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頭葉蛇葡萄
前些日子難得有空閒時間,想著行山放鬆心情,於事選了離我家不遠的小山,順著山體光滑的石壁爬上去,那些少有人走的山坡上,很多植物自由生長。快到山頂的時候,見到一種藤蔓植物,它葉子掌狀裂,裂得很細碎,長長的藤蔓抓著山坡上的荊條樹、攀著石壁,鋪展了好大一片。那藤蔓,有點像葡萄,上面結著比黃豆略大的小果子,有的還是綠色,有的已經紅了。回來一查,原來是「烏頭葉蛇葡萄」。看名字,感覺有些神秘。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認識下「烏頭葉蛇葡萄」。
烏頭葉蛇葡萄是什麼植物?
烏頭葉蛇葡萄,也叫馬葡萄、草白甹等,葡萄科蛇葡萄屬木質藤本。跟葡萄藤似的,靠著卷鬚,往上攀爬。它的藤蔓是圓柱形,紫紅色,上面有一些縱向。蔓上有節,節有點膨大,顏色也更紅一些。莖節上生著它的葉子、卷鬚或花序。
它的捲鬚和葉子,是對生的。而且很有趣的是,葉子和卷鬚,不是總在同一側,而是交錯,如此,它的藤蔓重心也就穩當了。捲鬚也不是每節都有,有時候是隔了一片葉子,也就是間隔兩節會有一個卷鬚。跟烏甹莓一樣,卷鬚不是每節都有,夠用就行,節省養分。烏頭葉蛇葡萄的捲鬚,通常會有2-3個分叉。沒有捲鬚的葉子對面,有時候是花序。看下面這張圖,花序和葉子對生,已經結果了。
烏頭葉蛇葡萄有何特色?
烏頭葉蛇葡萄的葉子很有特色。掌狀複葉,5顆小葉以「掌心」為圓點排列依序排列。小葉又各呈3-5羽狀裂,中央小葉裂得較深一些。小葉頂端和各裂片頂端,都有一個「尖兒」。
烏頭葉蛇葡萄的葉柄很明顯,長1.5-2.5公分。小葉又是那麼對稱的羽狀裂,一整片葉子,看起來很「稀碎」的感覺。它的花兒我沒有見到,這時候都進入果期了。不過還是可以透過它的果實排列,看出花序的模樣。
烏頭葉蛇葡萄,花序為“疏散的傘房狀複二歧聚繖花序”,花序通常會跟葉對生,或者是長在枝條頂端的葉腋處(專業說法是“假頂生”)。果實球形,根據《中國植物誌》,烏頭葉蛇葡萄的果實“直徑0.6-0.8公分”,比葡萄小。
我見到的這些,感覺就比黃豆粒大一點。嫩時綠色,成熟後會變紅,變紫。果實上,有一些小斑點,遠看是黑色,放大圖片仔細看,外面是褐色,中間是白色。我以為是小漿果呢,捏開一個看了看,厚厚的果皮里面,是它的種子。
它的種子跟它的果實相比,著實是大了些,2-3顆種子,就把小果子內部的空間給佔滿了。烏頭葉蛇葡萄花期5-6月,果實期8-9月。查了一下時間,我見它時,是10月9日,運氣也算是不錯。
烏頭葉蛇葡萄果實能吃嗎?
可能很多朋友要好奇了,它的果實能吃嗎?不大的果實,裡面被硬硬的果實佔據了大部分空間,沒多少果肉,即便能吃,也吃不到什麼吧。查了,在一本《500種野菜野外識別速查圖鑑》中,關於烏頭葉蛇葡萄是食用性,寫了這樣一句話:【食用及毒性】未查到其毒性及食用文獻記載。謹慎起見,咱還是不要吃了!
烏頭葉蛇葡萄是傳統藥用植物
雖然這野果不能吃,但它是一種藥用植物,入藥部位是它的根和根皮。 《中國藥典》中沒有收錄。但《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等一些本草書中,對它有收錄,藥材名為「過山龍」。它的根部可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軟組織損傷,外傷出血。根皮:散瘀消腫,祛腐生肌,接骨止痛;用於骨折,跌打損傷,癰腫,風濕關節痛。
烏頭葉蛇葡萄是理想的觀賞植物
烏頭葉蛇葡萄可用於籬笆攀緣或牆體垂直綠化,還可於公園中做棚架綠化以。講真,烏頭葉蛇葡萄的顏值還是可以的,葉形美觀,果實看起來也好看,作為觀賞植物,還是挺耐看的。
以上就是我對「烏頭葉蛇葡萄」的一點小認知,這樣的野果,你看過嗎?在留言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