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判情勢的代價,常常會讓人悔不當初

秦暢秋-avatar-img
發佈於20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最近又有人拿中國輸美貨櫃量暴跌九成的新聞來看衰貨櫃。秋哥只能說,你的視野廣度,決定你的世界大小。所以這篇又免費撒必思給大家了。

 現在中美雙方開始互噴關稅,不願意因為關稅賠錢的中國廠商當然不願意出貨,但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以下這些情形:

 一、中國不出貨,倒霉的是誰?美國長期依賴便宜的中國貨,中國不出貨,美國如何在短時間找出替代來源?特別是消耗品和民生必需品。

 二、金毛川王堅持要習大大先打電話來溝通,但中國硬得很,現在政策開始把大外銷轉成大內需,幾千億幾千億的砸補貼,你覺得誰會先撐不住?

 三、金毛川王的硬嘴終於變肉鬆,電子半導體開始豁免關稅,多條人道走廊開啟,但這些產品本來就不是海運的主力,而是空運。

 四、海運的主力本來就是低毛利低單價的產品和民生物資,這些產品中國製造的比例極高。一旦庫存拉警報,金毛川王的硬嘴,最後還是會變肉鬆,到時急單效應,恐怕又會讓運價飆上天價,疫情期間那波大航海時代就是這樣來的。恕秋哥直言,兩國僵持得越久,後面這波急單效應就越強。長榮可以一兩個月不賺錢,但只要急單效應一起來,長榮一個月,就可以賺一年的錢。22年和23年的大落差,就演過一次給你看了。

 五、中國現在沒貨可以運了,別的地方難道就沒有?現在除了中國以外,世界各地的工廠,現在都巴不得一天有48小時可以全力生產,把貨趕快在90天內送到美國去,難道你真的以為長榮沒有美國線可以載,就會笨到不把船拿去載別地方的貨?你可以注意一下,長期深耕東南亞的萬海,在第一季的財報表現如何,而剛剛也看到長榮新增印度航線的新聞了。


 金毛川王不是笨蛋,他其實把錨定效應玩到槓上開花。一開始的幾十趴關稅,其實都是唬人的,他的目的,最多只想要10%而已,因為幾十趴關稅的代價,可能就是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金毛川王玩不起,美國也玩不起。

 一開始的關稅重拳,搞到全球股市屍橫遍野,後面再來個法外開恩,10趴加人道走廊,讓全球各國如沐聖恩,感恩戴德。最後金毛川王成功的笑納10%關稅,全球股民口呼我川威武、川皇萬歲,豈不美哉?

 但就算是10%,你以為很好收嗎?中國的製造業是靠量大取勝,毛淨利低到可怕,別說10%,2%就可能是滅頂之災,你也不要以為台灣的科技業有多厲害,代工業的淨利幾乎都在10%以下,鴻海,只有2趴多,績優生華碩,連6%都沒有。

raw-image


 但既然金毛川王確定要向全世界勒索保護費(簡稱關稅),那這筆錢只好供需雙方商量著攤付了。現在傳出沃爾瑪等美商,已經開始態度強硬的向中國供應商壓價,中國內捲嚴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一個月工資都捲到剩三四千了,還要再往下捲到兩三千嗎?至於台灣的代工業,都賺不到10%了,沒錢賺的生意,誰會幹呢?金毛川王打的算盤很簡單,不對內加稅,去對外加稅,把自己的鍋讓全世界去揹,但硬幹的結果,最後還是會變成一隻迴力鏢,反應在美國的物價和通膨上。

 那怎麼辦呢?恕秋哥直言,最後金毛川王只能向毛利率高的產業開刀,這樣才能收得到錢。至於哪些產業和高毛利,就留給大家想像了。但如果這些高毛利產品又是美國迫切需要的戰略性物資,那麼金毛川王就要一個頭兩個大了。


  至於要拿貨櫃開刀,肯定是不成的,因為交易的金流不會經過美國。你要搞什麼港口稅,貨櫃航商只會直接轉嫁託運人,順便再加徵一個附加費,不然就拉倒不要運。最後還是會變成一隻迴力鏢,反應在美國的物價和通膨上。

 你要限制中國造的船隻,那好,中遠先死第一個,以後中遠輸美的貨櫃,只好請同為海洋聯盟裡的好兄弟達飛和長榮幫忙了。這塊蛋糕陽明和萬海可吃不到喔 !你覺得這是利空還是利多呢?

 貨櫃就很簡單,要就來託運,不來就拉倒,只要有需求,林北就有錢賺。貨少,兩條船的貨集成一條,三集一四集一也沒差,同聯盟的櫃拿來集也可以,馬馬虎虎湊和著,別虧本就成。只不過急單的客倌,不肯加價,你就慢慢等先,要拿坐國道客運的錢買高鐵等級的服務,沒門。林北當然不可能在賠錢的情形下開船幫你載貨,畢竟我口袋裡有的是錢,每年利息就近百億,了不起一兩個月不要賺,但在港口越堆越高的貨櫃,和美國商場裡越來越少的庫存,大家就來比比看誰比較急。不然你以為長榮31.1%的淨利率是怎麼來的?秋哥還沒算上貨櫃業與科技業的差別稅率呢!

 關稅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牽一髮而動全身。秋哥說過,千萬不要看到了一個角度,就以為看到了事情的全貌。誤判情勢的代價,常常會讓人悔不當初的。美國和金毛川王是,每一位投資朋友也是。

 不過,秋哥有講過,就算你蒐集再多的資料,情勢判斷得再正確,也請務必做好市場不小心失控的準備。市場永遠是風險與機會併存,在不確定性高的時候,保守一點,讓資金的彈性高一點,永遠是最保險的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365會員
315內容數
秦暢秋,人稱秋哥,名字很秋,但為人很客氣。CMoney專欄作家,價值投資基本教義派信徒,管理研究所博士生。本職是生技新藥和SPAC併購,興趣是尋找符合價值投資要件的標的。 秋哥不測股價,不報明牌,不會主動聯絡你,沒有LINE群,不會邀請你進群組加好友。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
2025/04/25
整場秋哥就講三個重點,需求遞延、美西長約和運力佈局。雖然這些都是秋哥之前早就說過的了。秋哥就說了,叫光輝的人都比較可愛,自吳光輝總經理上台後,表現就沒讓股東失望過,很多次公佈財報的時間點,都是在股價最低迷的時候。雖然是沒有像某些公司把未來講得天花亂墜,但輝總很實在,前面的謝老闆,一季賺幾十塊....
Thumbnail
2025/04/25
整場秋哥就講三個重點,需求遞延、美西長約和運力佈局。雖然這些都是秋哥之前早就說過的了。秋哥就說了,叫光輝的人都比較可愛,自吳光輝總經理上台後,表現就沒讓股東失望過,很多次公佈財報的時間點,都是在股價最低迷的時候。雖然是沒有像某些公司把未來講得天花亂墜,但輝總很實在,前面的謝老闆,一季賺幾十塊....
Thumbnail
2025/04/25
 本週SCFI下跌22.74點,來到1347.84點,下跌漲1.66%,二連跌。  本週CCFI上漲11.46點,來到1122.40點,上漲1.03%,連三漲,但漲幅極小。  依CCFI現值估計,長榮四月營收約為303.63億元,月增-9.41%,年增-4.56%,單月EPS約為
Thumbnail
2025/04/25
 本週SCFI下跌22.74點,來到1347.84點,下跌漲1.66%,二連跌。  本週CCFI上漲11.46點,來到1122.40點,上漲1.03%,連三漲,但漲幅極小。  依CCFI現值估計,長榮四月營收約為303.63億元,月增-9.41%,年增-4.56%,單月EPS約為
Thumbnail
2025/04/24
最近長榮沒什麼好講的,就是死豬盤,價值還是在那,秋哥之前就預言過第二季會有很多ETF搶長榮,因為沒長榮的高股息ETF,根本和詐騙集團沒兩樣。但是搶歸搶,你也不要以為ETF是吃素的,他們只會拼命壓低成本收,不過這幾檔吃相都比940優雅太多了。秋哥說過多次,吃ETF豆腐不能追高,只能低接,不然很可能會
Thumbnail
2025/04/24
最近長榮沒什麼好講的,就是死豬盤,價值還是在那,秋哥之前就預言過第二季會有很多ETF搶長榮,因為沒長榮的高股息ETF,根本和詐騙集團沒兩樣。但是搶歸搶,你也不要以為ETF是吃素的,他們只會拼命壓低成本收,不過這幾檔吃相都比940優雅太多了。秋哥說過多次,吃ETF豆腐不能追高,只能低接,不然很可能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美中貿易戰升級!美墨聯手斬斷中國鋼鋁製品「洗產地」禁令立即生效! 中國上市銀行「反向討薪」榨取員工近1億元人民幣,金融業呈現慘況! 中國一週內40間小銀行消失,代表金融流動性不足,已出現"系統性危機"! 資金要去救房市,又要去救股市,出現流動性枯竭。對資金流動性重要性的無知,正是走上崩潰路程的助力!
Thumbnail
美中貿易戰升級!美墨聯手斬斷中國鋼鋁製品「洗產地」禁令立即生效! 中國上市銀行「反向討薪」榨取員工近1億元人民幣,金融業呈現慘況! 中國一週內40間小銀行消失,代表金融流動性不足,已出現"系統性危機"! 資金要去救房市,又要去救股市,出現流動性枯竭。對資金流動性重要性的無知,正是走上崩潰路程的助力!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陷於泥坑,始作俑者是房地產,房地產企業長期以來的槓桿操作失去憑藉,爛尾樓及新房子賣不出去等問題層出不窮。 美國通膨存在多重上漲風險未達下調政策利率節點?聯準會今年不會降息? 2024年的美國總統競選,川普再次與拜登對決,二人的政策願景迥然不同,各自對美國經濟乃至於世界經濟,都有重大的影響。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陷於泥坑,始作俑者是房地產,房地產企業長期以來的槓桿操作失去憑藉,爛尾樓及新房子賣不出去等問題層出不窮。 美國通膨存在多重上漲風險未達下調政策利率節點?聯準會今年不會降息? 2024年的美國總統競選,川普再次與拜登對決,二人的政策願景迥然不同,各自對美國經濟乃至於世界經濟,都有重大的影響。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