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自律是維持自主的基礎條件

「隨筆」自律是維持自主的基礎條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日和家人到放題任食餐廳吃飯,有感而發想到自律的話題,想講一講經。有感而發。

平日來說,因為出外要用輪椅的緣故,我都沒有上班和在家活動。但沒有上班並不是因為殘疾的關係。事實上在我健全時就覺得,一畢業就要為大企業工作未免太侵佔我的時間和自主(這只是我的想法,對大家來說不一定正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但始終人總有一日要自己獨立。即使是我量入而出,用得不多,都要有收入才可以支持自己的使費。

在我學生時期打工兼職認識的同齡人,畢業之後仍然有維持聯絡,但他也知道我還未找工作,就調侃道:「你現在就像退休一樣生活。」

一時間我沒有回答,因為他好像說得很對。

明明我只是剛畢業,理應和大家一樣都要為企業工作,貢獻自己的價值,從而帶來收入。就算沒有打工,也應該在希望找到工作的前提下努力。不斷發放求職信,不斷面試。但被他這樣一說,突然警醒了我,要為自己的前途找一個大方得體的稱號,找一個社會大眾喜歡的位置安頓,是時候要正正經經的找一份工作?

桀傲不馴的我,不想在別人的企業奉獻自己,所以沒有找一份正職,這根本不是我想做的事。但始終我也要為自己的消費尋找金錢來源,畢業之後我有在其他地方兼職,找到的收入,其實足以應付我的使費。當時的我愛好追星,甚至乎會跟隨我追的那個明星的演唱會tour,在亞洲內任何國家開的演唱會,我都會購買他到當地的演唱會門票觀看,順便旅遊。如果硬要說一個職業,我認為我的職業是追星。

是的,我勞動得來的錢是奉獻在不認識我的陌生男人身上(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樣追星值不值得,有機會之後再說)。

估下我鍾意邊個?估中無獎

估下我鍾意邊個?估中無獎

但即使我多麼熱衷地去追星,但當我回顧自己的現實生活,仍然覺得空洞無比。每個同學畢業之後都有一份大體的工作,感覺在為他們的人生目標打拼;而我生存的意義就是追星,用勞動力換取的金錢就是用來向不認識我的人奉獻。畢業之後沒有學校定時要上課的限制,終於脫離學習的體制時,在時間上是完全自由、自主。人生路漫長,假設在23歲畢業,有90歲的壽命,就有67年的時間可以完全沒有限制。雖然不是無限,也是一段不短的時間。但在如此自由、自主、沒有限制的時間上,做了我想做的事,為何還沒有得到滿足?

最大的因素是我沒有真正想過自己想做什麼事,什麼工作才是完全忠於自己。第二個因素是追星是一個商家製造稀缺性需求的產業,追隨者永遠也會和明星保持距離,當明星有一點回應時,追隨者就心滿意足。但在基本的人際關係中,很自然就會和其他人有互動或者身體接觸。那些明星的一點回應,在正常的社交中,其實只是平常不過的小事。但追隨者就覺得自己上輩子是不是救了國,才有這般榮幸。第三是比較,因為除了你和明星以外,還會有其他追星者。他們和明星互動又會在追隨者間又會互相討論。例如我喜歡明星阿誠。在追星期間認識了同樣喜歡阿誠的追星夥伴阿b,突然阿b被商場的主辦單位看中,有機會選上台和阿誠互動。如果你是我,你會不會妒忌阿b?

⋯⋯

回到現在,因為殘疾而不良於行時,我就仔細思考,有什麼事是真正自己想做,而且付出最少就能完成的事情。從而好好運用自己的時間。

這個改變有一個明顯的因素,就是因為不請自來的腦腫瘤,令我由身體靈活的年輕人,變成一個要依賴輪椅出行的人。讓我知道時間是寶貴而有限的。今日你可以做的事,在明天或者之後都未必有機會做。為了確保自己不會後悔,當有時間、有機會、有想做的事,我都會當機立斷地執行,因為當刻沒有選擇做的事情,錯過了以後以後可能沒有機會再做。

我不會說過去追星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過去的事已經發生,不能改變。現在後悔帶來的只有浪費自己心力。所有發生的事都有得有失。結果是獲利的經歷故言好;如果結果是事情係虧損的,我都會學到教訓。

⋯⋯

現在可以做的事是,確保自己的時間花在值得的事上。而有效執行這件事的方法就是自律。

自律是規律自己的生活。系統化的生活習慣可以確保自己的時間都用在值得的地方上。從而確保自主和自由不受到任何限制。

想像一下,當你畢業時,自己自主地掌握時間,就好像在限時任食的放題一樣,可以選擇任何你覺得好吃的食物。對比人類有限的胃口,放題的食物有足夠多可以吃飽的選擇,但並不是每一種食物你都喜歡。如果你只是想着如何可以吃回本而什麼都吃,或者挑選昂貴的食品來吃。自己最想吃的食物不一定是最昂貴,但是如果追隨昂貴的食物來吃,這些又不等於是自己喜歡。沒有仔細想過自己最想吃的是什麼,什麼都吃,最後只會撐壞肚子。付出昂貴的任食放題費用,沒有吃到想吃之餘還撐壞肚子。倒不如到樓下的車仔麵店吃一碗豬皮豬腸蘿蔔油面。起碼我是吃到我想吃的。

自律就是經過思考以後,選擇的規律工作,免去自己因為情感波動而無法執行,從而做到自己想做的事。例如我喜歡寫文章,希望每個星期都發表一篇文章,但同時希望每天都讀清當日寄給我的newsletter。而我亦都有付費訂閱Netflix,還有YouTube的資訊可以看。所以我就盡量規定自己在星期初的時候寫文章,然後其他日子再補回因作寫時而無暇閱讀的newsletter。這樣我就可以做到每星期都發表一篇文章,而且又有空閱讀Newsletter,完成這兩件事之後,就可以觀看YouTube、Netflix或者書籍。

我不是人生教練要教大家思考如何分配時間,這純粹是有感而發的反思,並不一定每個人都適用,或者我也不一定正確。自律看似是對自己無限的時間無形的枷鎖。但反過來亦都可以利用這些固定的形式,減少自己因為情緒帶來的阻力,幫助自己完成想做的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今篇完!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訂閱、心、likecoin!

https://www.buymeacoffee.com/fionkwankwan

https://medium.com/@fionkwankwan/subscribe


avatar-img
心寶的沙龍
27會員
66內容數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承擔着不同的角色,過着合乎別人期望的人生。但其實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才是正視自己需求的時刻。關於離群、合群我們要如何取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以來,我發表的文章都是由心而發,用於抒發自己的想法而動筆。寫着、寫着就把本來不會對別人說的想法都寫了出來,現實中其實我並不會對人說太多自己的想法,但寫作上就表露無遺。就寫一下誠實表達自己的忌諱。
有日和父母出外,平常是母親幫我推輪椅為多,但如果我和父母一起出外,推輪椅的責任就會交給父親。但是兩個人對於推輪椅的節奏也有所不同,令我有感而發要寫一寫。
記一下最近這個星期遇到的事,純粹廢話 (標題像個咒語就選了這張拿magic wand的圖)
一直以來,我發表的文章都是由心而發,用於抒發自己的想法而動筆。寫着、寫着就把本來不會對別人說的想法都寫了出來,現實中其實我並不會對人說太多自己的想法,但寫作上就表露無遺。就寫一下誠實表達自己的忌諱。
有日和父母出外,平常是母親幫我推輪椅為多,但如果我和父母一起出外,推輪椅的責任就會交給父親。但是兩個人對於推輪椅的節奏也有所不同,令我有感而發要寫一寫。
記一下最近這個星期遇到的事,純粹廢話 (標題像個咒語就選了這張拿magic wand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