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戰略II - 話題炎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回講到紐瓦克的著作,他概括羅馬帝國在1至3世紀的戰略佈置為三個分明的階段。這部書出版後,引來不少的評論,甚至開始有相關議題的著作出現,直接挑戰紐瓦克。大部分回應不是來自社會科學界,而是來自歷史學界。



挑戰意見

從1989年起,對紐瓦克的批評主要來自魏泰克(C. R. Whittaker)、以撒(Benjamin Isaac)、費理爾(Arther Ferrill)。

首先,三階段概括論受到最多攻擊。評論者認為這看法的缺點在於太分明,發展過程好像蛋糕,被刀子切成一塊一塊,中間沒有連接,變化的類型是劇變,不是漸變。而且,紐瓦克所指邊疆防禦的階段之內,圖密善(Domitian)及圖拉真(Trajan)兩位皇帝曾大舉進攻達契亞(Dacia,今羅馬尼亞),羅馬並非完全是倚靠邊疆防禦工事,甚至是使用防禦工事作為進攻的跳板。另外,羅馬幅員遼闊,有著綿延不絕的邊疆,加上地區風貌多元,怎麼能夠一概而論呢?他們舉出,不同種類的戰略,是可以同時存在於不同邊疆的。

費理爾贊成羅馬有戰略,但對紐瓦克所呈現的細節有所修正,認為3世紀後邊防崩壞,君士坦丁將軍隊後撤至城市。

完全否定

另一些意見從根本開始挑戰,質疑羅馬到底有沒有一個「大戰略」。大部分人都會認為羅馬軍團在邊疆上是抵抗入侵,一些學者卻不以為然。在經濟史、社會史思潮的影響下,學者們把焦點放在基層民眾身上,並認為軍團的實際功用是剝削民脂民膏,以及搶掠境外部落的資源,供統治階層享用。在這個前提之下,羅馬人的重點就不在抵禦外敵。

魏泰克及以撒各自研究羅馬的東、西邊疆,他們認為羅馬沒有邊界,沒有外來威脅,也沒有戰略

以撒指羅馬人認為國內穩定比防禦外敵更為重要,而軍隊在剝削民眾和守衛邊疆兩者之間,選擇了前者。他以羅馬東方為例子,沒有外敵的情況下,所有的戰事都是為了皇帝的榮耀,以及為了軍隊需求,所有對外軍事部署都不甚可信,因此羅馬並無統一的「大戰略」,甚至沒有防禦的想法。

魏泰克指邊疆地帶是多族群聚居之地,邊疆上的防禦工事是用作控制社會、經濟,蠻族偶有掠奪,但沒有太大威脅。在這些地區,文明、野蠻的界線模糊化,難以建立明顯的邊界,所以羅馬人沒有戰略。

而且,他們認為,羅馬的時代沒有像「戰略」的名詞,如果要說羅馬人擁有「大戰略」,實在有點牽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uce的沙龍
3會員
16內容數
偶爾分享歷史、音樂、書籍 可能會有生活碎念(?)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回講到紐瓦克的著作,他概括羅馬帝國在1至3世紀的戰略佈置為三個分明的階段。這部書出版後,引來不少的評論,甚至開始有相關議題的著作出現,直接挑戰紐瓦克。
Thumbnail
上回講到紐瓦克的著作,他概括羅馬帝國在1至3世紀的戰略佈置為三個分明的階段。這部書出版後,引來不少的評論,甚至開始有相關議題的著作出現,直接挑戰紐瓦克。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中後期,為了因應過長的邊界和控制疆界外的部族,羅馬帝國向特定幾支部族提供經濟援助、乃至允許他們定居在邊界內,反過來他們必須提供作戰部隊,為帝國跟其他部族戰鬥。這種措施,在當時就叫做「Foederati」,意思是由條約綁定的人民或城市。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中後期,為了因應過長的邊界和控制疆界外的部族,羅馬帝國向特定幾支部族提供經濟援助、乃至允許他們定居在邊界內,反過來他們必須提供作戰部隊,為帝國跟其他部族戰鬥。這種措施,在當時就叫做「Foederati」,意思是由條約綁定的人民或城市。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第三帝國興亡史》 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是一名記者,親眼見證過希特勒崛起的過程,戰後又到混亂的檔案倉庫翻閱、掌握了許多「第三帝國」的史料。這本書並沒有參照學術格式,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史料(類似李德哈特)。
Thumbnail
《第三帝國興亡史》 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是一名記者,親眼見證過希特勒崛起的過程,戰後又到混亂的檔案倉庫翻閱、掌握了許多「第三帝國」的史料。這本書並沒有參照學術格式,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史料(類似李德哈特)。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敗北」跟北邊有關嗎?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Thumbnail
「敗北」跟北邊有關嗎?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Thumbnail
就在除夕夜當天,當代的羅斯人首領普丁,兩年來首次破例接受外媒採訪;好為人師的普京,又大方地給大家上歷史課,偏偏給我扯到維京時代。他重申羅斯人曾統治過基輔與今烏克蘭東半部,言外之意很明顯;但是,這份言外之意,瑞典人也 Get 到了,他們大概也會笑得合不龍嘴,龍年行大運。
Thumbnail
就在除夕夜當天,當代的羅斯人首領普丁,兩年來首次破例接受外媒採訪;好為人師的普京,又大方地給大家上歷史課,偏偏給我扯到維京時代。他重申羅斯人曾統治過基輔與今烏克蘭東半部,言外之意很明顯;但是,這份言外之意,瑞典人也 Get 到了,他們大概也會笑得合不龍嘴,龍年行大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