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說明了孝順父母,是人子之本分,是一切德行的起點,也是天經地義之事。現在的我們重視孝道,同時也是為子女做好榜樣。
本篇文章您可以看到
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定義為何?
學佛修行如何真孝順?
孝順的行為體現:為母放生,母親節最好的禮物
什麼是孝順?孝順的定義為何?
「孝順的重點在於內心的恭敬。」——慈悲的 龍德上師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若說父母待我有恩,卻不知感恩,父母待我有德,卻不知報答,就是忘恩負義,忘了父母的恩德,辜負父母的情義,就叫做「喪良心、昧天理」就不夠為人的資格,「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還不如禽獸知德報恩行孝呢!
要報父母恩,孝敬父母一定要有一份長久心,必須具最大耐心。孝敬父母的行為,不可因受到外力的影響而變異,因為孝行應是一個經常不變的工作,昨天是如此,今天仍然是如此,今後還是沒有絲毫改變。孝敬父母,不能因為環境和自己的情緒而有所改變。

學佛修行如何真孝順?
佛陀曾開示:「以堆積如須彌山高的財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報不如誠心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對父母要孝養、孝敬、孝順,而最終極的孝道,就是讓父母遠離輪迴的痛苦。
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這些話,說明唯有完成高度人品的人才有成佛的資格;而孝敬父母又是完成人格的基本行持。
父母對我們有教養之恩,若能以恭敬心奉養父母,必能增長福慧。除了事相上的供養外,法供養更為重要,時時刻刻依著佛法的道理去實現,把所有的功德迴向父母,這就是最大的報恩孝行。

學佛除了要孝順父母,更要有敬師九心
有人只孝父母,不孝敬上師。敬師九心第一條,視師如父母,有沒有把上師當父母親,再怎麼樣還是自己的老母親最親,有沒有人說自己的上師親,這就是你的空間。如果對父母有心,對你的上師無心,等於在家人倫建立起來,日趨圓滿,但是在道場的倫理並沒有修持,沒有做到真正孝子心,所以學佛修行在道場,要孝敬自己的上師。有人只孝父母,不孝敬上師。敬師九心第一條,視師如父母,有沒有把上師當父母親,再怎麼樣還是自己的老母親最親,有沒有人說自己的上師親,這就是你的空間。如果對父母有心,對你的上師無心,等於在家人倫建立起來,日趨圓滿,但是在道場的倫理並沒有修持,沒有做到真正孝子心,所以學佛修行在道場,要孝敬自己的上師。
孝順的行為體現:為母放生,母親節最好的禮物
海洋為地球之母,五月是溫馨母親節,觀音山「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愛護海洋‧保育放流計畫,歷年來引起各界熱烈迴響。
今年施放懷孕的魚種包含,約300萬顆卵的海鱺,220萬~250萬顆卵的鮸魚、金鯧魚、海鱸魚,及約200萬顆卵的成年馬糞海膽 ,亦有其他種類的魚苗等急需救助的生靈(放流懷孕魚種,讓海洋生生不息)

2025母親節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
https://www.fazang.org/wish/index.php?ID=1&e=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