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經做過一件小事,卻讓你羞愧得想立刻消失?像是在大庭廣眾下講錯話、走錯方向、不小心發出奇怪的聲音、或是孩子無心的一句話……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卻足以讓我們在腦中不斷重播、懊惱不已,甚至用一句「好想找洞鑽!」來表達那種強烈的羞愧感。
有時候我們太容易把小小的失誤放大,好像只要一出糗,別人就會記得我們一輩子,會偷偷在心裡笑我們、批評我們。但說真的,大多數人根本不會放在心上。他們可能看到了,笑一下就忘了,唯獨我們自己還卡在當下的那個羞愧感裡,出不來。
丟臉,不是因為我們不好,而是我們很在意
其實,我們會覺得丟臉,是因為我們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在意有沒有做得好、在意自己會不會被討厭或不被接納。這種在意,說穿了,其實是一種「想被喜歡」、「想被認同」的心情。
只要覺得自己在別人眼中「出錯了」、「不夠好」、「搞砸了」,我們腦中的那個內建的「小劇場」就會開始放大每個細節、重播每個失誤,然後一邊看,一邊批評自己:「你怎麼那麼蠢?」「別人一定在笑你吧?」「你完了啦……」
這些腦區的互動,讓你即使只是在腦中「想像」自己出糗,也能引發強烈的羞愧感。
那些「我不好」的信念,其實從小就開始了
你知道嗎?我們的羞愧感很多時候不是來自現在的錯誤,而是過去的傷。可能是小時候常常被責備、被笑、被拿來跟別人比較,於是久了之後,我們學會了「不能犯錯」、「出糗就代表我不好」、「我一定要表現完美才會被喜歡」。
所以現在,只要一點點小插曲,就會喚醒那些舊有的記憶和感受,讓我們下意識地想要逃、想要隱藏,甚至不敢面對自己。
丟臉,說穿了,是一種對自己的否定感。但它不代表你真的不好,而只是你太嚴格、太不願意接納那個「不完美但真實的自己」。
那些「好丟臉喔」的時刻,你也可能經歷過……
- 在大庭廣眾下走錯方向,結果另一半大喊:「白癡喔,你去哪?」你瞬間覺得無地自容。
- 跟爸媽逛市場,他們在街頭大喊你的小名:「XX快來!」旁邊的人都轉頭,你默默裝作路人經過。
- 跟朋友訴說自己的糗事,心裡卻浮現:「他會不會在心裡笑我怎麼那麼蠢?」
- 帶孩子買飯,孩子在櫃檯大聲說:「這家很難吃耶!」你瞬間尷尬到不行,只想立刻拖他離開現場。
- 在公開場合講話時,突然聲音破音、卡詞,然後整場鴉雀無聲,只有你臉紅到耳根。
- 傳訊息給曖昧對象,結果不小心傳給同事,內容還是超私密的心聲,想收回已經為時已晚,你只能在心裡尖叫,默默祈禱他忘掉這一切。
- 高中喜歡的男生(或女生)走過來,你卻因緊張而踢到椅腳差點跌倒,連路人都看見了。
- 在安靜的電梯裡,你不小心放了一聲響屁,你當下整個人凍結,臉皮迅速發熱,你假裝沒事猛咳幾聲,試圖掩蓋剛才的聲音(雖然早就來不及了)。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那種「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我就是很想鑽地洞」的情緒,其實非常真實。
這些感覺,其實是你還活著的證明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在尷尬中學習說出想說的話、在想躲起來的時候學會挺起胸膛、在一次次的小失誤裡慢慢學會放過自己。
羞愧感不是壞事,它提醒我們:你有情緒、有感覺,你不是麻木的機器,而是一個用心生活的人。
而且,這些想逃走的瞬間,其實就是我們的「人味」。因為有點脆弱、有點尷尬,所以更真實、更有溫度。
學會擁抱真實的自己
我們都曾經在想逃的時候,懷疑自己:「我是不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了?」
但也許,真正需要的不是責怪自己太敏感,而是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溫柔地看待自己。
那個會因為小失誤就慌張的你,是因為曾經在某些經驗裡受過傷,才會對「出糗」這件事這麼敏感。那個在公眾面前感到不安、怕被笑、怕被否定的你,是因為你其實真的很努力想做得好。 這樣的你,其實並不脆弱,而是很勇敢。
你沒有錯,丟臉也不是錯。
如果你現在正覺得丟臉,請記得——
- 你不是唯一一個這樣的人,我們都曾經這樣過。
- 丟臉的那一刻,並不代表你不好,只代表你「在乎」。
- 那些曾經讓你難堪的場景,不會定義你是誰。
- 真實、帶點破綻的你,其實最有魅力。
所以,放過自己吧。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下一次當你又想鑽地洞時,也許可以對自己說:「我只是人,不是機器。犯錯、出糗、搞笑,其實都很正常。」也許慢慢地,你會發現,那些想逃跑的瞬間,也可能是學會愛自己最真實的起點。
因為覺得丟臉,才代表你真的有在努力活著、在意、想做好。這一點,就已經很值得被看見、被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