成與男女友(伴侶)方式那樣,但說的現實一點,那就要這兩個人、家庭價值觀完全match,但現實很骨感,你肯定會遇到自己無法理解的狀況,但還是跟你這艘船上的戰友一起奮戰,為什麼呢?因為你愛她/他。說什麼也要讓這艘船成功邁向新航道才可以。這種狀況跟養孩子很像,明明是一個超級累人的事情,但類似高風險高報酬吧?所謂高風險就是「對於人生舒適度的變化」、高報酬就是「你從來沒辦法理解原來發生什麼事可以這麼快樂」我還記得我結婚那一天,我沒有車、沒錢。我現在住的家跟老家超遠。然後在老家辦完婚禮當天結束搭最便宜的火車回自己家(我當時甚至沒有訂車票,直接裸買車票回家),一對很狼狽的新娘新郎跨越了一半的臺灣,最後回到家裡,直接倒地睡死,根本沒有什麼浪漫夜晚。現在想起來超荒唐的,但因為就是很荒唐,我到現在還記得。事後跟老婆聊著這件事也覺得不可思議,要是晚個幾年結婚,肯定不會做這種傻事(一定是先安排好一些更舒適的行程)結婚的夥伴對我來說更像是更好的朋友,當然該瘋狂做菜的時候還是要做菜,但考驗彼此的底限、耐心、愛──結婚絕對是個完美鏡子,可以照出真實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