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參與眾多營救任務 - 風雲號驅逐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1942年3月28日完工時的風雲號

1942年3月28日完工時的風雲號


風雲號(IJN Kazagumo)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她的名字的意思是「風和雲」。


▪︎船艦特徵

排水量:2560噸

:119.15公尺(390英尺11吋)

:10.8公尺(35英尺5吋)

吃水:3.75公尺(12英尺4吋)

航速:35節(40英哩/小時;65公里/小時)

編制:228人

武器:6 × 127 毫米(5.0吋)/50 口徑 DP炮、28 門 96式 25 公釐(0.98吋)防空砲、4 × 13.2 公釐(0.52吋)防空砲、8 × 610 公釐(24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 93式魚雷、36枚深水炸彈


碧藍航線 風雲

碧藍航線 風雲


|設計和描述


夕雲級是前身陽炎級的改進型,提升了其防空能力,船上共有官兵228人。該艦全長119.17公尺(391 英尺),艦寬10.8公尺(35英尺5英吋),吃水深度3.76公尺(12英尺4英吋)。她們在標準負載下排水量為2110公噸,在深負載下排水量為2560公噸。這些船有兩台齒輪蒸汽渦輪機,每台驅動一個螺旋槳軸,使用由三台水管鍋爐提供的蒸汽。這些渦輪機的總額定功率為52000馬力(39000千瓦),設計速度為35節(65公里/小時;40英里/小時)。 風雲號的主要武器包括三座雙聯裝砲塔中的六門三式127毫米 (5.0英寸) 火砲,一對位於艦尾和一座位於上層建築前方的砲塔。這些火砲可以仰角達到 75°,以增強其對抗飛機的能力,但是它們的射速慢、迴轉速度慢,以及缺乏任何類型的大角度火控系統,意味著它們作為高射砲實際上是毫無用的。這些艦隻配備了四門九六式 25 毫米(1.0英寸)高射砲,安裝在兩個雙聯裝砲架上,但戰爭期間增加了更多此類火砲。這些艦隻還裝備了兩個四聯裝橫向發射架,魚雷發射管共八管 610 毫米(24.0英吋)深水炸彈投擲器,可攜帶36枚深水炸彈。

碧藍航線 風雲

碧藍航線 風雲

|艦歷

中途島戰役期間,風雲號被分配至南雲海軍大將的打擊部隊。艦隊遭到攻擊後,該驅逐艦協助營救沉沒的航空母艦倖存者,在東所羅門海戰中,該船也被分配到南雲的打擊部隊裡服役。


▪︎1942年戰役

在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這艘驅逐艦被分配到先鋒部隊。1942年11月7日至10日,她執行了向瓜達爾卡納爾島運送部隊的任務。11月中旬的第三次所羅門群島海戰中,在南方派遣軍支援部隊司令官西村海軍少將的指揮下,四艘驅逐艦(風雲號、夕雲號、卷雲號、朝潮號)為三艘巡洋艦(鈴谷號、摩耶號、天龍號)護航。11月13日深夜開始,鈴谷號摩耶號對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亨德森機場進行了約20分鐘的地面轟炸,但未能造成決定性的破壞。14日上午6點左右,支援部隊(兩艘重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在新喬治亞島以南與主力部隊會合,向肖特蘭錨地進發。然而,在新喬治亞群島以南,遭到了以亨德森為基地的美國空軍大隊和企業號航空母艦的攻擊。重型巡洋艦衣笠號因防空戰而沉沒,其他受損的船隻包括鳥海號、摩耶號五十鈴號。主力部隊和支援部隊在肖特蘭錨地進行了快​​速補給,然後前往接替一支護航隊(第二魚雷中隊),但並沒有與美國艦隊發生直接戰鬥。

隨後該船重新執行運送部隊的任務,11月17日開往布納,11月22日再開往阿德默勒爾蒂群島,為了推進在新幾內亞的軍事行動,日軍決定佔領新幾內亞北岸的馬當和韋瓦克,並在那裡建立機場,同時加強萊城和薩拉毛亞的後方基地。然而,由於盟軍在莫爾茲比港的基地有可能發動猛烈空襲,日軍派出航空母艦隼鷹號(第二航母艦隊)及其護航部隊(阿賀野號、磯風號、濱風號村雨號)在韋瓦克入侵部隊上空巡邏。第十驅逐隊(卷雲號、夕雲號、風雲號)和運輸艦清澄丸號負責攻占韋瓦克,而四艘驅逐艦,運輸艦愛國丸號和護國丸號,以及輕巡洋艦天龍號負責攻占馬當。韋瓦克入侵部隊於12月16日中午12點離開拉包爾,馬當入侵部隊於同日下午6點離開拉包爾。在隼鷹號航空戰機的支援下,韋瓦克入侵部隊於12月18日夜間在韋瓦克登陸,未經過重大戰鬥,並於12月21日早晨返回拉包爾。輕型巡洋艦天龍號(第18中隊的旗艦)在一次遭到美國潛艇大青花魚號的魚雷襲擊中沉沒。此次行動完成後,第十驅逐艦中隊被編入先遣部隊。


碧藍航線 風雲

碧藍航線 風雲


▪︎1943年戰役

1943年2月1日和4日,風雲號奉命向瓜達爾卡納爾島執行撤離部隊的任務。隨後,她於2月7日參加了向拉塞爾群島的撤離任務。2月17日至24日,該艦護送一支運輸船隊從帛琉前往韋瓦克。隨後,她被命令於3月6日至12日護送一支部隊從帛琉前往漢薩灣。4月1日,該船參加了另一次從肖特蘭茲到科隆班加拉的部隊運輸任務。然後在4月2日至3日再次前往布卡,期間於4月3日在卡希利灣被水雷所傷。4月17日至18日,修理船隻「八海丸號」在拉包爾進行臨時修理。隨後該船啟航前往日本,並於4月29日至6月9日在那裡進行維修。

5月29日,阿圖島地面戰,島上日軍全軍覆沒。6月10日,第十​​驅逐隊(秋雲、風雲、夕雲)編入北方軍。抵達幌筵島後,該艦被編入魚雷部隊。同時,基斯卡島第一階段的撤離行動也於6月23日被取消,因為參與撤離的潛艇相繼受損。此時魚雷中隊開始發揮作用,基斯卡島撤離行動的第二階段得以實施。第十驅逐中隊參與了第一次行動和第二次行動,這些部隊分為收容部隊(阿武隈、木曾、島風、響、朝雲、薄雲、長波、秋雲、夕雲、風雲、若葉、初霜和五月雨)、主力部隊(多摩號)、燃料補給部隊。雖然其他船隻都拋棄了船上的所有陸軍裝備,但只有風雲號成功回收了登陸艇,甚至還帶回了英國皇家空軍保存的一些狐狸。這些狐狸被捐贈給了上野動物園。完成撤退行動後,第十驅逐艦師於8月3日重新加入特遣艦隊,經過橫須賀後,她們又向南行駛。

戰鬥持續不斷,直到日軍撤出維拉拉維拉。該船於10月6日凌晨從拉包爾出發,沿著布干維爾南部的欺騙性航線前往維拉拉維拉。增援部隊指揮官伊集院大佐(在秋雲號上)率領夜襲部隊(秋雲號、風雲號、夕雲號、磯風號、時雨號、五月雨號)向戰區趕來。當晚,由弗蘭克·R·沃克上校指揮的第 42 驅逐艦隊發動了先發製人的攻擊,導致了一場夜間水面戰(日方稱之為第二次維拉拉維拉海戰,盟軍稱之為維拉拉維拉戰役)。當時日軍夜間攻擊部隊的陣型,是由秋雲號(第三艦隊旗艦)、磯風號、風雲號、夕雲號組成一條直線。戰鬥開始後不久,跟隨風雲號夕雲號被第 42 驅逐艦艦隊的集中火力擊沉,但是,當夕雲號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美國驅逐艦騎士號時,第 42 驅逐艦艦隊的編隊開始陷入混亂。風雲號的二號砲塔被擊中(造成一人死亡,數人受傷)並停止使用。三艘驅逐艦(秋雲號、磯風號、風雲號)與第 27 驅逐艦中隊(時雨號、五月雨號)一起,向驅逐艦塞爾福里奇號奧班農號發射魚雷,但由於距離太遠而沒有目標。風雲號救起了夕雲號的倖存者,其中一些也被美軍救起。隨著夕雲號的沉沒,第十驅逐隊只剩下兩艘船:風雲號秋雲號。 回到拉包爾後,「風雲號」和「秋雲號」於10月7日脫離南方派遣軍(第8艦隊第3魚雷戰隊)的指揮,重新加入原部隊。在與秋雲號一起執行了前往吐魯布的運輸任務後,風雲號加入第三艦隊並前往埃尼威托克環礁。10月28日,聯合艦隊發動「ろ号作戰」。第一航母師的航空聯隊被轉移到拉包爾陸地基地,第10和第2魚雷中隊的一些艦艇被抽調。第一航空母艦的人員和資源隨後從特魯克運送到卡維恩或拉包爾。第二支艦隊由風雲號大波號組成,於10月31日離開特魯克,並於11月1日抵達卡維恩,然後於11月6日運送部隊到布干維爾。12月她進行了改裝,安裝了 13 型和 22 型雷達。1944年初及隨後的幾個月裡,她與航空母艦翔鶴號瑞鶴號一起行動,護送她們進行了幾次行動,然後在整個5月與戰艦扶桑號一起執行了同樣的任務。


碧藍航線 風雲

碧藍航線 風雲


▪︎1944年戰役

此時,比亞克島戰役正在進行中,日本帝國海軍發動作戰計劃去營救該島。5月30日,第十​​驅逐隊(風雲、朝雲)編入該作戰部隊。作戰單位還有護衛隊的戰艦扶桑號、第十驅逐中隊(風雲、朝雲)以及巡邏部隊及其第五艦隊(妙高、羽黑)和第二十七驅逐中隊(春雨、五月雨、白露、時雨),6月2日,巡邏及護衛部隊(扶桑、風雲、朝雲)以及運輸部隊(青葉、鬼怒、敷波、浦波)等從達沃出發。在接到B-24 轟炸機出擊的電報後,聯合艦隊總司令豐田副武海軍大將於6月3日晚下令取消行動。然後繞道前往達沃。6月5日,巡邏艦隊及護航艦隊(扶桑、風雲、朝雲)抵達達沃。隨後,日本僅動用六艘驅逐艦實施了該營救作戰,但日軍在一次空襲中損失了「春雨號」,驅逐艦隊指揮官陣亡,隨後又被美國巡洋艦艦隊攔截並擊退(第二次作戰)。聯合艦隊隨後出動大和級戰艦大和號武藏號,由第一戰隊中將宇垣真女指揮,以及第二魚雷中隊,由海軍少將早川幹雄指揮,企圖摧毀登陸艦隊,引誘特遣艦隊撤出。 6月7日晚,聯合艦隊發出電令,命令第五戰隊(妙高號、羽黑號)和第十驅逐隊(風雲號、朝雲號)編入作戰艦隊,前往哈馬黑拉島的巴禪錨地。當晚,第10驅逐中隊(風雲、淺雲)護送第5戰隊(妙高、羽黑)離開達沃。當時,美國潛水艇「鱈魚號」正在達沃灣口巡邏。第二天,6月8日凌晨,鱈魚號的雷達偵測到四個目標正高速穿過海灣中心。凌晨2點12分,鱈魚號發射了 6 枚魚雷。其中兩枚炸彈擊中了風雲號左舷中央和左舷船尾,導致船上的魚雷爆炸,並導致該船在四分鐘內沉沒。根據日本的記錄,第一枚魚雷於凌晨3點13分擊中該船,使其失去行動能力,第二枚魚雷於凌晨3點35分又擊中該船,導致其沉沒。 在達沃灣巡邏的驅逐艦「響號」和「秋霜號」接到驅逐艦「濱風號」的援助請求,立即出發。各船與「朝雲號」一起參與了救援行動。其中136名船員被轉移到秋霜號上並前往達沃,但其餘人員在戰鬥中陣亡。風雲號上的第十驅逐艦艦隊司令赤澤次男大佐也在戰鬥中陣亡。 7月10日,風雲號從日本帝國艦隊名單退出。


碧藍航線 風雲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風雲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8.0K會員
968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5/06
清波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她在二戰期間執行過多次護航任務,尤其是在科隆班加拉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幫助擊沉了美國驅逐艦格溫號,並擊傷了輕型巡洋艦檀香山號和聖路易斯號。然而,1943年7月20日,清波號被陸基盟軍飛機擊沉,除一名水兵外,其餘船員全部罹難。
Thumbnail
2025/05/06
清波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她在二戰期間執行過多次護航任務,尤其是在科隆班加拉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幫助擊沉了美國驅逐艦格溫號,並擊傷了輕型巡洋艦檀香山號和聖路易斯號。然而,1943年7月20日,清波號被陸基盟軍飛機擊沉,除一名水兵外,其餘船員全部罹難。
Thumbnail
2025/05/05
卷波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她的名字的意思是「溢出的波浪」(Rolling Wave)。
Thumbnail
2025/05/05
卷波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她的名字的意思是「溢出的波浪」(Rolling Wave)。
Thumbnail
2025/05/04
長波號(IJN Naganami)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萊特灣海戰後,第31驅逐艦中隊編入第二打擊部隊,並參與了奧爾莫克灣戰役,11月11日,在第三次奧爾莫克灣戰役中,運輸部隊在萊特島奧爾莫克灣遭到美國海軍艦載機的襲擊,只有一艘倖存,其餘全部被殲滅,長波號也被擊沉。
Thumbnail
2025/05/04
長波號(IJN Naganami)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萊特灣海戰後,第31驅逐艦中隊編入第二打擊部隊,並參與了奧爾莫克灣戰役,11月11日,在第三次奧爾莫克灣戰役中,運輸部隊在萊特島奧爾莫克灣遭到美國海軍艦載機的襲擊,只有一艘倖存,其餘全部被殲滅,長波號也被擊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