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鶴君|家族工作室主理人|WeChat/LINE:ukenken

--- 【一、開場鉤子:你會害怕的三個場景】 1. 孩子還未成年,你突然走了,資產被封、配偶無法動用? 2. 事業做大,開始擔心股權會被訴訟、離婚或稅務追擊? 3. 父母高齡卻還擁有不動產與巨額存款,擔心被親戚「借」走或詐騙? 這些場景,不是好萊塢劇情,而是真實上演在每一位高資產人士的日常。 你需要的,不只是財務顧問,而是一套隱形盔甲——家族信託。 --- 【二、什麼是家族信託?一分鐘懂核心】 定義簡單說: 就是你把資產交給專業信託公司保管和管理,依照你設計的條件(如分階段給小孩、重大疾病才啟動等)來分配與執行。 本質功能: 隔離資產風險 避免遺產糾紛 法律與稅務保護 長期傳承規劃 --- 【三、為什麼高資產者都設家族信託?】 1. 財富隔離防火牆: 離婚、債務、商業糾紛不會波及信託財產 家人名下沒資產,也無從下手 2. 遺產稅預備方案: 可結合保險或海外信託,提前預留稅源 減少現金籌措壓力、避免急售資產 3. 防子女敗家、失能風險: 設定年齡、用途、行為條件 可指定監護人、保留管理人角色 4. 資產控管不下放: 生前你還是實質主導者,資產移轉卻已完成 不必等到人生終章才交棒 --- 【四、常見資產可納入信託】 房地產(出租、持有型) 股票、債券、基金 保險金與投資型保單 海外資產(如新加坡帳戶、離岸基金) 家族企業股份 --- 【五、哪四種人最需要家族信託?】 1. 資產超過3,000萬元者: 國內加海外,總資產超過三千萬,應主動規劃信託+保險+贈與機制。 2. 有小孩未成年或身心障礙親屬: 可設特定用途信託,指定生活費、醫療費逐年支付。 3. 企業主或高階經理人: 可搭配閉鎖性公司、股權信託,避免傳承爭議。 4. 想做「溫柔掌控者」的長輩: 想提前交棒但不放手,可用信託作為平衡工具。 --- 【六、常見誤解與正解】 誤解1:信託是給富豪用的? 正解:中產家庭也能運用,特別是有不動產或股票資產者。 誤解2:信託等於放棄控制? 正解:可設「委託人保留同意權」,關鍵決策仍由你掌握。 誤解3:信託設了就不能動? 正解:可設「可撤銷信託」,根據需求調整內容。 --- 【七、如何開始?三步驟快速上手】 1. 資產盤點:請會計師與保險顧問一起整理動產、不動產與未來現金流。 2. 設計信託架構:包含受益人條件、啟動事件、分配比例等。 3. 尋找信託機構與法律團隊:搭配本地或海外信託機構,做好稅務合規。 --- 【八、延伸推薦:信託結合保險、股權的三重奏】 信託 + 保險:提前預留現金稅源,避免資產被強制變賣。 信託 + 股權:保障公司控制權不被稀釋。 信託 + 海外資產:有效規避遺產稅與境外查稅風險。 --- 【九、結語:你今天不設信託,未來會為誰買單?】 財富的本質不是「擁有多少」,而是「保得住多久、傳得給誰、控制到何時」。 家族信託,正是高凈值人群低調又堅固的財富隱形盔甲。 若你也是正在尋求安全轉移與智慧掌控財富的企業家、專業人士或慈父賢母, 歡迎加我LINE:ukenken,聊聊專屬於你家的盔甲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