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紀:4/19(六)晚間,步行(或穿越)張惠菁之書架、以及不在書架上的那些書—張惠菁《步行書》、《與我平行的時間》書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直很想為小小書房做些什麼,除了作為一個忠實的購書者(請不要問我從小小買了什麼書、金額多少),偶爾插花當工作人員、兼職在小寫的書裡扮演小角色(《海風酒店》、《時代的噪音》和《回憶的餘燼》),或是私心盡量在《文訊》每季的「島嶼串流-雙北」寫上一篇短短三百字的活動側記,除此之外,似乎很少,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及精力裡做什麼。

但我很推小小書房開設的心理課、華文課、世文課、音樂課和種種活動,雖然當今網路當道,AI無敵,但人與人面對的交流互動,還是能激起不同的化學反應。講者是一回事、聽者的回應又是一回事,貓咪從你腳邊走過則又是另一回事。

網路的方便限制了我們的場域,也許「黑鏡」影集教會我們虛構的網絡世界也是會變遷轉換的場域,但就像親身走入山林和看山林紀錄片並非同一件事一樣,涉足書店、與人互動也是我們能證明自己還有(或沒有)社交能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我知道張惠菁是很久以前的事,大約是國高中時期在報紙上讀到〈哭渦〉,深深被她描寫女性故事所吸引。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搜神記》這本書,還特地去學校圖書館借來看。那時,我讀的書泰半是詩集、是散文,知道的是楊牧、洛夫、余光中、鄭愁予、席慕蓉、尼采、叔本華。

但我不算張惠菁粉,即使我關注她,無論是去英國讀書、到故宮工作,或為了遠離台灣的糾紛風雨而轉向大陸工作,或後來回到台灣的出版社,這些我都知道。但她的書我讀得很少,很少。

然而,她是值得推薦的認真作家,這點我從不置疑;我讀得少只因為她的散文很樸實,極少刻意鍛鍊「金句」,而是以渲染力著稱。我就媚俗,怎樣。

張惠菁說她曾有四次大肆收書,又絕情斷捨離的時間點,第一次是去英國讀書,在歷史與學術的苦悶奮戰中,讓她大量讀了小說及文學作品,尤其每到布克獎公布入圍名單時,書店就會將入圍作家的書羅列開來,供那些聞風而來的讀者或湊熱鬧者採買。為了逃避、紓解學術帶來的重大壓力,張惠菁瘋狂地購買與閱讀小說;但在要離開英國時,想當然爾,為了減少搬遷運費,許多書就只能痛心割捨。

第二次,則是在故宮工作時。張惠菁說,每個階段,她都像在不斷充電,通過大量買書、讀書來彌補工作、領域知識的不足,或者紓緩工作上的壓力。而在故宮工作時,她買的書中,除了歷史、文物相關的書,最多的是圖錄,尤其是世界各大博物館的文物圖錄;身為藏傳佛教徒,她也蒐集過唐卡圖錄。唐卡確實很美,我在堂下想,有陣時間我也很迷戀唐卡的構圖與絢爛。而離開故宮--當然知情者也了解,這中間發生了一些讓人不愉快的事--自然又是一次書籍流散。

有些書歸給二手書店,據說小說家朱嘉漢曾表示,他家就有一批從二手書店買來,張惠菁釋出的藏書。託孤傳承,小說家之間也總是有些無言的緣分。

第三次,則是去上海工作,那陣子她讀了很多翻譯書。畢竟是在「上海譯文」所在的出版重鎮,不意外。啊,上海譯文是家出版社,這是文科生熟知的一家大型出版社。回台灣時,這批異地藏書自然也必須做個了斷,掰掰。

第四次,則是回台灣工作,在搬遷的過程中處置藏書。身為租屋人,十分了解惠菁老師的苦楚,為之一淚。

然而,重點是她目前書架上的書,以及尚未走入她書架上的書,所以還是聊記一下,我印象中她提及的書:

《愛這個世界》-漢娜鄂蘭傳記

《成為西蒙波娃》-西蒙波娃傳記

《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記

《高山寺的夢僧》,河合隼雄

《她的世界史》

《山屋憶往》

陳慧,《小暴力》

程廷,《我住在打開的樹洞》

漫畫《藍色時期》、《排球少年》、《鏈鋸人》第一部、《鬼滅之刃》等等。

讀者則提及張惠菁的舊作《楊牧》,由聯合文學出版,現今已經絕版的楊牧傳記。張惠菁在當時讀了所有楊牧的書,訪談了楊牧,卻依然覺得自己並沒有寫得很好,雖然後來每個人都稱讚她那是本不錯的傳記。

楊牧本來就很難赤裸裸地揭開、描寫,他是比興,以及極少的賦。

詳細書單,還請向小小書房洽詢選購。

值得附記的是,開放問答時間提及散文創作的問題。

這是個值得好好聊聊的課題,雖然我並不創作散文。張惠菁強調寫散文不必刻意鍊字鍛句,而是要擇取有感覺的主題,從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抽取值得書寫的內容;就像有的人專門寫性別,有人偏愛寫家庭關係,要弄清楚自己想要寫什麼、立場是什麼,否則就會危疑不定,不敢論斷又反覆申說,像不斷在原地打轉。要寫出自己的風格、不要模仿或襲用他人的面目。

其實,我必須說我沒有聽懂。因為散文是一種很私人、卻又公開的文體,你必須自我剖析、袒露,又必須小心翼翼揀擇能被且願意被人知曉的部分;有人是以詩筆寫散文,透過意象來串接貫通全篇,讓主題如象徵或幽魅般穿越重重文字森林,在讀者的心湖中投影;有的則如縫紉之針,穿梭過每個段落,若隱若顯地編織出一件或繁華、或殘破、或普通的衣裳。

有的人只是輕輕灑出手中緊握的珍珠,嘩然喧現,而每一顆珍珠上,都倒映著他們的形象、記憶與故事,都留著他們生命的餘溫。

張惠菁與聽眾在小小書房

張惠菁與聽眾在小小書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貓吉米米的喵嗚園地
15會員
88內容數
我們每個人都是神奇奧妙的星球,在交流中綻放出璀璨的火花~ 這裡是黑貓吉米米的小小星球,在公轉與自轉間,喵喵嗚嗚的點點滴滴。 抱著殺手級的好奇心,什麼都知道一咪咪的半瓶貓乾乾, 讓我們天南地北地,率性如貓地聊聊吧!
2025/04/20
所以我敬佩那些勇敢將夢想實現的人,如吳明益,如漫畫《BLUE GIANT》中的宮本大,如為了憑弔而開始跨涉大陸的芙莉蓮。在過往的很長一段期間,我一直以殘兵敗將般的悔恨心情活著,雖不至於以淚洗面,但徬徨無依的憂慮之烏猶如化身般盤旋在我的頭頂、天空。
Thumbnail
2025/04/20
所以我敬佩那些勇敢將夢想實現的人,如吳明益,如漫畫《BLUE GIANT》中的宮本大,如為了憑弔而開始跨涉大陸的芙莉蓮。在過往的很長一段期間,我一直以殘兵敗將般的悔恨心情活著,雖不至於以淚洗面,但徬徨無依的憂慮之烏猶如化身般盤旋在我的頭頂、天空。
Thumbnail
2023/10/23
柳宗悅一直是我喜愛,不,說是眷戀也不為過的器物匠藝論述者,他以自身的十指觸覺、雙目視覺、肌膚感受器物生成的過程,以汗水也以文字記錄那不語之物歷火淬水的艱苦及洗練。
Thumbnail
2023/10/23
柳宗悅一直是我喜愛,不,說是眷戀也不為過的器物匠藝論述者,他以自身的十指觸覺、雙目視覺、肌膚感受器物生成的過程,以汗水也以文字記錄那不語之物歷火淬水的艱苦及洗練。
Thumbnail
2023/03/11
我們走在塵華之中,光彩迆邐,貌神變化,一笑一顰、一哭一鬧、一怒一瞋、一哼一哈、一張一弛,彷彿千彩絲線,在神之針的穿梭間瞬息成象,轉眼崩裂。
Thumbnail
2023/03/11
我們走在塵華之中,光彩迆邐,貌神變化,一笑一顰、一哭一鬧、一怒一瞋、一哼一哈、一張一弛,彷彿千彩絲線,在神之針的穿梭間瞬息成象,轉眼崩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bby 不知道我是讀她的採訪長大的。她在《女人迷》訪林奕含時我高一,在 BIOS monthly 訪蕭詒徽時我高二,訪言叔夏時我高三。學測前夜我還在讀她做的專題「不良戀愛手記」(結果隔天作文題目〈溫暖的心〉寫不出來,彷彿被她的文字詛咒了而我樂意)
Thumbnail
Abby 不知道我是讀她的採訪長大的。她在《女人迷》訪林奕含時我高一,在 BIOS monthly 訪蕭詒徽時我高二,訪言叔夏時我高三。學測前夜我還在讀她做的專題「不良戀愛手記」(結果隔天作文題目〈溫暖的心〉寫不出來,彷彿被她的文字詛咒了而我樂意)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3。  介紹兩位女作家──張曼娟、張小嫻。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3。  介紹兩位女作家──張曼娟、張小嫻。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回首三十歲的歲月,你想到了什麼? 是曾經相戀又離去的愛人背影,還是撲鼻而來讓人宛若置身天堂的氣味,還是那執拗堅不認輸的性格? 翻開《三十女子微物誌》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獻給吳清海」的字句,私以為是一本作者吳緯婷獻給父親的情書。雖說書名看似描寫三十代女子的微物情懷,我想也是身為女兒藉
Thumbnail
回首三十歲的歲月,你想到了什麼? 是曾經相戀又離去的愛人背影,還是撲鼻而來讓人宛若置身天堂的氣味,還是那執拗堅不認輸的性格? 翻開《三十女子微物誌》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獻給吳清海」的字句,私以為是一本作者吳緯婷獻給父親的情書。雖說書名看似描寫三十代女子的微物情懷,我想也是身為女兒藉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我所知道最有搖滾精神的人
Thumbnail
我所知道最有搖滾精神的人
Thumbnail
張愛玲,在現代中文文學圈子裏,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不過老安很俗,只喜歡看熱血澎湃的爽文,像張愛玲這種被傳揚到幾乎成為標桿的名作家,老安一直沒有動力去拿她的書本來看看,覺得看這種女性名著壓力很大。 不過世事難料,老安上週從圖書館漂書櫃上,拿到了一套兩冊「二魚出版社」出的《小說讀本》,書中收錄了
Thumbnail
張愛玲,在現代中文文學圈子裏,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不過老安很俗,只喜歡看熱血澎湃的爽文,像張愛玲這種被傳揚到幾乎成為標桿的名作家,老安一直沒有動力去拿她的書本來看看,覺得看這種女性名著壓力很大。 不過世事難料,老安上週從圖書館漂書櫃上,拿到了一套兩冊「二魚出版社」出的《小說讀本》,書中收錄了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Thumbnail
張珮歆回憶起在中女時期與同學間激盪出許多思想上的火花,當時身為理科生又是樂儀隊的她,校園生活忙碌,總在社會科的課堂補眠休息,相較本科她並不重視社會科。直到2014年3月18日,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當時珮歆正值十七歲,她的世界開始變得不一樣。
Thumbnail
張珮歆回憶起在中女時期與同學間激盪出許多思想上的火花,當時身為理科生又是樂儀隊的她,校園生活忙碌,總在社會科的課堂補眠休息,相較本科她並不重視社會科。直到2014年3月18日,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當時珮歆正值十七歲,她的世界開始變得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