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筆記】2025/04/15 全球汽車供應鏈受影響 日產計劃減產應對關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來源:獨家:消息人士稱,由於關稅,日產將削減最暢銷美國車型的日本產量 |路透社



日產(Nissan)因美國新進口關稅政策而調整其生產計劃:

  • 日產計劃減產:由於美國對海外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日產決定在5月至7月期間減少其Rogue SUV車型在日本九州工廠的產量,預計減少13,000輛。
  • 工廠影響:九州工廠的工人將減少工時,有些日子暫停生產,但仍維持每天兩班倒。
  • 市場適應策略:日產表示將持續評估生產和供應鏈的運營,以確保效率和可持續性,並優先考慮勞動力和生產能力。
  • 行業影響:不僅日產,其他汽車製造商也在調整生產,如Stellantis暫停部分墨西哥和加拿大工廠的生產,本田則計劃將下一代思域混合動力車改在美國生產,以避開關稅影響。
  • 日產的長期挑戰:日產早已在推動全球產能削減20%的策略,以改善財務狀況,新任CEO伊萬·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正面臨著帶領公司復甦的壓力。

一、事件重點總結

raw-image

二、此舉的意義與衝擊

1. 供應鏈去全球化明顯加劇

  • 關稅措施促使車廠轉向在地化生產(如本田將Civic移回美國)
  • 日產選擇保留美國田納西州產能、壓縮日本產能,是明顯的風向轉變

2. 日系車廠正面臨雙重壓力

  • 美國市場競爭加劇,特斯拉、韓系與歐系車擠壓市佔
  • 缺乏高效能純電車產品,使其在轉型中落後

3. 日產自身問題加劇影響

  • 首席執行官更替
  • 陣容老化、缺乏混合動力技術布局
  • 多次下修財測,已是重組階段企業

三、延伸觀察:哪些投資與產業受到影響?

raw-image

四、國際局勢下的結構性變化(宏觀)

【美中貿易戰延伸的影響】

  • 美國對日、墨等非中國地區也開始加徵關稅 → 「友岸製造也不保險
  • 多國廠商可能進一步將產線轉往美國本土或東南亞(如越南、泰國)

【日本與美國的微妙平衡】

  • 日本對美依賴大,但在安全與經濟層面均受制
  • 此舉或將強化日企在美設廠動機,長期或利多當地州經濟(特別是紅州)




未來受到「關稅外溢效應」衝擊的國家與產業,將主要集中在與美國貿易往來頻繁,且屬於高敏感度供應鏈的國家,以及涉及戰略資源或高科技的產業。以下是預測與分區分析:


一、可能被捲入的國家與風險說明

raw-image

二、可能被捲入的產業與關稅風險

raw-image

三、進一步的「外溢效應」樣態

  1. 再工業化風潮催生「逆全球化」
    • 美國推動「Buy American」政策,強化本地製造誘因,關稅成為壓制外國競爭工具
    • 對外資要求「在美設廠」成為潛規則,否則面臨貿易壁壘
  2. 跨國企業壓力轉嫁供應商
    • 像蘋果、Tesla 會要求供應鏈「轉移出中國」「區域在地化」
    • 台商、日商、韓商面臨多地設廠的壓力與成本上升
  3. 小國成為貿易戰「夾心餅乾」
    • 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既受中國影響,又怕美國制裁,政策高度搖擺

四、未來監控重點(你可追蹤)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宗的筆記
12會員
425內容數
我的學習筆記,用來記錄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所有的筆記會動態更新來完善。 用 AI 補助整理重點。 自我介紹:https://vocus.cc/user/671caefbfd89780001ab8fc3 我是誰?https://vocus.cc/article/682a2b37fd897800011a9234
宗的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來源:沃爾瑪等美商 通知陸方恢復出貨 | 川普關稅襲全球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沃爾瑪認輸 通知中國廠恢復發貨 |購物車哀嚎 暴漲30%【全球大視野】精華版 這則關於沃爾瑪通知中國供應商恢復出貨、關稅由美方承擔的新聞,背後其實透露出許多與全球供應鏈、地緣政治、消費市場結構與投資機會相關的訊
Thumbnail
2025/04/29
來源:沃爾瑪等美商 通知陸方恢復出貨 | 川普關稅襲全球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沃爾瑪認輸 通知中國廠恢復發貨 |購物車哀嚎 暴漲30%【全球大視野】精華版 這則關於沃爾瑪通知中國供應商恢復出貨、關稅由美方承擔的新聞,背後其實透露出許多與全球供應鏈、地緣政治、消費市場結構與投資機會相關的訊
Thumbnail
2025/04/29
來源:印尼提高礦業稅,鎳業增幅最大,巨頭警告:或導致減產停產! 一、全球產業鏈影響:供應壓縮,成本升高 短期供應緊縮壓力加劇: 印尼是全球最大鎳生產國(占全球近50%),一旦礦商減產或停產,全球供應將出現瓶頸。 電動車電池(尤其三元鋰電池)對鎳的需求高度依賴印尼,特斯拉、寧德時代、LG新
Thumbnail
2025/04/29
來源:印尼提高礦業稅,鎳業增幅最大,巨頭警告:或導致減產停產! 一、全球產業鏈影響:供應壓縮,成本升高 短期供應緊縮壓力加劇: 印尼是全球最大鎳生產國(占全球近50%),一旦礦商減產或停產,全球供應將出現瓶頸。 電動車電池(尤其三元鋰電池)對鎳的需求高度依賴印尼,特斯拉、寧德時代、LG新
Thumbnail
2025/04/28
原來: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開發 可能由台日韓攜手 - 自由財經 1. 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開發案概況 項目內容:從北極圈開採天然氣,經約1300公里長管線輸送到液化設施,再進行出口。 預計年產量:2030年達到2000萬噸。 投資規模:總投資超過6兆日圓(約新台幣1.36兆元)。
2025/04/28
原來: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開發 可能由台日韓攜手 - 自由財經 1. 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開發案概況 項目內容:從北極圈開採天然氣,經約1300公里長管線輸送到液化設施,再進行出口。 預計年產量:2030年達到2000萬噸。 投資規模:總投資超過6兆日圓(約新台幣1.36兆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4年5月台灣轎車銷量表現以豪華車Big7同期成長2.64%、擺脫連續衰退3個月陰霾最吸睛!因此,可以預測,6月和上半年轎車銷量有機會「振衰起敝」嗎?!(文/張維) 2024年5月台灣轎車市場,有好消息?! 據統計,2024年5月台灣轎車總銷量3萬4,546輛,同期衰退2.9%,
Thumbnail
2024年5月台灣轎車銷量表現以豪華車Big7同期成長2.64%、擺脫連續衰退3個月陰霾最吸睛!因此,可以預測,6月和上半年轎車銷量有機會「振衰起敝」嗎?!(文/張維) 2024年5月台灣轎車市場,有好消息?! 據統計,2024年5月台灣轎車總銷量3萬4,546輛,同期衰退2.9%,
Thumbnail
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以 100% 的關稅,將對中美電動車市場和雙方經貿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該政策將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帶來挑戰,影響美國消費者、中美電動車產業合作和技術交流。
Thumbnail
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以 100% 的關稅,將對中美電動車市場和雙方經貿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該政策將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帶來挑戰,影響美國消費者、中美電動車產業合作和技術交流。
Thumbnail
4月國產車逆轉擺脫連兩個月衰退陰霾,是好消息。讓人眼睛一亮的是,Top20中市佔率擴張Top5,有3家MG、納智捷、Nissan同屬於裕隆汽車集團。(文/張維) 衰退期來臨?!2024年4月,台灣轎車銷量持續第3個月衰退。 據了解,2024年4月轎車總銷量3萬810輛,同期衰退4
Thumbnail
4月國產車逆轉擺脫連兩個月衰退陰霾,是好消息。讓人眼睛一亮的是,Top20中市佔率擴張Top5,有3家MG、納智捷、Nissan同屬於裕隆汽車集團。(文/張維) 衰退期來臨?!2024年4月,台灣轎車銷量持續第3個月衰退。 據了解,2024年4月轎車總銷量3萬810輛,同期衰退4
Thumbnail
台股產業多為外銷導向,更有許多世界級的隱形冠軍,汽車零組件就是其一;而其外銷主要出口國為美國,佔整體產業高達56.4%;另外,台灣更是全球汽車售後維修市場—AM零組件重要的出口國,尤其是碰撞件。
Thumbnail
台股產業多為外銷導向,更有許多世界級的隱形冠軍,汽車零組件就是其一;而其外銷主要出口國為美國,佔整體產業高達56.4%;另外,台灣更是全球汽車售後維修市場—AM零組件重要的出口國,尤其是碰撞件。
Thumbnail
「台灣4月新車銷量出爐:整體市場呈現疲軟態勢」 台灣汽車市場在農曆新年紅利結束、距離競賽月尚有一段時間的影響下,於4月份呈現疲軟的銷售表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總市場銷量為37,038台,較去年同期減少3.1%,月減更達10.3%。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購買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儘管整體市
Thumbnail
「台灣4月新車銷量出爐:整體市場呈現疲軟態勢」 台灣汽車市場在農曆新年紅利結束、距離競賽月尚有一段時間的影響下,於4月份呈現疲軟的銷售表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總市場銷量為37,038台,較去年同期減少3.1%,月減更達10.3%。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購買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儘管整體市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美國非農又又又超預期了! 聯準會首次降息可能再延到7月 💡特斯拉和整個電動車市場需求超弱,股價能不能守住160美元的關鍵支撐? 💡工業板塊包含航空、貨運、軍工、機械,哪個領域最看好?
Thumbnail
💡美國非農又又又超預期了! 聯準會首次降息可能再延到7月 💡特斯拉和整個電動車市場需求超弱,股價能不能守住160美元的關鍵支撐? 💡工業板塊包含航空、貨運、軍工、機械,哪個領域最看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