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走進一間陌生的房子,是什麼時候嗎?
是小時候搬家時跟在爸媽後面、睜著眼打量新家模樣? 還是某一次旅行,推開飯店房門的瞬間,空氣中有股淡淡的新鮮感?
對我來說,那種走進新空間的感覺一直很熟悉。
像是打開一本還沒翻過的書,封面安靜地等著你進入、理解、生活其中。
從小到大,我住過很多地方,每一次搬家都像人生一場小轉彎。
那時候我不懂什麼叫做「資產配置」,也不會計算「房貸負擔比」, 但我卻知道,一個家的樣子,會影響你每天的心情。 房間的光線夠不夠溫暖?餐桌的位置是不是會讓人想說話? 這些,都是我後來開始看房時,依然會默默留意的細節。
長大以後,看房變成一件要「很理性」的事。
我們學會查實價、問條件、談價錢, 但偶爾,我還是會聽見心裡那個小小聲音問我: 「你喜歡這裡嗎?」 「如果住在這裡,會變得更像你想成為的大人嗎?」
我發現,房子這件事,不只是關於坪數、格局、地點,
更關於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生活、怎麼想像自己的未來。
在房仲的工作中,我見過很多人買房的理由:
有人是為了家人,有人是為了自己重新開始, 也有人,是想在這座城市留下屬於自己的座標。 但不論動機為何,那份「想安定」的心情,其實都很像。
所以我開始想寫下一些觀察。
不只是關於哪裡房價漲跌,也不是什麼置產指南, 而是一些關於「人與房子的關係」的小碎念。
我不是來賣房的,而是想當個溫柔的觀屋引路人。
透過觀察、書寫與傾聽,把生活中那些微小卻真實的片刻,一筆筆記下來。 也許你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也許你還在等待屬於自己的答案, 但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來。
「宇筆之間・皆相遇・致未來」,是一本關於房事的觀察手帳,
也是一封封寫給未來的生活書簡。
在命理與日常之間,每一次相遇,是命中注定,還是偶然錯落?
筆記下的,不只是選擇,而是那些仍在等待答案的未來伏筆。
未來,我會在這個角落寫下更多觀察,
有時是房市,有時是命理,有時只是生活中的一點點微光。 希望這裡,能成為你在現實與想像之間,暫時停靠的地方。
宇筆之間・皆相遇・致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