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看過電影《BIG》包場結束後買的書,也有魏德聖導演和作者陳建榮老師的簽名。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2595?gad_source=1&gclid=Cj0KCQjwnui_BhDlARIsAEo9GuvGj2KB9GugBXEbYNNMcDaD11BTpvwa3xVd3Yq4v9RrdWIBEQwks04aAhc-EALw_wcB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uthor/82這本書分成七個章節,等於把選擇的影片分成7個類別,例如《BIG》就放在第七章"創愛"中。
每部電影都有簡介、故事內容、影片的亮點、向角色學習、與引導式提問等部分。
就以《BIG》來說,像角色學習就包含蝴蝶與是延畫作等角色,雖然不是具體的人物,但也有其意涵。
每個章節都有延伸片當特搜,就以"創愛"來說,就包含《年少日記》等等。
這本書選擇的影片類型很多元,例如第六章"珍(真)愛"就包含九把刀導演的《月老》。
不過《月老》是輔12級的電影,等於小學生不能看。
而我看過片單後,我是認為可以再加入更多以兒童為題材的電影,例如馬丁史柯西斯的《雨果的冒險》,這也是馬丁史柯西斯唯一一部普遍級電影,其他幾乎都是限制級;《小曉》─創下最年輕金馬和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紀錄的電影,講述自閉症兒童;《老狐狸》─以11歲男孩為男主角視角的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效應》─比較適合中學生觀看,除了講述科學外,也闡述愛可以超脫時空限制;當然林君陽導演的《疫起》也可以加入和《BIG》做個對照,兩部電影都是有深度專業的醫療影片,只不過《疫起》的對象較不是針對小孩,比較適合中學生看。
也可以多針對技術方面多描述,例如配樂、歌曲、美術(造型)設計、攝影、動作設計、或剪接等;抑或是原著與改編劇本。
坦白講我寫的文章發表後會請Chat GPT評論,Chat GPT會希望我能針對電影的其他技術項目切入。
另外,我記得我們以前中學時,美術音樂甚至體育都被拿去上升學考試科目,老師有說等到模擬考完就會給我們補上;但這樣會影響中學生的美學、音樂、與體能,至少比較沒有鑑別力,長大賺錢後也不太願意消費在這些產業、藝術、或專業上。
我常常去陽明交大的山腰電影院看電影,我是認為未來也可以針對大學生甚至研究生為主體設計出專屬片單:
https://www.facebook.com/Wedmovie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