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來臨,思索著應該如何準備的同時,也開始回想每一年的祝福場景。
幼稚園時期
總是會在學校製作母親節小卡片,用愛心畫滿整張卡片,使用剛學會的注音符號,洋洋灑灑地寫著「ㄇㄚㄇㄚ·ㄇㄨˇㄑㄧㄣㄐㄧㄝˊㄎㄨㄞˋㄌㄜˋ」,並畫下那時候眼中的媽媽--是一幅火柴人的抽象畫--蠟筆塗上繽紛的色彩,最後在右下角的地方,畫押上自己的名字,這幅「曠世鉅作」就算完成了。
當把卡片送給媽媽的時候,總是一副驕傲又自信的臉龐,上揚的嘴角訴說著我的作品如何如何以及慶賀母親節的話語。
而媽媽總是笑著收下我遞給她的卡片,輕輕地說:「唉唷,謝謝妳!」
國小時期
依舊是在學校的美術課又或者國文課上,老師會利用課間讓我們做手作小卡。
已經學了一些中文字的我,必然是使出渾身解數,恨不得把自己所學的字詞字句全部都寫上卡片裡;雖然有時會有一兩個注音穿插在卡片裡面,但絲毫不影響我寫下自己對媽媽的祝福以及敬愛。
在卡片上除了字就是貼紙,無論是愛心還是禮物圖樣,又或者是簡單的英文跟彩帶狀的貼紙圖示,都是我在卡片上創作的首選!
製作好卡片後,總是小心翼翼的藏著掖著,等到一個良好的時機在大聲的告訴媽媽:母親節快樂!並且送上自己手作的小卡片,營造一種大驚喜的感覺。
雖然每次媽媽好像有所料一樣的表情,但還是會開心的跟我說謝謝。
國、高中時期
當越來越成長,學校也不會再規定所有同學製作母親節卡片,但為了延續每年的驚喜,我會在放學後的閒暇製作手作書籤、小卡等等的小東西;但這些禮物上,有些已經不再寫下「媽媽母親節快樂」、「媽媽我愛你」的字樣,而是轉為口頭上簡短的問候:「媽媽母親節快樂!」
此時的媽媽雖然也是笑著說謝謝,但神情卻透露著一種勞累與疲憊的感覺。
大學、出社會時期
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在外地讀書、工作,課業忙碌回家的次數漸漸減少。
在快到母親節的時候,偶爾會抽出時間安排在節日前後的日子回家聚一聚;或者打個視訊電話,跟媽媽聊聊天祝福一下母親節快樂;又或者是在聊天軟體上留言母親節快樂,並附上各種各樣可愛的貼圖來表達熱情。
這時候的媽媽已經不會像之前那樣笑著回答我說謝謝,而是淡淡的回覆我:「只有今天快樂有用嗎?」手邊的工作沒有停止,身影繼續為了家庭忙碌著⋯⋯。
每每聽到這句話,心裡總是會揪一下,難過的情緒瞬間充塞我的腦袋,但我還是會繼續嬉皮笑臉的湊到媽媽的身邊,幫忙做家事或是跟她聊聊其他的事情。
雖然知道媽媽很辛苦,總是為了家庭忙進忙出,但是出門在外的我,總是被重重事情耽擱而沒有回家,說好聽點是忙於課業、工作,說難聽便是一堆理由。即便回家,也是停留幾日又離開了,用媽媽的話來比喻就是回家沾醬油的!
最近
又是臨近母親節的日子,早些時候通了視訊電話,看到媽媽日漸灰白的頭髮,略帶駝背的身軀,讓我不禁想:媽媽原來這麼已經這麼年長了啊!是啊!我都長大了,媽媽肯定也會變老。
因此我在心中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定,要多回家陪陪家人,要好好在不只母親節的時候帶給媽媽快樂歡心,要更加努力積極地幫忙整理家裡;一方面想減輕媽媽的辛苦,一方面也想透過這些舉動來補償、安慰家人,表達我對他們的愛。
這次的母親節,我也要大聲的對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