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立針,也稱立起針,是由鎖針組成的。所以無論是圖解或文字織圖,都會以鎖針來表示,只有在口頭說明時才比較常直接稱為「起立針」。
為什麼需要起立針呢?
我常把它比喻成「房子的柱子」,先把柱子立起來,才能往旁邊延伸建造。這個柱子的作用,就是讓新一排的針目能有適當的高度支撐,避免歪斜沒依靠。
起立針的高度如何計算?

- 1 鎖針 ≈ 1 短針
- 2 鎖針 ≈ 1 中長針
- 3 鎖針 ≈ 1 長針
依此類推,越高的針目需要越多鎖針作為起立針。
不過這些只是參考值,不必太過執著。像我自己的長針,有時候也不會用足 3 個鎖針的高度(可能只接近而已),只要整體織片穩定、針目一致,就很OK了~編織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是能自在享受過程。
什麼時候起立針會替代1針?
這點很多新手會困惑,其實原則很簡單:
- 短針:起立針不替代一針,要從第一個針目開始鉤。
- 中長針以上(如長針、長長針):起立針會替代一針,也就是它算一針。

以此圖為例,第一段的起立針替代一個長針,所以實際上第一個鉤織的長針(第2針)應該在倒數第2個藍色的鎖針上方。通常影片會以:「起6個鎖針、再鉤3個鎖針,在倒數第5個鎖針上面挑裏山鉤一個長針」或「起9個鎖針,在倒數第5個鎖針上面挑裏山鉤一個長針」做說明。
所以在第二段的最後一個長針,必須要鉤在第一段黑色起立針上,挑第三個鎖針鉤長針,如果忘記鉤的話,織片就會慢慢地變成梯形啦!
補充:短針的起立針怎麼做?
由於短針的起立針不替代一針,所以我們需要從每一個針目裡面都實際鉤入短針。這部分我也有整理在另一篇文章裡,有需要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如何閱讀簡單的鉤針編織圖解:新手必學的解讀技巧(鎖針起針)
結語:熟悉原則,就能靈活運用
每一位編織者的手感、習慣都不一樣,理解「起立針」的原則之後,不一定要照本宣科,而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你會發現,當你愈來愈熟練之後,這些規則會慢慢轉化成直覺,也讓你能自由自在地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或分享,也可以告訴我你還想了解哪些編織小知識💬我們下次再聊囉~
🧶想開始學鉤針,卻不知道該買什麼工具和毛線嗎?我幫你整理了一份入門友善又高CP值的品牌清單,通通都在蝦皮找得到👇是我自己用過、挑過的推薦商品,從鉤針到毛線一應俱全,初學者也能安心選購✨這個連結有分潤計畫,如果你從這裡下單,也等於間接支持我繼續創作~
真的非常感謝你的小小贊助,讓我能持續分享更多編織的溫暖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