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牙醫師其實不是只有看「牙」,與其說是牙醫,不如說是口腔科的醫師,除了牙齒以外,一般的牙醫師都能做口腔黏膜篩檢,什麼意思?就是協助診斷口腔黏膜疾病,以及癌前病變的早期發現與轉診治療,都是我們的工作範圍。
在家鄉執業後,爸媽就開始成為我的病人了,其實我們家基因不錯〔自己講?〕我爸幾乎沒有蛀牙、而我媽也只做過一兩顆牙套而已,所以也就是在我這邊定期洗牙而已。
這是就是叫爸爸定期洗牙追蹤時,就在要結束坐起來前一秒,我想說不然看一眼口腔黏膜好了?結果意外地發現他的舌頭右邊的腹側,有一塊3公分左右的白斑,雖然爸爸本人不痛不癢也不以為意,所以也不知道多久了,但我還是建議他做個切片檢查一下,至少確認是白斑之後做個雷射還是怎樣的以免夜長夢多啊。
還好這正好是我職業的領域,所以也有一些認識的人脈,於是就厚著臉皮跟我覺得很優秀的學長打了招呼,跟他說要帶爸爸去給他切片,然後醫院的病人實在是太~多了,我也不願意讓人家特別加班太辛苦,想說就白斑而已,所以約了大約一個多月後的時間切片。
過了幾天,爸爸說接到醫院的電話,有把他的約診時間提前到下一週!真幸運,於是當天我就陪著爸爸去切片,學長那時也跟我說,切出來如果是白斑的話,應該雷射掃一掃就可以了,所以,那時我也沒有特別想太多XD
理論上切片報告都要一週到兩週才會出來,殊不知,切片後第四天中午起來,看到學長傳訊息給我,剛睡醒腦袋都還沒清醒的我,點開訊息瞬間人都醒了。
Malignency〔惡性,都會在病理報告上有個大大的紅字框框〕
squamous cell carcinoma〔鱗狀上皮細胞癌〕
......喔,好的。
那些過去在醫院手術室內站著拉勾,腳一邊很痠口一邊很渴,然後眼睛看著怵目驚心的畫面的記憶又從大腦深處被抓回來了,但可能身為一個醫師,連大體老師都看過了,對於這樣的事情我可以比常人還要理性,只想著那接下來呢?學長接著說會安排下下周入院staging,staging就是做更詳細的全身性檢查,來確認你的癌症到底是哪一期,知道哪一期之後就可以決定如何治療了。
我覺得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打電話告訴爸爸本人這件事,雖然但是,我還是打了,順便請他跟保險專員確認一下理賠的部分,然後要空出時間準備要住院。
說到保險,去年我還有想到要幫爸爸保險,想說他是不是沒有醫療險呢?後來跟他的保險專員確認後,其實該有的都有,雖然保額少了點但還能接受。
〔OS:喂~~早知道我就保個500萬啦!千金難買早知道啊〕
所以勒,後來理賠的金額,大概就是cover掉手術的自費醫材,以及爸爸的眼鏡店沒做生醫的這幾周的收入,就,啪!沒了。
還好爸爸本人呢,以前就對於生老病死這種事異常地看很開,因為爸爸的哥哥,也就是我的阿伯,49歲還59歲時就肝癌末期當天使了;而爸爸的姊姊,我姑姑,前一兩年子宮頸癌第一期,目前已治癒;爸爸的爸爸,我阿公,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我只記得他有洗腎......其他我也不記得。所以爸爸一直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非常長命,他只問我存活率怎麼樣,那時分期還沒出來,我回答他,應該還可以吧!
有一點點遺憾的事情時,staging時入院的一週,剛好是很久以前就訂好、請假好的出國旅行,爸爸說就檢查而已也還好,就出國去吧,也好,剛好花一些時間讓幾週以來都有點喘不過氣的自己休息一下,只是擔心爸爸自己在醫院會很無聊。

staging大概就這些項目,根據爸爸本人的說法,他覺得一天做一個檢查好冗,所以當天的檢查一做完,他馬上就會落跑出去吃東西、唱歌,結果常常被護理站打電話摳回去,身為曾經的實習醫師完全懂......,病人跑不見超級困擾的啦!尤其在下班前有什麼文件要簽,有什麼治療師、心理師、照會醫師要來看,結果撲空,真的是會氣鼠,所以我也只能盡全力跟他說要出去要跟護理師說、不要跑太遠,不過爸爸實在就像一隻熱愛自由的鳥,要飛走你管也管不住......〔無奈嘆氣〕
然後排程為什麼會這樣,也只能說現在缺醫護呀!各項檢查要做的人都很多,在醫院最無奈的事情就是要等等等,像我為什麼有空打這篇文章,就是因為我現在正在手術室外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