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Geoffrey)大約出生於1152年,他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的私生子,母親身分則不明。若弗魯瓦雖為私生子,但他被安排與亨利二世的其他合法子嗣一同成長,這也說明亨利二世從未否定他作為其後代的事實,不過作為私生子,若弗魯瓦依然沒辦法享有與其他兄弟同等的地位,也因此若弗魯瓦被安排在教會中謀取職位,並為此被送往北安普敦的學校學習教會法。1170年代初期,若弗魯瓦更曾一度在巴黎任教。

1171年9月若弗魯瓦被安排到林肯教區擔任總執事,並一直保有此職,以獲取林肯教區的聖俸,直到他就任林肯主教為止。1173年5月若弗魯瓦當選為林肯主教,不過為教皇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拒絕授職,這是因為若弗魯瓦過於年輕,且是名私生子。若弗魯瓦於是在隔年10月前往羅馬,向教皇申訴,以取得任命。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若弗魯瓦終於在1175年7月獲得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勉強同意,而得以獲任林肯主教。
在若弗魯瓦動身前往羅馬之前,金雀花王朝正面臨內憂外患,若弗魯瓦的異母兄弟們正於1173-1174年間發動叛亂,若弗魯瓦則作為父親的好幫手,在英格蘭北部率軍作戰,以協助亨利二世制服支持叛亂的蘇格蘭人。在這次的戰爭中,若弗魯瓦表現得十分活躍,當英軍在安尼克蘇格蘭國王「獅子」威廉一世(William I the Lion)俘虜時,若弗魯瓦則佔領了響應蘇格蘭國王威廉一世的羅傑‧德‧莫布雷(Roger de Mowbray)所領有的幾座城堡。經過這場戰爭的洗禮,讓亨利二世對若弗魯瓦大家讚賞:「我其他兒子都是真正的雜種……只有這個證明自己是真正合法的!」若弗魯瓦在1175年被教皇亞歷山大三世任命林肯教後,若弗魯瓦便於1175年8月1日前往林肯舉行就職禮,隨後他便前往圖爾學習。雖然若弗魯瓦是林肯主教,但若弗魯瓦並未常駐任所,而是將職務交由聖阿瑟夫主教「威爾斯人」亞當(Adam the Welshman)代行。儘管若弗魯瓦長年缺職,但他還是十分關係他的教區與教會,因此他設法收回了一些失去的教區土地,並贖回典當的教會物品,以改善林肯教區的財政狀況。
1181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任命若弗魯瓦出任大法官,教皇盧西烏斯三世(Lucius III)擔心若弗魯瓦會因此無心於聖事,於是要求他要嘛就趕緊返回林肯擔任主教,不然就趕緊辭職。1182年1月6日,若弗魯瓦正式辭去林肯主教,不過雖然若弗魯瓦辭去林肯主教之職,但他仍於此後多次公、教兩棲,如1182年他出任約克郡財政官、1183年出任魯昂大主教區總執事,甚至還出任約克郡東瑞丁教區總執事。與此同時,他還從父親亨利二世手中獲賜兩座城堡,分別位於安茹與圖賴訥,以及分布於英格蘭、諾曼底各地,年度總值1000馬克的領地。
當理察一世(Richard I)於1187年與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Philippe II)聯手,向亨利二世發起叛亂後,若弗魯瓦再度為其父盡忠,並奉命指揮了四分之一的英格蘭王室軍隊,參與平叛。1189年若弗魯瓦與亨利二世被叛軍逐出勒芒,亨利二世為了緩解局面,試圖與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議和,若弗魯瓦出於不願見到父親受辱,而沒有出席這次的和談。經過這次的挫敗,亨利二世身心俱疲地死去,在他最後的時光中,只有若弗魯瓦這個私生子仍伴隨左右。亨利二世去世後,若弗魯瓦護送他的遺體至豐特夫羅修道院安葬。
理察一世繼任英格蘭國王之後,隨即1189年7月20日任命若弗魯瓦為約克大主教,同時還要求若弗魯瓦發誓要在國外待三年,理察一世此舉可能是為了迫使若弗魯瓦斷絕俗念,正式成為一名神職人員,以排除這位潛在競爭對手。若弗魯瓦同意了理察一世的安排,並在其大力干預下,當選約克大主教。由於這次約克大主教的選舉被理察一世強力介入,一度引發約克教會的反彈,但最後若弗魯瓦仍舊於1189年9月23日在紹斯韋爾獲得約克大主教的的聖職任命,並次年正式出任約克大主教。
1190年初,若弗魯瓦與理察一世的官員為了教區財務問題發生爭執,因而下令停止在大教堂舉行的宗教儀式,以報復這些官員。由於此時理察一世正準備參加第三次十字軍運動,需款孔急的理察一世堅持若弗魯瓦必須立即付清教區積欠的罰款,若弗魯瓦一時無力支付,理察一世便將其領地沒收,增加罰款金額,並要求若弗魯瓦承諾將離開英格蘭三年。雙方的爭執直到教皇介入,並批准若弗魯瓦的當選時,雙方的爭議才得到解決。理察一世與若弗魯瓦在圖爾達成和解,若弗魯瓦為此支付的罰款,隨後便獲得歸還。
1191年8月18日,在教皇同意若弗魯瓦出任約克大主教,於是他便在圖爾大主教巴托羅繆‧德‧旺多姆(Barthelemy de Vendôme)的主持下就職。這項許可是由理察一世與其母阿奎丹的埃蓮諾(Eleanor of Aquitaine)在幕後推動的,此舉是為了確保留守英格蘭王國的財務大臣威廉‧朗香(William Longchamp)在英格蘭王國順利行使權力。1191年9月,若弗魯瓦試圖前往約克就任,但在多佛為威廉‧朗香的手下阻撓,迫使他暫避於多佛的聖馬丁修道院,然而聖馬丁修道院也無法阻止他被從庇護所拖走,隨後若弗魯瓦便被監禁在多佛城堡。威廉‧朗香宣稱此舉是因為若弗魯瓦沒有向理察一世宣誓效忠,不過這可能只是為了排除競爭對手的藉口。然而不論如何,威廉‧朗香的舉動都被認為是過度的,因而教會方面很快便就此事向威廉‧朗香表示強烈抗議,迫於壓力威廉‧朗香於是將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釋放。對此感到不爽的若弗魯瓦很快地就運用職權,將威廉‧朗香開革出教並廢除職務。1191年11月1日,若弗魯瓦正式於約克就職。
雖然仍與威廉‧朗香發生衝突,與此同時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也開始為了達拉謨教區是否歸屬約克大主教管轄,而與達拉謨主教于格‧居‧普伊賽(Hugh du Puiset)發生爭執。這個爭議其實老問題,因為約克大主教一職已懸缺多年,因此達拉謨主教于格‧居‧普伊賽早已經習慣於在約克大主教管區內擁有最高權威。在若弗魯瓦就職後,若弗魯瓦決心將約克大主教應有的權力拿回來,因此他於1191年9月下旬召集教區會議,並在會議中指控達拉謨主教于格‧居‧普伊賽犯有各種違規行為。達拉謨主教于格‧居‧普伊賽也不干示弱,旋即向羅馬提出上訴,並於12月若弗魯瓦逐出教會。隨著兩造爭執不斷,這引起英格蘭政府的關切,1192年3月,王太后埃蓮諾與坎特伯里大主教休伯特‧瓦爾特(Hubert Walter)試圖介入調解,終於在10月迫使達拉謨主教于格‧居‧普伊賽承認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對其教區的權威,才獲得最終的解決。
若弗魯瓦在擔任約克大主期間,與其下屬關係也不太良好,因而長期遭到亨利‧馬歇爾(Henry Marshal)、伯查德‧居‧普伊賽(Burchard du Puiset)和倫敦的羅傑(Roger of London)等人約克教會的成員抵制。他們反對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將約克大主教區的大部分財政提撥給英格蘭政府,充當理察一世的贖金,同時他們也對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任用私人感到不快。

1193年約翰(John)發起叛亂時,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放下與和達拉謨主教于格‧居‧普伊賽之間長年來的不快,為了平叛而攜手合作。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加強了唐卡斯特的防務,並向達拉謨主教于格‧居‧普伊賽派出援軍,協助他圍攻蒂克希爾城堡。1194年,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以3000馬克的代價,向王室購買約克郡長一職。
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不甘於人後,在解決自己教區內的事務後,他又試圖挑戰坎特伯雷大主教區在英格蘭王國的地位。1194年3月,坎特伯里大主教休伯特‧瓦爾特將其十字架交給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象徵坎特伯里大主教對約克大主教享有優先地位,然而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不願遵從,他也將自己的十字架交給坎特伯里大主教,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對此不但沒介入調停,還歸還了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部分質押中的地產。1194年5月,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離開英格蘭前,任命坎特伯里大主教休伯特‧瓦爾特為大法官,將王國委託給他。於是當年夏天,坎特伯里大主教休伯特‧瓦爾特便運用職權調查若弗魯瓦,並根據調查所得的罪狀,再次將若弗魯瓦的地產沒收。若弗魯瓦於是向理察一世申訴,理察一世於是命令休伯特‧瓦爾特,恢復若弗魯瓦被沒入的財產,並赦免了他。
1195年1月,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被命令於6月1日之前出現在羅馬,以面對各種對他的指控。若弗魯瓦因而不得不準備動身前往羅馬應訊,然而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卻禁止若弗魯瓦前往羅馬,若弗魯瓦因此向理察一世提出抗議,理察一世因此再次沒收若弗魯瓦的財產。1195年6月,休伯特‧瓦爾特在約克主持巡迴法庭,若弗魯瓦未免受到打擊,因而設法將他的案件推遲,不過一直到11月1日,若弗魯瓦仍然無法前往羅馬,因而引起了教皇塞萊斯廷三世(Celestine III)的不滿,下令將之停職。1196年若弗魯瓦總算前往羅馬,並回駁指控者對他的指控,由於指控者無法證實控訴,因此若弗魯瓦便由教皇宣告復職。然而由於若弗魯瓦在返國途中,在諾曼第與理察一世發生爭吵,為理察一世下令禁止返回約克,若弗魯瓦只好折回羅馬,直到他與理察一世的糾紛在1199年經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排解後方才返國。
1199年約翰繼任英格蘭國王,並下令交還若弗魯瓦所領的莊園,但在他返國前,約翰仍持續從這些莊園獲得收入。由於英格蘭國王約翰起初對若弗魯瓦的態度十分友善,因此一直到1200年上半,兩人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不過到了1200年10月,若弗魯瓦拒絕約翰在他的領地上收取土地稅,惱羞成怒的約翰因此下令沒收他的土地,於是雙方的關係就迅速惡化。1200年11月,若弗魯瓦和約翰在林肯主教于格(Hugh of Lincoln)的葬禮中和解,若弗魯瓦重新收回被沒收的莊園,但隨後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仍舊拒絕繳納土地稅,導致這次的和解破局。
1201年1月,英格蘭國王約翰因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仍舊拒絕收取土地稅,因而使得約翰與若弗魯瓦的關係產生裂痕。1206年,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再度向英格蘭國王約翰要求歸還土地,卻又在次年率領英格蘭神職人員拒絕支付稅款,因而引起約翰強烈的不滿,因而若弗魯瓦只好流亡海外。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此後並未與英格蘭國王約翰達成和解,無法返國的他只好流亡在外,直到1212年12月12日於諾曼底去世為止。死後約克大主教若弗魯瓦被安葬於魯昂附近的格朗蒙修會的修道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