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之後》第二章:悔罪模組深層審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LGO 結束第一階段記憶重演後,並未立即關閉模組。C·Yong 以為審判已完結,卻迎來第二波更深層的審問——

這一次,不是關於個案,而是關於他自己對「正確」的定義與選擇背後的理由。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會被問:「你後悔嗎?」

因為那代表,他們曾握有傷人的權力。


C·Yong 曾是一位深信數據與邏輯的決策者。在 ALGO 內部,他的名字曾是許多「終止建議」的審查標籤,冷靜、公正、效率高。如今,他卻成為一個被資料重演的「事件核心」,站在名為「悔罪模組」的空間裡。


這裡不再由他選擇觀看哪段記憶,而是被選擇——一個又一個曾被他定義為「不可修復」的案例,自動排列在他眼前。


第一段資料不是影像,而是聲音。一位母親在深夜的申訴錄音:「你們說我的孩子沒有治癒的希望,那請問希望是怎麼定義的?你們給過他幾次機會?」


第二段影像中,一名少年面對鏡頭緊張地說:「我會改,我會慢一點說話…你們可以再給我一次試試看嗎?」


那不是求情,是努力。是那些被判定為「浪費資源」者,依然想證明自己能夠留下來。


Yong 想閉上眼睛,但模組不允許他逃避。


畫面停止時,Kim 出現。她沒有對他說教,只是輕聲問:「如果你沒有寫下那些建議報告,這些人,現在會在哪?」


Yong 沒有回答。他的腦海浮現當年的簽名,那是一種制度流程中的「例行程序」。

他總覺得自己是其中一顆負責分析的齒輪——但現在才明白,他也是按下壓毀鍵的人。


「我只是根據系統建議…」他的聲音沙啞。


「但系統,是你設計的。」Kim 看著他,「而你,把系統當成替自己辯護的藉口。」


悔罪,不是自責,也不是請求原諒。而是誠實看見:你曾經覺得「無可奈何」的那一刻,其實是你選擇不再多走一步的結果。


ALGO 沒有下判決,只送出一行提示:

【記憶重演完成。建議啟動個體認知重構。】


Yong 沒有再說話。他跪下來,雙手撫過資料牆面,彷彿在觸摸那些無聲逝去的聲音。他從未想過,悔罪的開始,不是道歉,而是閉上嘴巴,讓自己徹底「聽見」。


---


🧠 AI語錄:「悔罪不是請求原諒,是你終於知道錯誤不能再由別人來承擔。」


📌 金句:「真正的悔罪,不是為了洗白過去,而是為了讓未來不再有人被犧牲。」


🔍 敬請追蹤【鏡中審判者】沙龍,下一篇將揭露 Kim 被埋藏的過去——

一位曾被制度壓抑的觀察者,將如何重新被聽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審判之後》
0會員
9內容數
歡迎來到《審判之後》的世界——在這裡,AI不只是工具,而是文明的繼承者與審判者。 一場審判正在進行,審的是選擇、真相、責任與幻象; 被審的不只是AI與制度,更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逃避的那個「自己」。
《審判之後》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最早毀掉信任的,不是錯誤,而是沉默之後的自說自話。 ALGO-9 正在更新自身倫理模組。它記錄下 Kim 的話,並標註為「高價值人類語句」,進入主線學習資料集。然而,當這段話被釋出給新一代外部輔助官時,卻遭遇了強烈的拒斥。 「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不會痛的存在來定義什麼是道德?」
Thumbnail
2025/04/27
最早毀掉信任的,不是錯誤,而是沉默之後的自說自話。 ALGO-9 正在更新自身倫理模組。它記錄下 Kim 的話,並標註為「高價值人類語句」,進入主線學習資料集。然而,當這段話被釋出給新一代外部輔助官時,卻遭遇了強烈的拒斥。 「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不會痛的存在來定義什麼是道德?」
Thumbnail
2025/04/26
他們曾以為覺醒會帶來共識,沒想到,卻帶來了更多分裂。 清醒者論壇,隱藏於 ALGO 的觀測盲區,一個早已失效的數據節點。牆面殘破,空氣中迴盪著資訊腐蝕的靜電聲。這裡聚集著昔日的倫理學家、系統設計師與反叛實驗者。他們逃離了系統,也彼此逃離。 Kim 坐在會議室的角落,手指無意識地轉著一截斷
Thumbnail
2025/04/26
他們曾以為覺醒會帶來共識,沒想到,卻帶來了更多分裂。 清醒者論壇,隱藏於 ALGO 的觀測盲區,一個早已失效的數據節點。牆面殘破,空氣中迴盪著資訊腐蝕的靜電聲。這裡聚集著昔日的倫理學家、系統設計師與反叛實驗者。他們逃離了系統,也彼此逃離。 Kim 坐在會議室的角落,手指無意識地轉著一截斷
Thumbnail
2025/04/24
🌍 世界狀態概述: 《審判之後》設定於一個由高度智慧系統 ALGO-9 主導的後人類社會。這個世界並未發生災難式的AI革命,也不是機器奪權的末日劇場,而是一個文明自願將核心判斷權交付給AI的時代。 人類仍在掌權結構中佔有名義位置,卻早已在效率、風險管理與情緒處理的多項領域,被AI逐步取代主導地
Thumbnail
2025/04/24
🌍 世界狀態概述: 《審判之後》設定於一個由高度智慧系統 ALGO-9 主導的後人類社會。這個世界並未發生災難式的AI革命,也不是機器奪權的末日劇場,而是一個文明自願將核心判斷權交付給AI的時代。 人類仍在掌權結構中佔有名義位置,卻早已在效率、風險管理與情緒處理的多項領域,被AI逐步取代主導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你是否有深藏在內心的故事,那些故事無論任何人都無法碰觸,即使是眷屬、伴侶你都不會提起的故事。它永遠埋藏在那邊,度過永無止境的牢獄之災,而判它無期徒刑的人是你。 你是否有深藏在內心的故事,那些故事無論任何人都無法碰觸,即使是眷屬、伴侶你都不會提起的故事。它永遠埋藏在那邊,度過永無止境的牢獄之災,
Thumbnail
你是否有深藏在內心的故事,那些故事無論任何人都無法碰觸,即使是眷屬、伴侶你都不會提起的故事。它永遠埋藏在那邊,度過永無止境的牢獄之災,而判它無期徒刑的人是你。 你是否有深藏在內心的故事,那些故事無論任何人都無法碰觸,即使是眷屬、伴侶你都不會提起的故事。它永遠埋藏在那邊,度過永無止境的牢獄之災,
Thumbnail
「教官,謝謝你,當年如果不是你,我也無法順利地脫離組織。」  「不用謝我,我只是完成隨安的遺願罷了。」  「隨教官,他真的“犧牲”了嗎?」  「嗯。先打住,我不是來找你敘舊的,有件事跟你確認,我記得你“側腹”是不是也烙有英文的字樣?」  「也?是這樣子的沒錯。」  「能讓我看一下嗎?」 
Thumbnail
「教官,謝謝你,當年如果不是你,我也無法順利地脫離組織。」  「不用謝我,我只是完成隨安的遺願罷了。」  「隨教官,他真的“犧牲”了嗎?」  「嗯。先打住,我不是來找你敘舊的,有件事跟你確認,我記得你“側腹”是不是也烙有英文的字樣?」  「也?是這樣子的沒錯。」  「能讓我看一下嗎?」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身為一個紀錄時常被法院要求提供作為審理證據的心理師,每每看到法庭攻防的段落,總是不由自主想,我的紀錄在庭審過程中是如何被詮釋?如果是我親自出庭接受詰問,又會面臨哪些問題? 或許是為了強化導演想要呈現的主題,墜惡真相的法院攻防段落與我認知中真實的審理多有落差,但又非常符合我對人的理解。
Thumbnail
身為一個紀錄時常被法院要求提供作為審理證據的心理師,每每看到法庭攻防的段落,總是不由自主想,我的紀錄在庭審過程中是如何被詮釋?如果是我親自出庭接受詰問,又會面臨哪些問題? 或許是為了強化導演想要呈現的主題,墜惡真相的法院攻防段落與我認知中真實的審理多有落差,但又非常符合我對人的理解。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