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也沒關係,重要的是「還能繼續走」
有時候,生活真的會失控。
不是你不夠努力,只是突發的事情總會來得比我們預想的還快。 打工臨時加班、某堂課的報告日期突然提前、心情突然崩潰、原定計劃的專注時段卻累到動不了……這些情況我也都遇過,而且似乎蠻容易發生的。
這一篇,我想和你分享:
當行程亂掉,我都怎麼處理?
沒有什麼神奇的快速解法,但有三個我反覆使用的小策略,讓我即使計畫失敗,也還能繼續走下去。
1️⃣ 定出「不動的核心」:即使行程被打亂也一定要完成的事
我自己會先釐清,這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例如報告 deadline、教會小組、工作上的聯繫,或是自己的身心狀況需要充電。
這些是即使其他都亂了,也希望能守住的事。
我會先保留它們的時間,其他的任務就重新安排、或者延到下個時間段再處理。
🦉小提醒:有時候「休息」也可以是不能動的核心,如果那天你真的快炸了,休息反而才是你最該優先完成的那件事。
2️⃣ 實行「A、B 方案」:為計劃準備退路
我習慣在每週計畫裡留一點彈性空間,通常是週三或週日的晚上,我會故意不安排硬任務,只安排如果有精神就做的簡單小事,像是填寫申請文件、將宿舍大掃除等。如此一來,當行程亂掉時,就有地方可以把時間補進去,不會連帶影響整個計畫的時限。
另外,我也會準備「備用任務清單」,像是如果某節課提早下課,我就可以用那個空檔看個投影片、回覆email、想想社團活動的企劃等。這些都是時間不夠的話可以先跳過,但用零碎時間就能補回的項目。
3️⃣ 接受「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我還能選擇怎麼回應
以前的我,常常因為一個行程被打亂,就整天心情都不好,會覺得:「我是不是又失敗了?」而壞心情又導致接下來一整天的行程都無法專注。
但後來我慢慢學會:
✅ 時間管理不是為了把所有事做完,而是讓我們有餘地,知道發生意外時自己該怎麼調整。
✅ 計劃亂掉不是錯,而是一種提醒 —— 也許我需要休息了,或者可以更彈性地思考接下來該如何調整安排,又說不定只是今天真的運氣不太好,那就放過自己一下。
每一週都不一樣,但我還是可以繼續走
生活不會總是照著我們規劃的路前進,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前進。 有時候彈性才是最大的力量,我們不是機器人,不需要讓每一件事都完美。
如果你現在也正經歷一個「行程全亂」的時期,或許可以試著:
- 認真篩選當下什麼事對你而言最無法失去,那就是最重要的事
- 為自己的時間安排預留一點餘地
- 溫柔地告訴自己:「我已經做得很好了!」
👀 希望可以聽聽你的故事:
你最近有沒有哪一天完全失控了?
你是怎麼處理的?或者,有沒有哪一種處理方式對你來說特別有效?
我們一起練習,在混亂中找到節奏,在不完美中,找到完美的步調,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