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也可以想想的投資課

學生也可以想想的投資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次跟同學們分享了關稅、基本的供需理論
同學們雖然沒有身家,但學簡單的金融觀念,對他們會不會也有額外的幫助呢?


學生學投資理財或者關稅金融有什麼用?

我想除了方便練習儲蓄或增加技能以外,還有一個其實重要但很常被忽略的事。


就是我們如何看待機會與風險。


傳統的課本,會說我們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raw-image










這句話或許是對的。

但什麼叫做「同一個籃子」?

假設現在你有一百萬的投資額,如果只買進一間大公司的股票,你會擔心他明天就倒掉。

於是,你選擇分散風險,買前五十支公司的股票,現在有很多類似這種產品的ETF。

現在,你有五十顆雞蛋了。


但這樣,就不是在同一個籃子裡嗎?


當發生一間公司倒掉的風險時,其他公司會不會受到波及?

有沒有可能整個市場同時遭遇系統性的危害?

你考慮到這些事情,於是你決定再找一個更遠的籃子。

你選擇買一部分的台股,還買了美國的納斯達克指數或者標準普爾500。


「現在,我們有兩個籃子!」


但很遺憾,如果我們看台股跟美股的連動關係,基本上呈現肉眼可見的正相關。

raw-image


也就是,美股跌,台股可能也大難臨頭。

這,是全球化帶來的風險。

因為貿易、產業互相連動,動一髮牽全身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這樣的情況也不只是股市。

經濟學人的數據就發現,在2000-2021年,股市與債市兩者的相關性是-0.21,當股市下探時,債市會成長,投資人可以分散資金、保護籌碼。

但遺憾的是,自2022年以來,兩者卻一起崩潰,相關性達到0.7,不再能夠互相緩衝。


raw-image


當然,除了分散資產的選擇,還有一個更簡單的選擇。

回到2024十一月,股神巴菲特的現金水位達到史上最高的水平。


他提早出售資產,彷彿看到了那頭犀牛即將撞向全球金融。


raw-image










最後,股神的公司確實展現他的韌性,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加優越。

但專家也發現,也有其他儲備高額現金的公司並沒有因此而表現優異,甚至會因為持有過多現金,而犧牲機會成本,沒辦法得到更好的投資效率。


如果是談投資,不同的投資策略支持者會在這裡有不同結論。


但如果是從思辨的角度出發

至少我們可以從這些觀念中想清楚三個問題。


什麼是真正的分散風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籃子跟籃子之間會不會有關聯度呢?或者,其實世界就是一個大籃子?


什麼是真正的「反脆弱」?不管是人還是資產,一起成長總是令人高興,那遇到風險或下行趨勢時,有沒有辦法扛住風險甚至化風險為機會呢?


什麼是選擇?主動投資,是一種選擇。但不投資,也是一種選擇。兩者都有犧牲的成本跟代價,做出決策跟不做決策,本身都是決策。


或許這是金融的學問,但有時,這也是生活的課題。

avatar-img
胡教練練習
17會員
27內容數
如果有一篇值得教學的文章,我認為可以寫成短文、放在Facebook 如果有一篇值得分享的新聞,我認為可以剪成短片、放在Youtube 可是如果是一篇初期的草稿,又不想浪費,記錄在方格子,希望有緣人可以看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胡教練練習 的其他內容
看完黑鏡第一集,精彩又悲哀。 故事中呈現了不同種類的道德衝突,我們整理五條爭議 讓科幻驚悚的背後能帶來更多一點省思  開始之前 本篇包含劇透,還沒看的快去看! 零、為什麼要聊道德衝突? 道德衝突,可以讓我們進行思想實驗。 像是電車難題,我們要在犧牲與救命之間做出抉擇。 而道
5/5凡夫俗女(黑鏡)
我看到巴菲特在批評黃金跟比特幣時有一個核心理由,「這些東西不會帶來生產。」 公司會帶來產品、農田會帶來糧食,隨著時間,他們會源源不絕的滿足人們的需要。而投資他們,就是成為他們的擁有者,享受資產及其帶來的產品。 但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 「那為什麼黃金的金價會隨著時間不斷成長?」
最近去中和高中講課,跟同學們分享沸沸揚揚的關稅。 對於學生而言,關稅又大又遠,感覺不影響到他們,也不改變生活。 我本來覺得,這種時候應該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其實關稅的影響比大家的想像更大,也可能跟你相關」 但仔細想想,就算承認學生跟關稅的距離很遙遠好了,這也不代表我們不能教、或不需要學。
看完黑鏡第一集,精彩又悲哀。 故事中呈現了不同種類的道德衝突,我們整理五條爭議 讓科幻驚悚的背後能帶來更多一點省思  開始之前 本篇包含劇透,還沒看的快去看! 零、為什麼要聊道德衝突? 道德衝突,可以讓我們進行思想實驗。 像是電車難題,我們要在犧牲與救命之間做出抉擇。 而道
5/5凡夫俗女(黑鏡)
我看到巴菲特在批評黃金跟比特幣時有一個核心理由,「這些東西不會帶來生產。」 公司會帶來產品、農田會帶來糧食,隨著時間,他們會源源不絕的滿足人們的需要。而投資他們,就是成為他們的擁有者,享受資產及其帶來的產品。 但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 「那為什麼黃金的金價會隨著時間不斷成長?」
最近去中和高中講課,跟同學們分享沸沸揚揚的關稅。 對於學生而言,關稅又大又遠,感覺不影響到他們,也不改變生活。 我本來覺得,這種時候應該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其實關稅的影響比大家的想像更大,也可能跟你相關」 但仔細想想,就算承認學生跟關稅的距離很遙遠好了,這也不代表我們不能教、或不需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