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吃過松花皮蛋,但你看過松花?吃過松花嗎?
暮春的此時,正是松樹開花的時節。有機會好好看松樹,你會發現枝梢正矗立著一根根像蠟燭一樣的東西,非常顯目!這像蠟燭一樣的柱狀物,集合了松樹的芽、花、枝,還會在上面結果呢。

多年前的春天在嘉義「德源禪寺」拍到了黑松開花
一、松柏長青——松樹的恆定特性
在此先簡單介紹一下松樹。松樹自古以來就是生命力旺盛與長壽的象徵,所謂的「松柏長青」,就是指松樹具有一種超級恆定的特性,祂不像其它一遇到天冷就變色或掉葉的樹木。
正如《莊子.德充符》所云:「受命於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古人認為:松樹正因秉受了天地之間的靈氣,所以祂具有對抗物質世界變化的非凡能耐,不隨四季而有榮枯之變,也因此被比擬做守節不移的君子。
宋代王安石在《字說》一書云:「松為百木之長,猶公也。故字從公。」松樹約於2億年前出現在地球,作為地球上最古老也最長壽的植物,松樹確實是很特殊的植物,祂沒有一般定義的花,但確實有「花」,被稱為「毬花」。祂的花沒有花瓣保護,也沒有香氣,甚至連種子都沒有保護機制,故被稱做「裸子植物」。
二、松樹的雄花與雌花
眼下正值松樹花期,真可喜我家園子裡的很年輕,鄰近也有幾棵歲數不大的松樹,正好可以好好觀察。
松樹的花雌雄同株,為了減少自花授粉,雄花和雌花通常長在樹的不同部位,頂端有著紫紅色、球狀帶鱗片的就是雌毬花;至於簇生在新芽基部、黃色、有點像玉米筍的雄花穗就是雄毬花,雄毬花只在開花季節才會出現,花粉釋出後就脫落了。

這像蠟燭的柱狀物集合了松樹的芽、花、枝,還會在上面結果
我們說的松花,指的是松樹的雄花所釋放的黃色花粉,因為色黃,所以又稱為「松黃」,是古人心目中極為珍貴的養生聖品。
松樹是風媒花,顧名思義就是透過風來傳播花粉。自從多年前在嘉義「德源禪寺」拍到了松樹開花,輕輕一碰那短短胖胖的雄花穗,瞬間釋放巨量的黃色煙霧狀的花粉,這才對松花比較有概念,不然之前老是把它跟松果搞混了。

松樹雄毬花 雄花壽命約7-14天,花粉釋出後就脫落了

雄毬花盛開情景

這個圈起來的雄花頂端是甚麼呢?答案是未展開的頂芽(嫩枝),會繼續發育成枝條
三、漫漫時間孕育而成的松果
至於松果,則是松樹的雌毬花在授粉後發育而成的毬果。雌毬花在一開始是鮮艷的紫紅色、授粉後會漸漸變成綠色,隨著發育不斷變大變硬,鱗片也慢慢轉為褐色,隨著木質化進程而改變顏色。最終鱗片變硬並在成熟時開裂,釋放種子(松子)。

枝條頂端帶紫色鱗片的是雌毬花;枝條底部褐色的毬果就是去年受粉的雌毬果,未來會發育成松果

已受粉的雌毬果,顏色會從紫紅色變成綠色

枝條底部的毬果,隨著發育不斷變大變硬,鱗片也慢慢轉為褐色,隨著木質化進程而改變顏色

雌毬花發育成雌毬果(由左至右),可以從顏色與枝條的部位來判斷:枝條頂端紫紅色的雌毬花→授粉後變成綠色的雌毬果→隨著枝條不斷生長,原本的頂端變成底端的雌毬果(褐色),最後會發育成松果
雌毬花在受粉之後,從開始發育到最終成熟成松果,依品種大約需要 1 到 3年 的時間來孕育,當我們下次撿拾到松果時,在讚嘆它的精巧結構時,也別忘了它是漫漫時間所孕育而成的。

2019年全家到清境農場出遊,小女兒在松樹下撿了一堆松果。南部雖然有松樹,卻很少看到松果,大概是氣候不利於生長吧
我過往只觀察到松樹的雄花,只要開花時節一到,用手指輕輕彈撥,就會形成花粉紛飛的黃色煙霧,並複刻了一道《山家清供》的經典古食——松黃餅。

只要輕輕一碰那短短胖胖的雄花穗,就會瞬間釋放巨量的黃色煙霧狀的花粉
但從古籍中又讀到除了使用雄蕊的松花粉之外,也有人取松樹的雌蕊來入饌的,因此今年對松樹的雌蕊有了更多的觀察,也對松果的發育有了更多的認知,最有趣的是我還發現了松脂,就是從松樹的受傷枝幹流出的半透明液體。

松脂,就是從松樹的受傷枝幹流出的半透明液體。
松脂風乾後會形成堅硬、光滑且帶有些許透明度的凝塊,再經過蒸餾可做成松香,自古以來就是很重要的一帖中藥與精油。感覺還有很多可以探索下去的迷人知識!
我觀察了一個禮拜,斷斷續續寫就這篇文章。希望大家不要錯過一個可以好好觀察松樹之花的時間點,可以玩玩松花粉,也可以觀察到松果發育的有趣生態呢!

感覺像是松脂跟花粉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