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十年,VT 一定贏 QQQ?這句話,其實很不負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 VT 應該大家都知道,QQQ 很多人知道是那斯達克,但我得講一下,QQQ 追蹤的是「那斯達克 100 指數」(Nasdaq 100) 這跟美股四大指數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Index)是不同的,前者實際上有 “102” 支成份股;而後者大約有 2500 多支成份股。 對指數化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投資到「全市場」的「市值型指數」,以完整參與全球股市的成長。 因此,投資全世界的 VT 是理論上最合理的選項。 事實上,最常跟 VT 拿來比較的不是 QQQ,也不是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而是 S&P 500。 若是以涵蓋板塊更全面的 S&P 500 與 VT 做比較,問題就變得很單純:「你認為美股接下來,會繼續跑贏世界平均,還是跑輸?」 --- QQQ 為人詬病之處在哪裡? 對標準的指數投資者而言,QQQ 的 102 支成份股,當然無法完整代表整個市場的表現,這是其一。 另一點就是,那指本身只是,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指數。 如果今天,高雄也成立一個高雄交易所,那麼「高雄指數」就不會包含到「只在台北股市上市」的公司。 你想投資全台灣的市場的話,勢必是不會「只買」追蹤高雄指數的產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事實上,那斯達克交易所有 4000 支左右的股票在交易,但因為指數編纂規則,只收錄 2500 支在綜合指數裡(市值加權)。 大家都知道,QQQ(Nasdaq 100)的科技權重偏大,因此可視為美股科技股指數,但事實上,造成這一結果的最大原因是,這個指數規則篩掉了金融類別。 另外,Nasdaq 100 也不是標準的市值加權,這個指數有設立單一成份股權重上限 24 %; 此外,權重超過 4.5 %的公司們「加起來」不得超過全部的 48 %。 每季會進行指數再平衡,但審查調整則是每年僅一次。 --- 如果,那斯達克交易所只是老二(美國最大是紐交所),有什麼特別的? 1998 年,那斯達克交易所,成為了第一個提供線上交易的交易所,為網路交易時代拉開序幕,有其重要里程意義。 另外,由於科技板塊佔比較重,而近年美股屢次創高,皆由科技股帶動。 因此,那指也被視為,比起標普,更能代表市場風向走勢的指標指數。 和標普相比,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沒有要求,成份股必須是美國本土企業,因此實際上有更多跨國企業可能。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在講,以指數化投資而言,QQQ 非常不標準,但問題就在於近十年的績效太好了。 投資應該要投標準,還是選能賺錢? 其實這是假命題,投資當然是要選賺錢的,不過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過去績效無法代表未來。 QQQ 能不能繼續跑贏其他指數,這當然是不確定的。 --- 講了這麼多 QQQ 的缺點,難道真的不如 VT 嗎? 這個主題其實可以拆成幾點來看: 1. 問題設定錯了 「VT 一定贏 QQQ」是把“資產配置”當作“單一押寶”來談,這本身就犯了投資最基本的錯誤。 你的選項為什麼只有 100% VT 跟 100% QQQ? 如果各半你又怎麼看? 2. 時間段有偏誤 五至十年,是夠長的時間嗎?會不會剛好錯過 AI 產業化的甜蜜期? 過去十年 是 QQQ 輾壓 VT,為什麼現在會覺得接下來五年會逆轉?依據是什麼? 均值回歸?那為什麼均值回歸沒有發生在過去三年? 3. VT 也不是低波動避風港 可以看 2022 的跌幅,VT 並沒有因為足夠分散就免於下跌。 VT 在(21/11/5 - 22/10/14)下跌了-27.82 %(google 股價),而同期 VOO(標普)只有 -23.70 %。 VT 始終是股票,若對它的「防禦性」有幻想,遇到回調,心態可能撐不住。 4. AI 是結構性變革,不是板塊輪動 如果你相信 AI 是類似網路、電力那種級別的科技革命,那 QQQ 就不是單押科技,而是押未來文明的主線。 我不會說「QQQ 一定贏 VT」,但我敢說: 「如果這五年 AI 沒有改變世界,我可以接受我錯」 但如果它真的改變了世界,那我深入研究了 AI 在產業面的影響,卻沒有參與市場,就是更大的錯。」 --- 題外話,這個問題用「補差額」來處理,其實是不太負責任的。 這是因為,資本市場本身就是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你再怎樣確信的事情,都有可能不會發生。 真正成熟的投資人,不是選某一個陣營,而是搞得清楚自己在押注什麼邏輯、承擔什麼類型的風險。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盤整之王的市場觀測中心
0會員
16內容數
美股財經分析|投資心理學|科技巨頭業內觀察 全球經濟總覽|政治地緣|AI產業研究|比特幣研究
2025/04/15
本文探討 Vibe Coding 的未來發展趨勢,並從三個角度分析其失敗的可能性:門檻降低速度、業界反撲以及技術限制。作者認為,Vibe Coding 的商業價值不容小覷,隨著 AI 技術持續進步,其門檻將不斷降低,最終成為主流。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 Vibe Coding 的未來發展趨勢,並從三個角度分析其失敗的可能性:門檻降低速度、業界反撲以及技術限制。作者認為,Vibe Coding 的商業價值不容小覷,隨著 AI 技術持續進步,其門檻將不斷降低,最終成為主流。
Thumbnail
2025/04/11
昨天有個新聞有點意思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我們發現斷頭的七成,大概是40到69歲的族群是佔最多數。」 --- 這波斷頭的七成都是中年人,代表現在的年輕人管控風險很強? 這讓我想到,這幾天很紅的複製文:「這次股災我沒有受傷,因為我很注意國際時事、而且我也沒錢」 年輕人比以
Thumbnail
2025/04/11
昨天有個新聞有點意思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我們發現斷頭的七成,大概是40到69歲的族群是佔最多數。」 --- 這波斷頭的七成都是中年人,代表現在的年輕人管控風險很強? 這讓我想到,這幾天很紅的複製文:「這次股災我沒有受傷,因為我很注意國際時事、而且我也沒錢」 年輕人比以
Thumbnail
2025/04/10
全球股市在川普政府宣佈90天暫緩期後暴漲,台積電、Nvidia、特斯拉等科技巨頭漲幅驚人,但市場結構仍脆弱。作者分享自身交易經驗,提醒投資人小心市場波動,並關注資金避險模式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4/10
全球股市在川普政府宣佈90天暫緩期後暴漲,台積電、Nvidia、特斯拉等科技巨頭漲幅驚人,但市場結構仍脆弱。作者分享自身交易經驗,提醒投資人小心市場波動,並關注資金避險模式的變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目的是要了解股市內容的各個面向,了解所關心追蹤的企業股票,指數是為了協助達到目的而存在,如果因果倒置,知道指數繁榮卻無法了解內容個股如何表現,指數就成為誤導投資人的風險。
Thumbnail
目的是要了解股市內容的各個面向,了解所關心追蹤的企業股票,指數是為了協助達到目的而存在,如果因果倒置,知道指數繁榮卻無法了解內容個股如何表現,指數就成為誤導投資人的風險。
Thumbnail
關於指數化投資:分散投資,持續買進。 想聊這個,但在這個之前要先說明的是,這邊的論述不是太完整,如果對指數化投資有興趣,最好還是自己去網路或者書局找點資料來看。 這些強者,蠻完整地介紹了關於指數化投資,且更有邏輯的去看這件事情。
Thumbnail
關於指數化投資:分散投資,持續買進。 想聊這個,但在這個之前要先說明的是,這邊的論述不是太完整,如果對指數化投資有興趣,最好還是自己去網路或者書局找點資料來看。 這些強者,蠻完整地介紹了關於指數化投資,且更有邏輯的去看這件事情。
Thumbnail
除了看整體是否持續成長繁榮之外,也要看內容是如何分配,對於投資者而言,辨識股市內容如何發展,關係著如何做資金配置,也關係著所承擔的風險高低。如果內容不是營運穩健或成長的股票表現,而有較多是投機題材熱絡造就的行情,是否適合冒險追逐利益?
Thumbnail
除了看整體是否持續成長繁榮之外,也要看內容是如何分配,對於投資者而言,辨識股市內容如何發展,關係著如何做資金配置,也關係著所承擔的風險高低。如果內容不是營運穩健或成長的股票表現,而有較多是投機題材熱絡造就的行情,是否適合冒險追逐利益?
Thumbnail
本篇為4/13寫的舊聞, PO在我之前的臉書上 第一部分是美股未來方向預測Update; 第二部分, 提供另一個使用TQQQ策略增加指數投資的報酬率方法 (文章較長, 一般人可自行斟酌閱讀第一部分即可)
Thumbnail
本篇為4/13寫的舊聞, PO在我之前的臉書上 第一部分是美股未來方向預測Update; 第二部分, 提供另一個使用TQQQ策略增加指數投資的報酬率方法 (文章較長, 一般人可自行斟酌閱讀第一部分即可)
Thumbnail
恩,是的。選擇權確實有點複雜。在我還沒接觸它之前,我也是心生恐懼,覺得風險好高,我還是不要碰它好了。 但在我開始放下成見,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它、學習它之後,我發現,真的是一個選擇權真的是一個新天地。 就像股票一樣,其實可以很深很複雜。但新手有新手的方法。先了解"call"吧。
Thumbnail
恩,是的。選擇權確實有點複雜。在我還沒接觸它之前,我也是心生恐懼,覺得風險好高,我還是不要碰它好了。 但在我開始放下成見,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它、學習它之後,我發現,真的是一個選擇權真的是一個新天地。 就像股票一樣,其實可以很深很複雜。但新手有新手的方法。先了解"call"吧。
Thumbnail
這時期影響股價的因素變多且複雜,指數表現不一定能帶動個股,個股的波動取決於法人、主力或大戶的態度,即使可以猜中投信如何換股,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其他大戶或外資趁機和投信對做,因此這時期指數大漲無法成為個股表現的指引,許多個股表現會和指數脫鉤,風險明顯比先前升高。
Thumbnail
這時期影響股價的因素變多且複雜,指數表現不一定能帶動個股,個股的波動取決於法人、主力或大戶的態度,即使可以猜中投信如何換股,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其他大戶或外資趁機和投信對做,因此這時期指數大漲無法成為個股表現的指引,許多個股表現會和指數脫鉤,風險明顯比先前升高。
Thumbnail
繼上次發文以後過了快兩個星期,上個月還沈浸在一路向北的快樂中,很快的市場就讓大家洗了場三溫暖XD 透過指數投資需持有整體市場股票與債券,並用再平衡技術來平滑報酬。在投資之前需審慎評估自己的收入運用,把時間留給自己,獲得時間自由。
Thumbnail
繼上次發文以後過了快兩個星期,上個月還沈浸在一路向北的快樂中,很快的市場就讓大家洗了場三溫暖XD 透過指數投資需持有整體市場股票與債券,並用再平衡技術來平滑報酬。在投資之前需審慎評估自己的收入運用,把時間留給自己,獲得時間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