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誰 ?
大家好,我是Jason
我的專長是價值投資,擅長從質性分析的角度出發分析個股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在我這裡看不見任何技術面、籌碼面的資訊,這與我的信仰不符。舉凡閱讀財報、新聞內容判別及分析、中長期趨勢判斷都是我擅長的領域。

二、前言
Hello各位,又到了一季一度和各位見面的日子~
昨天做了一件人生大事:我終於也訂車啦~將在Q4正式成為特斯拉車主!
而隨著懂王上任把世界攪得天翻地覆,特斯拉也做了一場創下歷史新高後跌回起漲點的美夢,我想大家特別在意特斯拉的後續發展。
文章開始前我給本次財報一個簡評:財報已經失去看的必要。
基本上公司的重點都在電話會議和後續的發展報告上,財報可以用幾行字就說完:
- 車子不好賣也賣不好(熱銷車款Y更新中、Cybertruck期待與最終銷售有落差、S/X過於老舊且高價,導致乏人問津)
- 儲能穩步成長,成為特斯拉近年守住正向現金流的最後防線,而且還會持續高成長下去。
- AI(FSD、Optimus)才是公司專注的未來
財報本就是過去的成績單,老實說是一個處在既重要,又很雞肋的一份資訊。
我會建議如果這時候你仍把特斯拉當成潛在投資標的,或者像我一樣展望的是公司所描繪的未來的話,財報只要注意公司的營運現金流即可,因為現在特斯拉的本益比已經不再是價值投資人會關注的標的,不管在什麼價格買其實都是芭樂價格。
但如果把特斯拉當成一家能盈利的新創公司,那就變成很有意思的投資標的了!
在這情況下,只看當下成績而拒絕投資,或者只看未來展望而溢價購買,對反方意見的人來說都是非常愚蠢的。
跟上季一樣,重心從解讀財報數據變成電話會議內容的解析,以下是我的關注重點:
1.電動車本業的現況及展望追蹤
2.FSD、Robotaxi & Optimus
4.4680電池、能源
以下正文開始

三、電動車本業
1.主力及經濟車款
3/Y本就是特斯拉主要銷售佔比九成以上的車款,在全球最熱銷車型Model Y進行大改版時影響本季銷量其實並不意外,投資人更應該關注在Y能不能持續維持全球銷售龍頭寶座!畢竟這台車是特斯拉這個新創大齒輪目前能夠持續轉動的最重要核心。
至於改版後能不能繼續在這個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我想在整體質感有感提高的前提下,我想儘管不再是獨霸一方,但仍然是「純電休旅車」的代名詞。
剛好我也即將成為車主,簡單分享一下我購買的理由(我相信乘坐質感和煥新3接近):
- 前座通風座椅(我太怕熱了...)
- 有感提升的行車質感(風切聲降低、底盤調校更符合家用車需求)
- 尾燈的漫反射設計和車內氣氛燈真的是太帥了
當然外觀屬於主觀範疇就不討論,但新舊Model 3的品質改善,絕對是好評多於負評的。
但終究3/Y在價格上依舊不是多數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價格帶,因此財報及電話會議中特斯拉再次重申自己的經濟車型計畫:
這台車雖然有點四不像(各採用部分Gen2和Gen3的技術)導致成本下降不如預期,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是很穩健的做法;同樣的,採用全新unbox技術生產的Gen3車款也沒有停滯,預計明年開始生產。
我認為這樣的操作對特斯拉是非常合理的,但聽起來很不Elon
不太相信Elon會輕易花部分工程資源去投入一台過渡期產品,我想可能是:
- 他自己終於發現高價車款已經賣不動,中階車款降價已有限,被市場推著前進。
- 完整的Gen3技術是需要透過量產迭代來慢慢改善的,如果和當年推出Model 3或Cybertruck一樣凡事追求一次到位,可能會衍生出數不盡的問題導致難以量產。
可預期4680、48V、乙太網路及部分unbox技術一定會下放到經濟車款中,剩下的就靜待特斯拉的發表會吧~

2. 只剩情懷用處的高級車
本季「Other models production」僅售出17,161台,對於特斯拉的整體銷量來說顯得微不足道,更別提這1.7萬台的銷量還有包含新車款Cybertruck!
說真的,特斯拉在高端市場的耕耘,是非常失敗的。
經典車型老舊,但又不再是公司現階段發展的主力,也不會像其他品牌一樣給予高端車款更多的專屬功能(甚至OTA也不是優先),可以說S/X兩款車定位非常不明確。
但你要說這兩台車很爛嗎?我相信在親自體驗後你並不會得出以上結論,只是3/Y的CP值真的太高,大量擠壓到了S/X的需求。
而Cybertruck也曾被寄予厚望,獨特的外型及最新的黑科技成了這三台高端車中最迷人的存在,可惜連在對皮卡車需求最旺的北美都銷售不佳,我看要看到CT在台灣的道路上馳騁恐怕遙遙無期。

四、2025是特斯拉的AI元年
目前進度:
- 3/Y/CT在美國兩大工廠已經可以從生產線自動駕駛到出貨區,無需員工駕駛。
- 我們在中國推出了監督版FSD,這是北美之外第一個啟用的地方,而歐洲是下一個(今年推出)
- FSD仰賴於純視覺端到端系統,實現了在無法大量取得中國當地資料的前提下仍然能夠順利運行,這對未來在不同市場推出FSD有重大意義。
未來計畫:
- 今年六月在德州推出Robotaxi的計畫不變,預計先將以約10~20台的Model Y進行試點(也代表至少目前的HW4是可以運行Robotaxi的),之後會快速擴大規模。
- 目前也已經在Fremont工廠試生產Optimus,其今年底前會獲得更大的部署,並在工廠內做有意義的工作,今年約有1000台,老馬預計2030時Optimus的年產能為100萬台。
- Semi和Cybercab一樣預計於明年起量產。
- 年底時美國多個城市都將實現Unsupervised FSD(Level 3以上的自動駕駛?)
看這兩年的財報和電話會議可以得知:在特斯拉內部All in AI的聲音已經非常明確,且已經看到了一條明確有機會成功的道路,否則不會所有的佈局都是朝向同一個方向(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反對聲浪早在去年大清洗時就被趕跑XD)

而剛好昨日股友詢問:「您好!請問我上網收尋一下美國2024年計程車市場742億美金 就算robotaxi吃下50%,370億,還有什麼其他利多可以撐起elon說的robotaxi 帶來5兆市值?」
我認為純粹從把客人從A載到B,是沒辦法撐起這樣的市值的
這偏向是科技奇點,就像在4G剛推出時,沒人知道原來高網速可以衍生串流平台這種服務,等於是因為某個科技的突破直接導致了市場無中生有。
FSD基本上就是一套人工智能的眼睛系統,在過去礙於「視覺」系統不成熟,我們無法讓人工智能擴大使用範圍,只能在極小的空間中使用
但FSD這套視覺系統具有打破這個天花板的潛力,不管是做為車子、甚至是機器人的眼睛,很明顯它就是最終解答。
現在FSD在技術上已經走到了成功的邊緣,只差一套合理的商業模式發揮它的優勢!
老馬預測明年底將有數百萬輛可以自動駕駛的特斯拉,且同時將帶給特斯拉明顯的財務變化。就再相信他一次吧!

五、能源
本次財報對於4680產能沒什麼更新,只說了特斯拉目前在北美製造的4680符IRA的要求,可以補貼7500美元。
我想真正重要的會是4680的產能,未來的所有產品(Cybertruck、Cybercab、Semi、Optimus...等等)一定都會建立在4680架構之下!可惜這次沒有提,也很難再靠Cybertruck的產能來側面驗證其狀況,但我想搞了五六年的乾電極技術依舊是今年起所有新產品能否照預計進度生產的關鍵因素。
不過在懂王上任,各國保護主義興起的世態下,特斯拉還能保有自己的電池及鋰精煉工廠,我覺得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
我相信特斯拉也會受到近期政治關稅風波的影響(而且絕對不小),系統性風險是沒有人能全身而退的,但在盡可能做足準備的情況下,相比起友商我們具備更堅韌的抗風險能力。
至於Megapack我想就不用再多說了!要不是有這項明星產品撐腰,我看股價還看不到底XD
上海儲能工廠努力生產中,而加州Lathrop廠則是已經達到滿載產能(40GWh/yr),本季儲能創下27.3億的營收,毛利率更高達28.75%,可以想見未來是前景明亮的。

六、結論
總結來說:我認為特斯拉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頻繁調整價格導致銷售數量不穩定,且能源還沒辦法持續挹注收入的階段)。
現在雖然靠車能賺的不多,但有賴於過去累積的老本(37B現金及等價物)以及獲利豐厚的儲能業務,特斯拉還能夠以最高速度去運轉人工智能的齒輪。
車子賺不了太多錢固然讓人失望,但重點仍是在後續能否靠過去十年的佈局一次收割!
而在我看來,新的故事線已經規劃完成,就等一個美好的奇點到來。
千萬不要再繼續當那個羨慕別人獲利十倍的觀眾,因為21世紀的技術革命就是AI,而特斯拉正站在最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