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方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僅剩歸途。~楊絳
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簾子。《百年孤寂》
我好難言喻的感謝我的媽媽用天真與可愛來反映我內心的平安,用她的餘生為我重新開啟修行的道路與視野,讓我勇敢地正視大家都不敢談論的「生死大事」。
因為她在,我不必那麼赤裸地面對生死,而是在簾後慢慢領會。
就從一個失智的媽媽面對生命終點的心情是什麼?展開我的領會。
她,沒有明確的「我快死了」的擔憂,但她能感受情緒、感受語氣、感受觸碰、感受氛圍。她不記得我是誰,卻感受我的愛。
其實我曾經很矛盾的問自己:照顧媽媽、愛她,我沒有遺憾!但失智媽媽的生命意義在哪裡?
當我常常被有意義、沒意義困住而感到不耐煩,甚至生悶氣的時候,我發現這是成為一個照顧者以來最靜默又深層的痛點。
活著可以代表什麼呢?
對我來說,她不認得我,無法回應我的付出...
原來真正痛的是我的付出夾帶著期待被看見的回饋、期望!這是我慣性向外索求的習氣!忘記了!我的愛,本自具足,無需索求的。
這個世界都忘了,所以總是遇到渴求愛的人的追逐。
對她呢?她就是一個只有感官與情緒的生命,一種很純粹的存在。她的生命有沒有意義有沒有價值,已經不能用「能創造什麼」來衡量。
當我的付出總是夾帶著渴求愛,就可想見,勢必遭受挫敗感來來回回的衝擊與掙扎,真的太難了!
我說不清楚有多痛。總覺得我好累,我就想好好的哭一場,又矛盾又猶豫,五味雜陳之中,憑藉著我相信!她能感受,只是說不了!
撐著。
當我就是這麼相信的時候,某日清晨在她失智混屯中的些微清明時,突然跟我說:「多謝妳!瞴嘎我放ㄟ(台語)」(謝謝你沒有放棄我)。
我崩潰...。
我感謝媽媽還在
讓我看著她消瘦、認知障礙後,慢慢的不再是我熟悉的媽媽,我陪著的是一個逐漸遠走的媽媽,一點一滴的說再見!是慢慢的一次又一次的告別。
她,不是突然不見或突然走了,而是一天一點的遠離她的身體,而身體狀態良好能自由行走,但是,能與我互動的記憶裡的媽媽已經漸漸散去了,是一種很特別的失去!
沒有真的失去她,卻又不能再找回她,我想這是很多照顧者說不明白的痛點與矛盾。
就在這些掙扎的日子裡,我才真切深刻的覺察到「無條件的愛是我們本來就會的事!」
本以為身為一個照顧者的我,所害怕恐懼的是我的生活被改變,其實真正恐懼的背後是內心深處的失落感,一種失落了愛的感覺,但也只是一種虛幻的感覺。
當你看見恐懼也是自己編造的,此時,內心的愛就能迴響!
我真心感謝媽媽用餘生這麼溫柔地提醒我,其實生命只不過是感官與幻相的相續交疊著,我所經歷的這段「忘記了我記得」,也只是酸甜苦辣又浪漫的幻相而已。
#時時自我覺察
#媽媽用餘生給了我最大的福報