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製造者(烏托邦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並不期望一個一個類烏托邦的世界可以出現——烏托邦既然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類烏托邦的想法——我也同樣覺得大概不會現身(套用台灣很流行的「類某某」的說法)。既然類烏托邦不太可能現身,現在的世界是朝著什麼方向前進?淨化能源,降低貧窮率,降低飢荒,提高糧食收成,降低剩食,提高收入(不管是什麼階級),降低治安率,提高農民所得,提高國民所得,提高疫苗覆蓋率(以新冠疫情來說,未來的疾病大概也是如此),提高幸福感,降低失業率,降低塑膠垃圾,提高綠化產能等等,列舉的項目還不勝枚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是人權的注重,像是孩童的死亡率,婦女的權利,LGBTQ 的權利,還有罪犯的權利(你沒看錯,我沒打錯),這些關於「人」的議題上,我們的現階段做得還不夠,為什麼?因為政治——正確來說是泛政治的持續角力,這些要推動,這些老百姓的集合力抗衡不了那些領導人的集合力。


我就來一一說明好了!能源要轉型,降低煤炭的使用勢在必行,但是煤炭的開採,不可能說降低,或是停用,就可以轉型成綠化能源。那些依靠煤炭的國家,例如蒙古,例如澳洲,這些要發展成綠能,仍有長路要走。水力發電呢?建築多個水壩,那下游的居民怎麼辦?多個水壩阻擋了河流的進行,這些耗資多少經費?需要多少人管理?還有水力發電也影響了多少動植物的保育,換到了風力發電,建築在海上或是岸邊的大型發電組,這些會影響鳥類的飛行,也產生不少噪音,太陽能發電呢?雖然比前述好上不少,但太陽能需要在有陽光的方式進行發電,價格也不便宜,能夠二十四小時都有電可以使用嗎?(就算能,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可以安裝),發電效率即使高也不是你想安裝就安裝,核能呢?反對核能,大概就是因為核能的核分裂的發電方式不牢靠,核廢料就是唯一的「廢物」,雖然現階段在研發核融合的發電,但是要普及,還有一段時間,其他能源呢?生質能源呢?目前轉換大不易,成本高,也影響了既有作物的收成,好像就沒有「完美」的能源解決方案?答案的確是沒有,以現有的每一個國家的能源來源,最多達成的目標也只有碳中和的走向。


排放碳,從商品包裝,再到運送距離,再到你買回家,再到你拆封,你使用過後的包裝,所產生的碳足跡就很多,要縮短這距離,你大概最好自己自給自足最實際。商品包裝,從一層或是兩層就很多(我還看過三層,所以我不喜歡禮盒),從平整包裝,或是堆疊包裝,還是散裝包裝,這些就考慮到美觀的重要性(我倒是沒有很在乎),很多人希望手上拿到的蛋糕是包裝精美的「盒子」,但是多加了蝴蝶結,上頭還有彩帶,再加上附贈的塑膠刀,塑膠盤子,這就大可不必,你可能認為刀子的設計可以讓切下這一塊蛋糕是完整的,至少看起來是好看的,可是到最後重要的並非是可以把一塊裝飾精美的蛋糕完整不缺切下來,你只是想保留上頭的裝飾用的蝴蝶,或是圖案擺飾,反倒認為,蛋糕基本上完整不缺(內餡不塌陷)即可就好(這也是我不買圓形蛋糕的原因)。


其他的還有「禮盒」的奇怪偏執,好好的一個禮盒,裡面的補品只有十罐,卻用很長的盒子包裝,叫人不解。華人的送禮情誼好像總是要用表心意來證明什麼,事實上我們又證明了什麼?現代人的情份比過去較不容易維持,用禮物的「精美」可以證明禮物的重質不重量?或是我們常常在看現代人的連結的基本問題,如果上述的類烏托邦必須存在,我們是否也該重新考慮現代我們的連結是否基本上也是個錯誤?(那你來交友的意義又是什麼?活在古老的男女思維?)


貧窮呢?曾經提過,即使拉高成美國的一樣收入,仍有相當大的不平等。因為「錢」基本上不能解決貧窮問題,文化與整體的人民思想才是關鍵主因,現在的飢荒,從非洲,再到中東的飢餓,造成了多少孩童吃不飽,甚至沒東西吃的處境,烏俄戰爭開戰已經三個月以上時間,這期間的難民已經逃離到其他的國家去,內部的軍人在作戰,農作物則是出不去,因為無人關心,進口與出口成了影響全世界的「內部」與「外部」問題,兩國的領導人還在爭執誰才會贏得勝利,關心經濟的重點放在戰爭的對立上,烏克蘭總統一直要求給我們武器對抗俄羅斯,但給了武器,又開始反擊回去,一來一往的互攻下,沒有人是贏家,雖然現階段俄軍的目標轉向烏東地區,但是重建之路只會顯得更漫長,需要的經費也會更多,更加龐大。


烏克蘭的小麥,印度的小麥也不准出口,全球的小麥收成造成了麵包更難做出來,這都影響了中東,甚至是其他國家的進出口的價格收入。糧食的缺口只會更大,你也許可以吃米,吃其他的作物,但是全球的小麥會波動整體的糧倉,造成了極度不平等(衡),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


至於剩食,浪費的食物,我們有多少可以回收?而你真的願意再吃下肚?我是指真的從廚餘撿來,你洗一洗後再加熱後來吃,菲律賓的貧窮家庭就是其一,就算你放棄,從你丟掉的食材開始算起,累積下來也不少,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我們大概都知道,現在的英國鮮奶都已經沒了「保存期限」,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對於食物的了解——用美食的思維似乎跟不上我們對於食物的真正態度。







如果上述的類烏托邦必須存在,我們是否也該重新考慮現代我們的連結是否基本上也是個錯誤?(那你來交友的意義又是什麼?活在古老的男女思維?)









看看那些美食競賽節目就知道,是要征服評審的味蕾,就要拿出真正的廚藝工夫,但別忘了食物的好吃與否是「主觀」的——我是說好吃有一定的範圍內——但是不要被這些「好吃」或是他們的眼光給吸著走。也就是說,我參加廚藝比賽到底是征服地獄廚神的眼球與味覺,還是只想參與烹飪出當時的快樂與成就感?


請別忘了有很多人沒有「吃飯」,這些包括貧民們,窮人們,街友們,孩童們,還有那些吃著根本不是「一餐」的一餐的人們。我們這些人的眼球則是著眼於食物的色情,形容食物像是形容色情的字眼,多汁,慾滴,驚艷,帶著豐滿浮誇以及極佳的線條與美感出現在世人眼前。把自己變成美食家,都以為自己是美食評論員,對於食物有自己的堅持,這世界的好吃與真正好吃,幾乎攪拌在一起,分不開。


疫苗覆蓋率呢?富國幾乎「完整」接種三劑以上,非洲各國幾乎沒有「完全」覆蓋,捐疫苗給那些國家,還要有配套措施,更要有人捲起袖子願意讓醫護人員施打才行,否則不信任疫苗,對於疫苗的安全有更多的懷疑,脫離疫情的威脅更是不可能。


幸福感呢?真正又快樂嗎?快樂要怎麼定義?那些北歐國家的快樂適用於每個國家的人民嗎?歐洲的快樂可以與美洲的快樂一起比較嗎?華人世界的快樂與東南亞的快樂可以放在同一個水平嗎?有錢能夠快樂,那為何富人沒有快樂之更快樂?那些佔據全球富豪榜的頭幾名的超級大富豪,照理說更應該擁有最多的快樂,但我不覺得那就是快樂的本身,擁有私人飛機與豪華遊艇不稀奇,現在還要比「多」,豪宅,不如買一座無人島嶼,錢怎麼樣都用不完,快樂照理而言也應該是如此,而如果用七萬五千美元當作基準點,我們可能大多人也達不到這個目標,事實上,要滿足這個,現代人要努力的點還非常多,不過以現在的通貨膨脹來說,花出去的鈔票才真的非常多。


工作也不好找,找到了,你想不想要又是另一個問題。我有提到工作的意義的基本問題,現在的工作是收入的基本定義,你能在工作中找到成就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多數人的工作成就也絕對不會是完成不想要的目標才設下的目標,除非你本身投入,否則上班族想要休假的「比率」,大概也不會一直都很高,還叫人稱羨。


治安呢?美國的治安隨著鄉村與城市不同,蛋黃區與蛋白區不同,郊區與市中心,以及邊緣區又不同,這很難統一定義,不過看看貧窮與治安,幾乎可以劃一等線,雖然不是如此絕對,但是貧窮的地區,治安通常不太好,而多數的國家都會看兇殺率來比較,也就是每十萬人當中有多少人死於非命?大概就跟我們多數人的「偏見」一樣,南美洲通常都與毒品與幫派扯上不少關係,其他的區域還有文化上的影響,還有對於政府整頓治安的重視程度(這又涉及政治清廉度),人民的教育水準等等,從社會的一個小角落的在乎再到政府對於一個人民生命的在乎,就看光明要照亮到什麼程度。


塑膠呢?這是一個大議題,我想我大概可以寫多篇文章來解析,塑膠的出現,再到我們身上都有塑膠微粒,這就已經是很大的重量級殺手。吞下了多少塑膠,你可能都沒有感覺,而我們使用塑膠的初衷與現在以及完全不一樣,現代人回收塑膠的比例根本低得可憐,因為塑膠要做到百分百回收,拆解就是一個大問題,分離裡面的原料,光是靠著資源回收也無法做到有效率的「循環」。而現階段的垃圾問題就是燃燒,不然我們的垃圾如果一直掩埋下去,你還有土地可以蓋房子?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無論怎麼過濾,汽機車的廢氣無論怎麼環保減碳,整體的空氣品質是無法真正可以大口呼吸,大口在城市中享受芬多精的舒適。


接下來,當然就是最重要的人權議題,只不過講到人權,我們的人權——屬於自己的人性,好像就不怎麼樣——那些上述的「問題」,最終到來,到底是建立怎麼樣的「類烏托邦」?



avatar-img
23會員
24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Why bother?我的大腦突然冒出這一句,我也不知道為何這樣想,我只知道人與人之間若是不真的清楚了解,就真的何必如此呢?你不在乎,我不在乎,每一個人都不在乎的這樣社會,Why bother 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徘徊不去。我真的心想,何必這樣,又何必那樣?人之間太脆弱,每一個人都無法清楚了解人際關
在這個大宇宙中,我們只看見自己的小宇宙,即使有多重宇宙,我們仍舊喜愛自己的這個宇宙,至少是我們已知的這個世界觀。我不怪人們為何這麼狹隘,我只是在懷疑,我們這麼狹隘,或是這麼有偏見性,難道都不是因為人性使然而造成自己矇蔽而這樣? 政治是很好的下手標題,因為世界上早已經泛政治化,那些老油條的保
如果我死了!這世界的人們大概也不會記得我是誰,我做過哪些事,寫了多少篇警惕世人的文章,以及我捐贈了多少錢給社福單位,那些喜歡我文章的粉絲們,真抱歉!這篇你們看到時,恐怕也讓你們失望了!我無力改變這個世界,至少在我死前並沒有變成「我喜歡的樣子」,否則我就不會無力地寫下這「最後一篇文章」向你們告別。在
整個世界是分裂的,是碎裂的,同時也是崩裂的。當然,廣大一點來看,整個宇宙也不爲過。我們不懷疑那一個多重宇宙的我們在想什麼,因為我們真的深信還有千千萬萬的那樣的宇宙中的我們有截然不同的角色在等著我們去思索,甚至同樣連結。然而,回到這個宇宙的這一個銀河系之太陽系的地球的這個我們,也同樣告訴我們,社
總是對自己多說好話,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努力,要有自信,你一定可以!但是實情總不是如此,一再地被拒絕,一再地被打槍,一再地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也一再地對自己失望。希望,大概是這世界最有吸引力的東西,它看不到,摸不到,我們卻一昧想要得到,而且是幻想著真正有一天會如期實現,希望代表著我們生活有一股前進的動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Why bother?我的大腦突然冒出這一句,我也不知道為何這樣想,我只知道人與人之間若是不真的清楚了解,就真的何必如此呢?你不在乎,我不在乎,每一個人都不在乎的這樣社會,Why bother 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徘徊不去。我真的心想,何必這樣,又何必那樣?人之間太脆弱,每一個人都無法清楚了解人際關
在這個大宇宙中,我們只看見自己的小宇宙,即使有多重宇宙,我們仍舊喜愛自己的這個宇宙,至少是我們已知的這個世界觀。我不怪人們為何這麼狹隘,我只是在懷疑,我們這麼狹隘,或是這麼有偏見性,難道都不是因為人性使然而造成自己矇蔽而這樣? 政治是很好的下手標題,因為世界上早已經泛政治化,那些老油條的保
如果我死了!這世界的人們大概也不會記得我是誰,我做過哪些事,寫了多少篇警惕世人的文章,以及我捐贈了多少錢給社福單位,那些喜歡我文章的粉絲們,真抱歉!這篇你們看到時,恐怕也讓你們失望了!我無力改變這個世界,至少在我死前並沒有變成「我喜歡的樣子」,否則我就不會無力地寫下這「最後一篇文章」向你們告別。在
整個世界是分裂的,是碎裂的,同時也是崩裂的。當然,廣大一點來看,整個宇宙也不爲過。我們不懷疑那一個多重宇宙的我們在想什麼,因為我們真的深信還有千千萬萬的那樣的宇宙中的我們有截然不同的角色在等著我們去思索,甚至同樣連結。然而,回到這個宇宙的這一個銀河系之太陽系的地球的這個我們,也同樣告訴我們,社
總是對自己多說好話,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努力,要有自信,你一定可以!但是實情總不是如此,一再地被拒絕,一再地被打槍,一再地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也一再地對自己失望。希望,大概是這世界最有吸引力的東西,它看不到,摸不到,我們卻一昧想要得到,而且是幻想著真正有一天會如期實現,希望代表著我們生活有一股前進的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各國國家元首思考要如何提升人類成為造物主的機率。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各國國家元首思考要如何提升人類成為造物主的機率。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